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空间伴成长 色彩缤纷巧思维

梅子

<p>------“我们一起读书吧”第5期</p> <p>  我们一起来读书吧!欢迎来到星老师课堂,开始第5期。</p><p>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四年级下册的“ 读书吧”。请看:</p> <p>  四下的“快乐读书吧”以“科普作品”为主要阅读内容。科普作品,又称“科普著作”,它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的意思。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现今也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其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科普作品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也会扩大社会影响力,展现魅力科学。</p><p> 教材向我们推荐这些优秀的科普作品: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贾兰坡的《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我们一起来了解</span></p> <p>  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作者带领大家来一个屋内旅行,探究各类物品及现象的奥秘。第一站为自来水龙头;第二站为炉子;第三站为餐桌和炉灶;第四站为厨房锅架;第五站为碗柜;第六站为衣柜。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科学世界,揭示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深奥的科学原理,引导我们热爱科学,做一个善于发现的有心之人。</p><p>&nbsp;</p><p> 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是一套以大众化、小百科全书式为特色的科普读物。内容包括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物理、化学、数学、文学……包罗万象,是了解这个世界各种现象的通天大道。其文章通常采用“为什么?”的标题,每一篇文章是几千字的科学普及作品。</p><p>&nbsp;</p><p> 《穿过地平线》:作者李四光幼时经历太多苦难,国家的贫困落后,让他有了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的愿望。后来,经历辛亥革命失败后,留学回来后选择科学救国的道路。他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人。他一生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以及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写下了大量的地质学方面的著作。该书收录了他关于地质环境,新型能源开发等内容的文章。他的很多科学论断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逐渐成为现实。</p><p>&nbsp;</p><p> 《灰尘的旅行》:在这本书中,高士其爷爷彻底揭去了科学神秘的面纱。他用拟人化的手法,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细菌”、“细菌与人类”的科学讲得形象生动。本书有科学童话、科学小品以及科学趣谈三个部分构成,这些小短文以细菌学为主,但却旁征博引,涉及整个自热科学领域。</p><p>&nbsp;</p><p>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为“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之一,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大家讲述一个个娓娓动听的研究中国古人类历史的故事。本书分为“爷爷的爷爷哪里来”和“悠长的岁月”两部分,娓娓道来地向我们讲述研究古人类历史故事和自己的考古之旅。</p><p>&nbsp;</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试着这样读</span></p> <p>  分享五招“科普作品”读书法:</p><p> 1.计划。可以看看科普书的目录,说说分别由几个部分组成,然后在大致确定每个部分阅读时间的基础上,估算出读完整本书需要的时间。</p><p> 2.记录。在读书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阅读记录,也可以在有感触的地方做简单的批注。</p><p> 3.提问。尝试着列问题清单,并想办法解决。如遇到不理解的科学术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p><p> 4.探究。对自己感兴趣的发明创造,收集资料,了解它的发展现状。</p><p> 5.总结。在阅读中,体会科普类文章的写作手法,尝试总结如何让科普文写得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将科学原理解释得清清楚楚。还可以根据自己所读,试着做科学小报,跟其他同学畅谈科学。</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学习伙伴推荐</span></p> <p> 王承叶同学用风趣的语言给我们简单介绍了这本《灰尘的旅行》的内容,还谈了自己的收获。“菌儿”可真是个有意思的家伙,咱们赶紧都来认识认识它吧!</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乐·思维</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忆一忆</span></p> <p> 温故而知新</p><p>&nbsp;&nbsp;&nbsp; 经过前面四期的学习、实践,同学们对于六种不同的思考方向,是不是都很熟悉了呢?温故而知新,还可以再次打开链接回顾一下,也许有不一样的感受呢。</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练一练</span></p> <p> 同学们,白色说信息,红色谈感受,黄色表观点,黑色提疑问,绿色思创意,蓝色导行动。今天,我们就脱掉帽子,老师想借助这本书来考考大家啦!</p><p> 1.&nbsp;读了这本书,你知道了关于细菌的哪些知识呢?</p><p> 2.&nbsp;你认为细菌有好坏之分吗?为什么这样认为?</p><p> 3.&nbsp;你喜欢哪一章节的内容,你觉得细菌与我们人类是怎样的关系?</p><p> 4.&nbsp;你想怎样把你所学的知识清楚地告诉更多的人?</p><p> 5.&nbsp;看了这本书,你在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结束语</span></p> <p>&nbsp; 阅读是积累的过程,思考是为了更好的积累。让我们在有思考的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下期见!</p>

科普

科学

十万个

作品

本书

读书

阅读

我们

细菌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