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梨园戏曲寄乡情,</p><p>粤韵悠扬醉心声;</p><p>南国艺苑花劲放,</p><p>鹤邑处处有传承。</p><p> 2020年3月8日(业哥仔写)</p> <p class="ql-block">《严村历届文艺组织简介》</p><p class="ql-block">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嘉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p><p class="ql-block"> 鹤山桃源镇禄洞“封仔封王”的李文茂,是世界戏剧史上绝无仅有的由艺人成为农民起义领袖,因为早期演绎粤剧,又被尊称为(粤剧鼻祖)。所以鹤山民间早期对大戏热爱较为喜爱及兴旺。民国时期和解放后鹤山就有“南国剧团”,后来又有“高鹤剧团”、“高鹤文联剧团”,粤剧曲艺人才辈出,鹤山籍有:肖丽章、源妙生、吕玉郎、李丹红、李飞龙、吕雁声、谭佩仪。郑绮文等等。</p><p class="ql-block"> 粤剧乐队: 行内称乐队或乐师为棚面,锣鼓的领奏者为掌板。安坐于戏台的左则。棚面要熟悉锣鼓点才可以为观众营造的气氛。例如:唱口一槌、收掘一槌、收掘三槌、诗白锣鼓、白榄锣鼓、闪槌、急急风及叻叻鼓。20世纪20年代初,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粤剧开始吸收某些西洋乐器,如小提琴、班祖(六弦琴)、曼陀林、赛罗风(木琴)和吉他、色士风(萨克管)、吐林必(小号)等。也曾尝试以爵士鼓和钢琴、风琴、钟片琴、口琴等伴奏。30至40年代,更有一些戏班以整组西洋乐器代替粤剧传统乐器,称为“西乐部”。但由于这些乐器缺乏民族特色,不久便被淘汰,只保留下一些音色与粤剧传统乐器可以融合的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色士风和夏威夷吉他等。而地处边远山区的宅梧,也有好多粤剧曲艺爱好者,到省城大戏班当音乐师傅、掌板师傅,而且掌板师傅为堂马人居多,当时粤剧界还有一句话“佛山出老馆,堂马出掌板”。</p><p class="ql-block"> 严村人的文艺生活历史悠久。早在清朝年代便有邓儒聘(郁文公之长子)是粤剧界演员,邓氏族谱记载他是“乐舞生”(即做戏人)据说是扮演小武行当。民国时又有张日(张国亮祖父)、邓金逢(石柱养父)、黄德(仕强四公)、邓栋等人组建的“八音”队,声誉很好,后来又组织了一班粤剧木偶戏班(俗称公仔戏)由邓栋教,人员是:邓云、邓龙、邓明、邓发、邓万、邓宁、邓戊生、谢达、谢伙、黄景文等人,水平很好。这班人也叫八音鼓手,迎亲时很多人请他们去。</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1957年,成立了文娱队,由当时在漱去小学教学的黄耀豪老师教严村青年学粤剧,他利用业余时间教,当时学的戏是大型古装粤剧《林冲雪夜上梁山》,邓荣光饰林冲,梁金女、梁丑女饰林冲妻,邓柱饰鲁智深,梁广业饰李小二,梁女,莲花饰小二妻,梁冬娇饰锦儿,邓权饰陆谦,邓耀饰高球,梁镜全饰高衙内,邓卓英、梁汉芳、梁仕宏、梁杏仔、邓大妹、饰兵仔。锣鼓音乐手是:邓木子(邓立军祖父)、邓云、邓龙、黄合、严子荣、黄亮等,其他人员有梁金全,梁根仔、梁梅女等人。</p><p class="ql-block"> 后因黄老师被调走,又遇上公社化、大跃进,故此,林冲只是排了几场戏,就解散了这支文娱队,请开平寺前人张文英教学粤剧,每个学员要出资30元(当时卖一只猪也只有60元左右,要养一年时间),由于张师父教戏有方,学员们又能刻苦练,这班人的演出水平很高,博得宅梧很多条村及高明一带观众的好评,高明人还送给“小南国”的美称。有这样的荣誉,是离不开当时的严村群众和干部的大力支持,这支剧队命名为严村人和业余粤剧队,据说这个名称是保和堂老中医邓德芳取严村闸状仔“人和里”而命名的。说到这班人学戏,当时是比较艰苦,因当时正是国民经济最困难的年代,什么东西都是限量供应,用来照明的火水也限量,当时还没有电,学员学戏是晚上学,白天要参加生产队劳动,没有火水照明,学员们便用土办法蒸樟木油,上山斩篱仔竹来照明学戏,为筹集资金购置戏服,乐器等,学员们白天参加生产队劳动,晚上点汽灯到大山“锁匙孔”开荒种姜,到后山锄地种木茨,利用生产队放节假日上山取集中草药(野生寄生枝)卖给收购站,1962年,张师父到高明县某条村教戏,严村剧队便由邓卓英当导演,当时学有古装戏《潇湘秋夜雨》,《临江驿》、《盗御马》、《平贵别窑》、《怒碎紫金牌》,《打面缸》,《小姑贤》,《包公三探蝴蝶梦》等几套粤剧,当时的主要人员是,邓卓英、邓更好、梁池养,邓灶女,梁棠仔、梁月女、邓权、梁金全、谢松盛,其他人有:邓子仔,梁德运,梁广业,黄和顺,梁社苟,梁瑞池,梁权,谢期稳,梁仕宏,邓共,梁共,黄秋英,邓戊,梁群,梁巢,梁动,邓有申,邓云,邓龙,邓连枝,黄日合,谢积,严子荣,梁日芳,梁杏仔,邓大妹,邓炳南,集仔,谢娇,邓灶连等人。1963年,因队员中有的人结婚,有的人要调去其他地方工作,这支剧队又解散了。到了1966年文革期间,全国不准演古装戏,严村又建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加上当时上山下乡的知青,排演了《劈荆道》,《忠字舞》,《红灯记》,《沙家滨》,《出航之前》,记得演员有广州知青国雄,黄瑞铭、邓长女、谢谷英等人,道具木枪、木大刀、木鱼叉等等,都是宣传队员自己制作出来的。70年代严村剧团的画幕就是邓庚有老师所画的。选场等和几场现代粤剧,到处演出,同样得到各地观众和上级领导的好评。</p><p class="ql-block"> 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后,全国的传统曲艺又再兴起,从报纸上看到京剧《大闹野猪林》在北京上演,传统戏曲解禁了,严村人又重整旗鼓,到广州购置戏服,70年代严村剧团的画幕就是邓庚有老师所画的,由邓卓英整理剧本,在现在旧村的集体饭堂,利用晚上,由于当时电力设施落后,村里购买了几盏汽灯用于照明,先是排演现代戏《掩护》、《插秧时节》,其中《插秧时节》由黄景文饰演角色“狗屎茂”,因为其表演形象生动、鬼马,深入人心,以致周边村民一度以为他就是“茂叔”,而忘记其真实名字。同时,戏班也排练古装戏《高歌下太原》、《包公三探蝴蝶梦》、《林冲雪夜上梁山》等,并由邓卓英主演林冲这一角色,邓卓群饰林冲妻,张大明饰鲁智深,谢松盛饰李小二、兼饰曹正,黄瑞芳,梁姣兰饰小二妻,邓翠女、谢贵长饰锦儿,黄景文饰陆谦,梁豪仔饰高球,邓丽琼饰高衙内,邓景贤饰董超,梁锡芳饰薛霸。锣鼓音乐(戏班称之为:棚面):邓炳南、梁日芳、梁广业、邓广恩、邓念恩、黄仕强,黄瑞铭、谢结长、梁炳申,其他人员有:邓新友、邓日旺、邓豪春、邓贺能、梁丽、梁均仔、梁汉芳、梁洪芳、梁南芳、梁社苟、梁杜旺、梁镜全、梁金全、邓龙、谢乃积、严子荣、谢池长、邓启明、谢根杨等。</p><p class="ql-block"> 1977年8月,应当时高鹤供电公司邀请义务到宅梧礼堂演出《林冲雪夜上梁山》,当晚,宅梧祠堂一千多人座位,座无虚席,行人道和舞台两侧站满了观众,因时时还没有人演古装戏,跟着又排了几套古装戏,到了高明新兴,高要,开平和宅梧各条村演出,博得声誉很高。同一时段严村的周边村庄也陆续排练古装戏曲,如唐枧村有《白蛇传》,泗云乡云独村有《大闹狮子楼》等等。</p><p class="ql-block"><br></p><h1> 1980年4月,邓卓英被当时的高鹤县文化局择优录取去了,高鹤县文联粤剧团,当主演兼正团长和副导演,随后因国情的变化,分田到户,后来又有了电视机等原故,严村人的文艺活动又停了下来,最可惜是后来没有人管理,以前几代人创下来的事业付之东流,所有戏服乐器灯光道具无一留存。</h1><p class="ql-block"> 2015年正月初三日,由邓卓英起倡议,凡参加过严村文艺活动的人,都到会堂聚会,回忆当年的历程,并计划重组文艺队伍,把严村的文艺传统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文字整理邓卓英。</p><p class="ql-block">相片拍摄邓景业。</p> <p>严村曲艺社部分人员,摄于2018年2月25日。邓景业摄</p> <p>严村曲艺社部分人员,摄于2018年2月25日。邓景业摄</p> <p>2020年1月18日鹤山供电局(文化下乡活动)大合照。邓景业摄</p> <p>2020年1月18日(文化下乡活动)鹤山供电局领导黄洁仪给(严村曲艺社)赠送慰问金,由黄仕强先生接受。邓景业摄</p> 2020年1月18日(文化下乡活动)鹤山供电局领导黄洁仪给(严村曲艺社)赠送慰问金,由黄仕强先生接受。 2020年1月18日(文化下乡活动)鹤山供电局领导黄洁仪给(严村曲艺社)赠送慰问金,由黄仕强先生接受。再来一张合照。 严村画家邓庚有在2018年(严村人,有你更精彩)聚会中的二胡表演,70年代严村剧团的画幕就是邓庚有老师所画的。 2018年(严村人,有你更精彩)聚会中的曲艺队 2018年(洪圣宫进伙)聚会中的曲艺队 2018年(洪圣宫进伙)聚会中的曲艺队 2018年(洪圣宫进伙)聚会中的曲艺队 2018年(洪圣宫进伙)聚会中的曲艺队 2018年(洪圣宫进伙)聚会中的曲艺队 黄景文先生,照片由邓钊文提供 2015年2月21日(春节)聚会中的曲艺队 2015年2月21日(春节)聚会中的曲艺队 <p>图片中间是严村第一代林冲扮演者:邓荣光先生。左边的白发者是严村第二代高衙内扮演者:邓永忠先生(丽琼叔)。</p> 邓卓英戏曲照片 <p>邓卓英戏曲照片</p> <p>邓卓英戏曲照片</p> <p>戏曲班成员(梁月女、梁桂好)</p> <p>戏曲班成员(梁月女、梁桂好)</p> <p>乐队(又称戏曲棚面)二胡:黄仕强、扬琴:邓念恩、🎷萨克斯邓广恩、琴:谢松盛、掌板:谢结长。</p> <p>🎷萨克斯:邓广恩、琴:谢松盛。</p> <p>戏曲班。</p> <p>二胡:黄仕强,扬琴:邓念思。</p> <p>演唱中。</p> <p>演唱中。</p> <p>棚面。</p> <p>扬琴:邓念恩。</p> <p>扬琴:邓念恩。</p> <p>🎷萨克斯:邓广恩。</p> <p>琴:谢松盛。</p> <p>掌板:谢结长。</p> <p>剧本。</p> <p>扬琴,远处观众。</p> <p>剧本。</p> <p>谢耀培为母亲寿宴,请来穗(广州)、高(高明)。鹤(鹤山)三地粤剧曲艺人,在家乡演出 《平贵别窑》</p><p> 2016年7月</p> <p>谢耀培为母亲寿宴,请来穗(广州)、高(高明)。鹤(鹤山)三地粤剧曲艺人,在家乡演出 《平贵别窑》<br>2016年7月<br></p> <p>谢耀培在家乡演出 《平贵别窑》</p><p>2016年7月</p> <p>谢耀培在家乡演出 《平贵别窑》</p><p> 2016年7月</p> 谢耀培在家乡演出 《平贵别窑》<br><br>2016年7月 谢耀培在家乡演出 《平贵别窑》<br>2016年7月 谢耀培在家乡与观众合影留念<br>2016年7月 <p>谢耀培在家乡与观众合影留念</p><p>2016年7月</p> <p>谢耀培在家乡与观众合影留念</p><p><br></p><p>2016年7月</p> 谢耀培在家乡演唱剧照<br>2016年7月 邓新华回乡演唱2019年2月10 邓新华回乡演唱2019年2月10 <p>穗、佛、高、鹤艺人友情演绎2019年2月10</p> <p>穗、佛、高、鹤艺人友情演绎2019年2月10</p> 掌板师傅何树洪(我二舅公) 掌板乐器 掌板师傅何树洪(我二舅公) 掌板师傅何树洪(我二舅公) 二胡张树国(我的表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