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龚家湾第二小学防疫与法治同行宣传</p><p><br></p> <p>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正值春运,已经感染病毒的人员不配合检疫、隔离或者治疗四处走亲访友,是否涉嫌犯罪?</p><p> 作为已经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应该无条件的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配合隔离治疗,若拒绝配合的,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极有可能因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或者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按照《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的规定,从而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最高可判处7年有期徒刑。另外,已感染人员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按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p> <p> 如何保障疫情中公民及时获得救治,费用怎么负担?</p><p> 答: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国家和社会应当给予关心和帮助,使其得到及时救治。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同时,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引导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2月7日,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对确诊患者个人负担费用实行财政兜底,中央财政补助60%;对疑似患者,由就医地制定财政补助政策,中央财政视情给予适当补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