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栽土豆

老庆

<p>时间:2020年3月8日</p><p>场景:老家小菜园</p><p>图文:国庆</p> <p><br></p><p> 昨天的一场小雨,滋润了乡下的小园,在城里住的老爹和老妈时常牵挂着它……</p> <p>  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惊蛰已过了好几天,在这个“春雷惊百虫”的节气里,农民早已下地干活了。</p><p> 我家的小菜园就盼着我们的归来。</p><p> 今天是“三八节”,又是星期天,我爹说回家把土豆栽上吧。</p><p> 老人的话就是圣旨,于是,我们驱车回家。</p><p> 防疫的党员还在村口坚守……</p><p> 老人回家拿出工具,开着小三轮直奔小菜园。人强马壮,一会儿,小园就地平如镜,恢复春的气息。</p> <p>  乡下的国仁哥来电话说,买好的土豆种都已发芽,好栽了 。</p><p> 热心的志愿者李哥和林老师得知后,非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武汉防疫去不成,但是,回乡栽土豆一个可不能少,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下基层到农村抓防疫、促生产的具体表现。</p> <p>  疫情,让这个春节过的很特殊,至今还要居家隔离,许多工厂已经复工复产,我们的菜园也决不能荒芜。</p> <p> 这是我家一把手——83岁的老爹。</p> <p>  坐在三轮车上的那位是我家二当家的(相当于村长)——83岁的老妈。在我老妈眼前的那位是资深技术顾问——我85岁的伯父。</p> <p>  十个老头九个好汉,我伯父还是不减当年,边讲解边示范,就怕我们学不会!</p> <p>  因为精工细作,所以每年产出的土豆都吃不完。</p> <p>  我爹说栽五垄土豆尽够的,一垄30棵,三五一百五,一棵结二斤,300多斤土豆几家也吃不完。我的意见是不要数量,只要质量,每棵那怕就结一个,每个半斤就可以了,出精品,白玩虚的,都是些务实的人。</p> <p>  这位拉犁的是我小学同学——姜迎春,同桌的他,从小光腚长大,看我拉出一条弯,指手划脚地说我,我也不听,我说他站着说话不腰疼,他只好言教不如身教,于是,拉犁的活就交给了他,哈哈,最累!</p> <p>  栽土豆讲的是个技术,一脚一棵,撒上化肥,布上海沙,扶好垄以猪尿灌之,很有些门道。</p> <p>  老李大哥是夏村方面的菜园专家。扶贫重在扶知,用行动一丝不苟普及栽土豆的先进经验,得到了大家高度好评!</p> <p>  </p> <p>  我发现,栽了五垄土豆,来了八九个人,个个都是专家,七嘴八舌……热闹!</p><p> 土豆表示:我有点为难,到底我该听哪位首长的?蒙圈了。</p><p> 反正我们的宗旨是:栽土豆是形式,寻找田园生活才是真的,长的糙好土豆自己看着办吧!形式大于内容。</p> <p>  不到一个小时,五垄土豆漂漂亮亮结束战斗!</p><p> 栽不栽是我们的事,结不结由它了,我们期待着一个土豆长出个大西瓜。我坚信,汗水不会白流,丰收是为勤劳的人们准备的。</p><p> 再见了未来的“大西瓜”!三个月后我们再相会!</p> <p>  我也露个脸,记录这个美好时光。</p><p> 根在那,心就在那。老家,总萦绕我心,即便无事,也总想回去转一圈,因为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p><p><br></p> <p> 亲,扫二维码+微信好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