<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石叔和周少娥婶子家的木箱子</span></p><p><br></p><p>封闭而偏远的白于山系,以定边靖边吴起县周湾长城地貌最有特色,山峁相连之间,山脚下涧地平坦处、靠近山脚处散落着一些村庄。</p><p><br></p><p>1962年出生于吴起县长城镇榆树坪村的周少娥21岁(1983年)出嫁到距离村庄几十里外的周湾镇侯渠庄,嫁给了和她同岁的石叔。随她一起的嫁妆是一对精致的木箱子。80年代,白于山一带嫁女嫁妆流行陪木箱子,木箱子里装满鞋垫垫、针扎扎、枕头顶顶刺绣品,做为新娘见婆家的见面礼送给新郎家亲朋好友。木箱子要成双成对,在当时是最值钱最流行的嫁妆。</p><p><br></p><p>改革开放后,集体树木划归个人,主家砍伐自家村前屋后的杨树或柳树,请来木匠做木柜、木箱子,有女儿的主人会为即将出嫁的女儿赶制一对小木箱,请来画匠油漆。</p><p><br></p><p>这对大红色的木箱画匠画下一些喜庆画。两只木箱一只放在房子后边,一只闲置在杂物间,油漆匠是女主人周少娥娘家姐夫、靖边县拍子老庄人杨庆金,50年代人,现年70多岁。听婶子说杨庆金年轻时得了一场病,自学油画匠。</p><p><br></p><p>木箱上的荷花鸳鸯图依就是画匠笔下的样子,而现实的无情和无奈始终伴随着这个家庭:新世纪,石油大开发遍布陕甘宁地区,正是年轻力壮年纪的宏堂在他姐夫井队谋生,谁知一场意外脑部受伤,他从死神那里逃的一条命;两三年前邻居在宏堂开设的村小卖部喝酒致亡,多年的积蓄让一场意外赔偿倾家荡产;年前,邻居帮忙杀猪忽发病。乡间传统道德的失衡与经济利益的现实让有关治疗费用各说各理。不幸和意外总是让人卒不及防。</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Δ 做嫁妆的木箱现在是电视支架</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Δ 石叔和石婶</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Δ 另外一只木箱放在杂物间</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Δ 石婶给孙子梳头</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Δ 一家人</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李家姐夫的油漆画</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p><p>李家姐夫1941年出生,82多岁的他腿疼行走不便,年轻时做过铁匠的他看起来依然硬朗。他家柜子年代比村庄其他家柜子年代久。前窑洞后掌靠墙有三个柜子,其中一个立式柜是从老人手上传下来,这只柜子的样子和村庄其他柜子不同:村庄80年代制作的柜子是长方形,分两三个格子,这只柜子是竖形,柜面油漆脱落,画匠和木工不详,柜子制作和油漆画年代他也说不清楚。另外一只柜子是李家姐夫年轻时制作,李家姐夫回忆大约是1958年前后,木工画工是同一人叫冯培胜。另外一个柜子是80、90年代制作,木工和画匠是定边县宋家峁子康文鑫。</p><p><br></p><p>李家姐夫后窑有一老式条桌,红漆面子久经岁月磨损,油漆已经斑驳陆离,姐夫说,这条桌是他“敌当称手”(音:实用的意思)家具,抽屉里放些平时做饭家具和日用品。长条桌上的油漆画大块着色,画工粗放。木工采用榫卯结构加铁钉的方式。三个抽屉正中是三角铁把手,这种把手是五六十年代最新式最时髦的东西。</p><p><br></p><p>李家姐夫说这个柜子是他老人手上留传下来,木工画工不详,他不记得制作年代。从榫卯形式结合铁钉方式的木工猜想,这件长方形条桌有点年头。姐夫询问着这件条桌值多少钱。白于山木质家具多采用当地杨柳木制作,做工并不细致。画工來至于民间自学成才,从经济衡量,没有多少价值。</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Δ 李家姐夫</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Δ 李家姐夫这支柜从老人手上传到现在,制作年代不详。柜面上绘制一幅凤凰牡丹图</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Δ 这只柜成型于1958年前后,画匠是冯培胜</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Δ 这支木柜制作年代是80.90年代,中间画着延安宝塔山</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Δ 局部,下有万年常青字样</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Δ 长条桌</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Δ 局部</span></p> <p>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普通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包括民俗及民众的日常生活。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它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传统形式的联络和信息。民俗的价值在于物质生活价值、精神生活价值、社会生活价值。</p><p><br></p><p>画家高海平故乡同属于白于山系横山县,他调查考察当地庙宇民间绘画并有成就,出版有图书。他看到我美篇刊登的有关白于山油漆画后,建议我多拍一些箱柜彩绘,做抢救式普查,时间、地点、主家等信息越详细越好!</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span></p><p><br></p><p>村庄这些“过时”的家具只有一些老人在使用,或堆放在不起眼的杂物间,在现代生活中它们逐渐退出生活舞台,没有人重视它。2018年暑假,我在石叔儿子海林家看到一组80年代梳妆台、木柜,油漆画生动而美焕。这组油漆画边款用诗句组成春夏秋冬四句谜面。庚子年二月,到海林家准备重拍,海林说已经破柴烧了火。</p><p><br></p><p>习主席:“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传统文化讲究崇尚伦理道德、注重人文理性、强调和谐观念、倡导忧患意识,学习、研究、传播这些中国传统文化,进而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加强国民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我调查、整理遗留在村庄的箱柜油漆画看重的是精神传承、时代生活现状和普通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Δ 坐在柜子旁的李家姐夫</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Δ 柜子油漆画,绘制年代不详,油匠不知</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Δ 长条桌旁的边耳,这种形式的柜子在村庄很少</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Δ 榫卯结合木钉的木工</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Δ 李家姐夫家的柳条簸萁</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Δ 李家姐夫过去使用的瓷缸。瓷器缸是白于山最常用的器具</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Δ 窑洞前的主人</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传播白于山文化、记录村庄风土人情,路过的点个赞!下期继续分享村庄人油漆画的故事,感谢分享转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