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杜甫

肖仙伟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虽然我很喜欢李白,可杜甫也是我非常敬重的诗人!生活在盛唐到衰唐过渡时期的杜甫,是不会潇洒如李白的.杜甫的诗既有“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的诗句,又不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如此厚重的诗句.但总的来说,杜甫是伤感的.他忧国忧民,他借古咏今,他奋力入仕想为大唐王朝尽一份薄力……</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他无时无刻不在痛心劳苦大众的困苦,吟咏着“三吏三别”;他关心老百姓的生活,看到丝丝细雨,竟酣畅地高歌《春夜喜雨》.他心里想着念着的都是许许多多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但是,他忘记了自己.不,有一首是写给他自己的.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大风无情地掀翻了唯一可以为我们诗人挡雨的茅草屋顶.大雨肆意地打下,他愤怒了,于是提起笔愤然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不知道这里面仅仅是对自然的一种宣泄,还是包含着对自己生活,甚至对社会的一种控诉。虽然他的诗中都带有一些伤感,可他平生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以看出他对家乡收复的快乐对家乡的思念与痛恨战争的心理。</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沉重的心情,给城中的草木染上了深沉的颜色,国破的伤痛让他的眼睛不再明亮,他也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支离破碎的江山,更添一份忧愁……只是,历史无法改变,为什么不去吟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望呢?“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也可以看出杜甫心中忧国忧民的心情!</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他也告诉后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看出杜甫对学习也是十分认真,专研学习方法和技巧。杜甫的《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告诉我们做何事都要心思缜密,如作画一般,不可着急,要细心。</span></p><p><br></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这就是爱好学习而又忧国忧民的杜甫,又因他的写诗为沉郁顿挫,又接近当时社会,其中又蕴含着忧伤与忧国忧民的心情所以被誉为诗圣,这也是杜甫十分高的荣誉。他那一首首名诗让我十分敬佩,从诗中散发出那一种忧伤与忧国忧民的情怀更是让我钦佩。此时我应该走进杜甫了吧!念到那些千古绝句,又让我产生了新的想法,新的感觉,他这么吸引人。也许我可以走近一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