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font color="#333333">在这个特殊的寒假,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变多了,同时很多人也发现和孩子相处的问题同样也变多了——不按时睡觉吃饭、让去学习推三阻四、说什么也不听,气得你肝儿颤……想要解决这样的“困境”我们可以从亲子关系的塑造和学习计划的制定及执行来着手。</font></h5> <h5><font color="#333333">当你与孩子有了极为紧密良好的亲子关系时,你会发现怎么谈话都变得那么顺畅了呢?试想,你是和亲密的伙伴在一起更愉快还是和敌人在一起更愉快呢?当然我们大多数的亲子关系并不会恶劣到敌对的形态,大多数时间都是母慈子孝,只是貌似有点经不住考验,只要关卡一到必然鸡飞狗跳。因此如何树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font></h5> <h3><p></p></h3><h5><br><font color="#333333">或许有人想:哪个家长爱孩子还讲条件啊?想知道自己是无条件的爱还是有条件的爱就先通过下面的两个小场景测试一下吧!</font></h5><h5><font color="#9b9b9b"><br></font><b><font color="#b06fbb">场景一<br></font></b><font color="#333333">你是否有过因为孩子的某个表现特别好而开心的的奖励他或格外的赞许他?</font><br><b style=""><font color="#b06fbb">场景二<br></font></b><font color="#333333">你是否有过因为孩子的某个表现不太好而责备他甚至惩罚他?</font></h5><h5><font color="#9b9b9b"><br></font><font color="#333333">当你发现这两个场景你并不陌生并多次经历过,那么你的爱就是有条件的。当你的孩子表现让你满意时你的爱会表现得充足,而当孩子的表现让你失望时你的爱正在悄悄地撤销。这样的爱会让孩子感觉没有稳定感。</font></h5> <h5><font color="#333333">那怎样是无条件的爱呢?无条件的爱就是抛开外在的行为,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本身。你爱他不是因为他钢琴弹了整首曲子,你爱他不是因为他的绘画受到了老师的嘉奖,你爱他也不会因为他的发脾气而减少,你爱他只是因为他是他。被无条件的爱包裹的孩子不仅自身评价会更高,也懂得如何向别人传递爱。不用担心要是他犯错了还不惩罚他那岂不是会把他惯坏?因为无条件的爱并不代表你放弃帮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还有更好的办法,这个就需要另一个话题了,在此之前我们要先了解营造良好亲子关系的另一个方法:尊重和放弃控制。</font></h5> <div><br></div> <h5></h5><h5><br><font color="#333333">我们太多时候都是在以爱之名来控制孩子的所作所为,“我都是为你好”看似是爱,其实是以我们的角度为出发点的控制行为。对于孩子来说我们的“为你好”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吗?他们是否参与了意见并有自己的选择权呢?</font></h5><h5><font color="#333333"><br>孩子在2~3岁的时候特别爱说“不”这正是自我意识的萌芽,孩子第一次认识到了自己也有选择权,并尝试使用它。但我们却在养育的过程中不断使用控制来削弱孩子的权利。试想在这样的过程中你会更愿意配合还是反抗?即使配合,那你的内心又真的开心吗?如何才能让孩子愉快并配合地完成任务呢?很简单,把我们来安排换成他来安排。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能表达建议,平等的对话是双方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任何一个人的独权。</font></h5> <h3></h3><h5><font color="#333333">比如我会和女儿坐下来,拿出一个本子和一支笔,把各自的任务和需求写下来,再一起来计划如何把各个项目衔接起来。最终我们决定在“过家家”游戏中完成今日份的认知学习,之后她享受美味的零食时间和自由活动,而我则可以享受我的独处时间和准备午饭。这个过程没有谁是独裁者,而是相互尊重的平等交流。每个人都得到了平等的对待,实现了自己的需求,自然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但要注意,没有一个方法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道理是不变的,因此我们要学会抓住根本的道理变换不同的方法。</font></h5><div><br></div> <h5><font color="#333333">有了平等的对话,孩子有了自主权,可是他还是对于“学习”这一项表示强烈的抵触,或者照着做了却心不在焉怎么破?接下来咱们就不能选择按兵不动了,而是要诱敌深入。</font></h5><div><br></div> <h5><p><br></p></h5><h5><font color="#333333">我们需要明确的和孩子确定各项内容。这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稀里糊涂的被安排。</font></h5><h5><font color="#333333"><br>以我女儿为例,她清楚的知道她要完成的内容中包含识字、古诗、数独、数学基本加减法(这里可不是单纯的出口算题呦,我下面会分享)英语、运动、娱乐等等。</font></h5><h5><font color="#333333"><br>娱乐必须留有它的姓名,因为孩子最开始学东西就是在娱乐中学到的,而它也是能让孩子快速有效的学习的得力帮手。</font></h5><h5><font color="#333333"><br>这里必须强调一点,记住孩子的年龄,选择最适合这个年龄的内容。对于小龄宝宝一定要先奠定学习的基础再去学习,因为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好想把这里细写呀,可是篇幅……有缘再写吧,咱们继续进行下一项。</font></h5> <h5><br></h5><h5><font color="#333333">内容确定后那自然就是制定完成计划了,前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知道尊重孩子并给孩子自主权,那么这个计划就让孩子大胆的去尝试吧,我们可以提出建议,但不是规定,即使最后发现计划不那么合理,那又怎样呢?正好在这个过程中与孩子一起反思不合理之处,让孩子提出改进计划。这不也是一次很好的思维锻炼嘛!(不要抱怨很重要!)</font></h5> <h5><p><br></p></h5><h5><font color="#333333">在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长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的专注力时长都是不同的,有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了真不一定是他不认真,很有可能是他真的累了,那这时可以适当的缩短学习时长或加入中场休息。因此这里的安排切记不要是你觉得合理,而是真的对于孩子来说合理。</font></h5><h5><font color="#333333"><br>起初女儿认字的时候,我知道她当天记住10个字是完全没问题的,因此想当然的要求女儿必须当天都掌握了才可以结束,不然坚决不“下课”。结果我发现这样不但时间会拖延很久而且她和我都很痛苦,更可怕的是她对于第二天再去学生字表现出了抵触。(其实此时幼升小的焦虑也偷偷地把魔抓伸向了我,还好及时修正了方向。)当一件事我们做着都感到痛苦的时候,说明我们要考虑我们的方法是否正确了。于是我紧急调整战略,根据女儿年龄特点将时间变成10分钟,并且再加上我的特殊“手段”,女儿不仅可以很好的掌握这些字,更享着“我能做到”的感觉,最棒的是她对于之后的学习一点也不抗拒了反而还很期待。</font></h5> <h5><br></h5><h5><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学习最好的媒介,我的特殊“手段”,就是把学藏在玩里。学龄前的孩子是右脑的拥护者,他才不管你这个有用没用,只有感兴趣、好玩才会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我们会发现孩子感兴趣的时候学东西特别快,而你一本正经在哪里叨叨叨的时候他早不知道神游到了哪里。此时以兴趣作引导,用游戏做载体,不知不觉间给孩子奠定了学习的基础。</span></h5><h5><br></h5><h5><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玩法多变才有趣!分享一个我和女儿的学习小游戏。</b></h5><h5><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数学运算的“古怪商店”。她想要在“古怪商店”买到东西就必须回答正确“古怪商店”的“古怪问题”,并且购买的时候还必须遵守“古怪商店”的“古怪规则”。比如有一个规则是“你一共只能买走10本书,并且要分为两次来购买,第二次的时候你必须买走4本书。”这时我会用超级古怪的声音慢吞吞的说出我的规则,一是为了保证孩子听清楚,二是增添趣味性。相比单纯的问她10-4等于几,这样的方式会更贴合孩子的天性,即生动直观又调动了孩子的多维度的思考,自然既有趣又有用了。(这里是抛砖引玉,大家一起创造起来吧!)</span></h5><p><br></p> <h5><br></h5><h5><font color="#333333">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我们还会面对一个场景,陪学习、陪写作业。分享一下我陪女儿上网课、做作业的方式。前期的陪伴是很重要的,但我不会忘记主角应该是谁,所以我会在她学习的时候坐在一边看书或工作,把舞台交给她。那我真的什么也不管吗?当然不会。我会偷偷记下老师讲到的难点,等她遇到问题的时候装作我也不会,提出关键问题让她思考。关于作业,发现错误不要急着指出,完成后先让她自己检查,养成自查的习惯,最后再引导她找出没有找到的错误。</font></h5> <p><br></p><h5><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分享总结</b></h5><h5><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好的亲子关系为我们奠定基石,形成良好的互动沟通;孩子参与到自己的学习安排之中让他们更有自主权,更易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好玩有趣的形式设计更是让孩子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内驱力。当我们不把学单纯地变成学,孩子反而更会学了。</span></h5><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当然想要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并不是只有这些方法就能彻底搞定的,我们作为家长也有许多要学习和改变的地方,因为篇幅问题不能细讲,你们有什么想了解的也可以留言,为我提供一下下次创作的方向</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h5><br></h5><h5><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还有几点小贴士:</b></h5><h5><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在凌驾于这一切之上的还有一种关系,那就是这个家庭中的夫妻关系,良好的夫妻关系是整个家庭和谐运转的关键能源,建议大家可以看一下《亲密关系》,会让我们对夫妻关系有更好的认识。</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2、切记输入知识之前,最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和兴趣,奠定好这些基础,后面的知识输入才有价值。这两点对于学龄的大孩子也同样重要。</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3、期盼孩子改变前首先考虑的是改变我们自己,当我们改变后会发现孩子也会因我们而变得更好。</span></h5><h5><br></h5><h5><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你有哪些有趣的学习游戏呢?在陪学习的过程你有那些“小心机”呢?可以留言说一说呦~</b></h5><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