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南京小学居家科研纪实

刘佳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5000多年辉煌的文明史,千百年来,各民族人民在共同的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节气文化,并世代相传。这些传统节日、节气是历史长期积淀凝聚的经典,是传承中华民族智慧和美德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魂”。</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南京小学创校百年,历史悠久,学校本着“激发潜能,唤醒自信”的办学理念,长期以来积淀下厚重而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基础, 我们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秉承学校的优秀办学传统,弘扬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内重学校内涵建设,外显校园文化营造,确立了以“中国符号”课题研究为支点,统领和辐射带动学校全面可持续性发展,形成融学校教育科研和学校文化建设于一体的兴校之路。</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多年来,南京小学始终重视传统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每逢重要节日,都会积极开展特色活动,与家庭、社会广泛接触,拓宽学生们的学习视野,将传统文化“润物无声”地播撒在学生们心田。</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目前,南京小学又将以中国传统节日、节气为基点,通过课程渗透,综合实践,家校共育等多途经,将“中国符号”与传统节日、节气相融合,针对现教育大环境及学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特色德育工作,使南京小学的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学校文化新举措,同时,也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更多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优秀传统文化。</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疫情期间,为使南京小学莘莘学子继续有效开展《中国符号》课程学习,让我们的居家学习更加灵动,内涵更加丰富,意义更加深远,学校利用远程指导方式,尽可能调动一切学习资源,让南京小学的学子们真正走进了传统节日、节气文化,并留下宝贵回忆。</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二月二,了解龙抬头🐲</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惊蛰一到春雷响</b></p><p><br></p> <h1><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谷雨时节,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感受季节变化,领略自然魅力。</b></h1><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  南京小学的老师们通过开展线上诗歌朗诵会,激发学生学习节气的兴趣。我们将各班评选出来的优秀朗诵作品推送到校公众号上进行展示,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b></p><p><br></p> <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  在疫情期间为有效开展中国符号课程学习,学校精心设计了网络线上课程,通过精美的幻灯片指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b></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四月四日清明节组织师生默哀,向抗疫烈士致敬。</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芒种时节来临,我们的老师发挥自己的才艺,通过视频指导,与同学们一起“种下”麦子,期待疫情结束,满园收获的那一天。</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事实上,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学校并不具备科研条件。老师们在家见不到学生,没有办法面对面进行讲授,但我们还是要把科研做好。虽然目前条件简陋,但是南京小学课题小组成员们做好科研的决心是不变的。不管是居家还是隔离,或是无法见到学生,我们都无所畏惧。充分利用现有的工具和条件,在教科研这条路上,南京小学课题小组全体成员还将会继续不断地探索前行,真正将南京学子培养成为“诗书礼乐赋于言行,山川湖海藏于心间”的中国人。</b></p>

学校

小学

南京

节气

学生

文化

传统节日

学习

科研

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