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赵苑公园:占地77.3万平方米,历史上曾是赵国军事演练、工业冶炼的主要基地和皇家园区,是赵邯郸故城大大北城遗址重要组成部分。约在2300年以前,赵国第四代国君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曾在这里带领将士苦练骑马射箭。苑内保留了插箭岭、南北梳妆楼、铸箭炉、皇姑庵、汉墓、照眉池等遗址,地势起伏,文化丰厚,是一座融历史与生态、人工景观与自然风貌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p> <p>疫情期间,正月初三闭园,现西门、南门关闭,仅北门可刷身份证、戴口罩、测体温、消毒进入。</p><p>北门是赵苑的正门,坐南面北,是雄伟壮观的群雀式建筑。仿汉阙风格的两门柱之间,镶嵌着巨大的"古赵名宝"-和氏璧。哈氏壁最早发现于赵国,蔺相如献和氏璧的故事家喻户晓,大门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古赵特色。</p> <p>和氏璧的来历:最早见于《韩非子》。《韩非子》载: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今襄阳南漳县历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厉王驾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献给那位武王。</p><p>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又说:“这是石头。”武王又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驾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原因,说:“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卞和说:“我不是为被刖伤心,我是因为它是宝玉而被看为石头,忠贞的人被看为说谎的人。”文王于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宝玉,于是命名是“和氏璧”。</p> <p>和氏璧典故:赵秦争璧、完璧归赵</p><p>赵国太监缪贤偶然以五百金购得和氏璧,赵惠文王闻讯,将璧占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数十年后,秦灭赵,和氏璧终于落入秦国。</p><p>秦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玺,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形同龙凤鸟之状,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代代相传,因此称为“传国玺”。</p><p>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行至洞庭湘山,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忙抛传国玺于湖中,祀神镇浪。8年后,使者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献上。传国玺,夫复归来。其事真假难辨,也是一千古疑案。</p> <p>望着许愿墙,祈祷疫情赶快结束,摘掉😷,迎接春暖花开,一切安好!</p> <p>带着😷,走起!</p> <p>北门迎客假山</p> <p>成语典故苑: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广袤地域的辉煌历史、深厚丰腴的文化积淀为邯郸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故事,经过千百年的披沙拣金,凝聚成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据不完全统计,与邯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达1500个。如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粱美梦、毛遂自荐、纸上谈兵、围魏救赵、价值连城、将相和、刎颈之交、梅开二度、退避三舍、铜雀春、宁可玉碎,不愿瓦全、绝妙好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奉公守法、奇货可居、南辕北辙、河伯娶妻、挟天子以令诸侯、下笔成章、路不拾遗、诗文判状、窃符救赵、步履蹒跚、三寸之舌、惊弓之鸟、旷日持久、不遗余力、舍本逐末、智者千虑等。</p> <p>邯郸成语典故书籍</p> <p>成语典故苑(启功书),精选了58条寓意深刻,耳熟能详的邯郸成语典故,以书法,碑刻,壁画,雕塑等形式加以表现,释其内涵,赋之新意。</p> <p>文化之旅</p> <p>邯郸成语典故苑碑记</p> <p>流芳碑</p> <p>【一言九鼎典故】: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p><p>平原君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p><p>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p><p>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p><p>“一言九鼎”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形容一句话就有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说话信誉极高,一言半语就起决定作用。</p><p><br></p><p><br></p> <p>【开源节流典故】: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在《富国篇》中阐述富国的策略,若要国家富强,就要爱护百姓,在收支上开源节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去发展生产,国家才能富强。如果不顾生产,只顾浪费物资,百姓就会十分贫困。所以“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p> <p>【毛遂自荐典故】:典出《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去做某项工作。</p><p>战国时赵孝成王九年,秦兵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平原君赵胜到楚国去求救,平原君的门客毛遂主动自荐随同前去。平原君与楚王谈判半天没有成效,毛遂手拿宝剑走上宫殿,陈述利害关系,终于打动楚王出兵联合抗击秦国的侵略。。</p> <p>节用裕民</p> <p>【难至节见典故】:出自《史记•赵世家》。公元前299年(周赧王十六年),赵武灵王传位给次子赵何,以肥义为相国,自称“主父”,又封长子赵章为代地安阳君,田不礼为相国。大臣李兑意识到赵章野心勃勃,田不礼又刚愎自用,同类相摧祸乱难免,便劝肥义称病不朝,保全自己。</p><p> 肥义说:主父把扶持幼主的重任托附给我,今遇危难,怎能背信逃生。 俗语说得好,如果是贞臣,难至而节见;如果是忠臣,累至而行明。公元前295年(周赧王二十年),在“沙丘宫变”中,因保护赵王何肥义被杀。</p><p> “难至节见”,本意是说遇到困难,才能显出一个人的节操。比喻人们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贞。</p> <p>【一枕黄粱典故】: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后因以“一枕黄粱”比喻虚幻的梦想。</p> <p>黄粱梦吕仙祠【一枕黄粱雕塑】</p> <p>梅开二度</p> <p>丛台公园【二度梅雕塑】</p> <p>成语典故苑内成语碑刻众多,只有刎颈之交的碑刻由碑亭罩着,不清楚是文物还是有别的原因使得它与众不同,碑的背面刻着成语由来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p> <p>【刎颈之交典故】: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从邯郸出发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p><p>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邯郸。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廉颇将军的官位还高。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颇很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p><p>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在回车巷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命令回蔺相如府。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p><p>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p><p>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p> <p>【贫贱之交典故】:东汉初年,刘秀起用西汉时期的侍中宋弘,并升他为“太中大夫”。刘秀的姐姐守寡并看上了宋弘,刘秀想把姐姐嫁给宋弘,问宋弘对“贵易交,富易妻”的看法,宋弘回答道:“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只好放弃。</p> <p>成语出处《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p> <p>萁豆亭(曹植七步成诗)</p> <p>【煮豆燃萁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文学》。三国时的曹操有三个儿子,他看中了聪明的二儿子曹植,几次想立他为太子,这可惹恼大儿子曹丕,他对曹植嫉妒得牙根直痒痒。</p><p>到了公元220年,曹丕即帝位,史称魏文帝。虽然是自己当了皇帝,可他很怕曹植会有一天篡权,总想找个借口把他杀掉,以除心腹之患。这一天,曹丕想出了一个阴招。他把曹植找来,对他说:听说你的诗写得很好。今天我要你以兄弟为题作一首诗,诗中不能出现兄弟二字,而且要在七步之内成诗,不然就以欺君之罪处死你!</p><p>曹植眼含着热泪,还未走到七步,便满腔悲愤地吟出了着名的七步诗:</p><p>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p><p>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p><p>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p><p>曹丕听了这首诗,不由羞得面红耳赤,放过了弟弟。曹植虽然以自己的机敏逃过一劫,但此后他一再被贬,最后四十一岁时忧郁而死。</p><p>成语煮豆燃萁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萁,豆秸。比喻兄弟间或亲朋内的互相迫害、残杀。</p><p>成语七步之才也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形容人思路敏捷,富有才华</p> <p>下笔成章</p> <p>【窃符救赵典故】:战国时期著名历史典故。故事概况为: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魏国,魏国惧怕秦国,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信陵君魏无忌听取侯赢之计,以国家利益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得兵符,夺取了魏国兵权,不仅成功击败秦军、救援了赵国,也巩固了魏国在当时的地位。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生死荣辱为轻的优良品德自古以来,饱受称颂。</p> <p>丛台公园【窃符救赵雕塑】</p> <p>此碑年代久远,无奈知识浅薄,不解其意,求高人指点!</p> <p>管窥锥指</p> <p>旷日持久</p> <p>【瓜田李下】典故:北齐时期,学识渊博的袁聿修做了博陵太守,他为官清廉,公私分明,不收取别人的钱物。有一次他去外地考察,路过兖州。老朋友兖州刺史邢邵拿出一匹当地生产的白色丝绸送他,他以考察地方官员注意瓜田李下之嫌婉拒朋友的好意。</p><p>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北史·袁翻传》,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p> <p>河伯娶妇</p> <p>诗词廊</p> <p>锲而不舍</p> <p>围魏救赵</p> <p>反侧自安</p> <p>惊弓之鸟</p> <p>脱颖而出</p> <p>鲁酒薄而邯郸围</p> <p>攻难守易</p> <p>不可同日而语</p> <p>义不帝秦</p> <p>胡服骑射:战国时期,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采取军事改革措施,学习西北方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的服饰,学习骑马射箭,史称“胡服骑射”。</p> <p>胡服骑射(下雪时拍摄)</p> <p>火样韶华</p> <p>小盆友们林中捉迷藏</p> <p>十二生肖园</p> <p>子鼠丑牛寅虎卯兔</p> <p>辰龙巳蛇午马未羊</p> <p>申猴有鸡戌狗亥猪</p> <p>南北梳妆楼</p> <p>“妆台梳云”所在的梳妆台是赵苑的主景,地势也是最高的,可眺望全园景色,上有梳妆楼、梳云亭和黛眉馆等建筑,相传为赵王骑射之余带领宫女们休息宴乐、观赏歌舞的地方。</p> <p>梳妆台最高点</p> <p>照眉池:从战国到汉唐,多见于诗词典籍记裁,曾宣赫一时,名扬列国,当年赵王的宫人们在梳妆楼上梳洗完毕,再来池边画眉理妆。</p> <p>宫女梳妆</p> <p>宫女梳妆(下雪拍摄)</p> <p>铸箭炉</p> <p>铸箭炉最高点,路人晒太阳</p> <p>插箭岭</p> <p>汉墓</p> <p>插箭岭墓群</p> <p>宣传广告栏</p> <p>形状各异的路灯</p> <p>全民健身场所</p> <p>娱乐、游船等项目疫情期间停止营业</p> <p>南山书屋广场</p> <p>便民措施</p> <p>金榆林</p> <p>梅园</p> <p>苗圃工人辛勤劳动</p> <p>静等梅开</p> <p>赵城</p> <p>龙爪槐</p> <p>赵城墙外玉兰花开</p> <p>清朝《大风惜玉兰》</p><p>池烟径柳漫黄埃,苦为辛夷酹一杯。</p><p>如此高花白于雪,年年偏是斗风开。</p> <p>文徵明《玉兰》</p><p>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p><p>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p> <p>《玉兰》明 睦石</p><p>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p><p>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p> <p>《题玉兰》明 沈周</p><p>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p><p>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p> <p>《雪中玉兰花盛开》清 查慎行</p><p>阆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p><p>羽衣仙女纷纷下,齐戴华阳玉道冠。</p> <p>华阳门紧闭</p> <p>春秋佳赏</p> <p>长廊</p> <p>赵苑的桥</p> <p>【梳妆桥】</p> <p>桥上眺望</p> <p>假山</p> <p>假山(下雪拍摄)</p> <p>【劝学桥】</p> <p>【又一桥】,不认字?</p> <p>【湖心亭桥】</p> <p>湖心亭</p> <p>【鸣锣桥】</p> <p>【鼓瑟桥】</p> <p>沁月桥</p> <p>赵苑的水</p> <p>河边垂钓</p> <p>天鹅戏水</p> <p>北门关闭状态。</p><p>赵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封赵烈侯赵籍为诸侯立国。最初国都在晋阳(太原),前425年迁中(鹤壁),前386年赵敬侯迁到邯郸,在邯郸定都长达一个半世纪。公元前222年,灭于秦国。</p> <p>公园大门前有左右一对神兽石貔貅。相传貔貅是一种凶猛瑞兽,而这种猛兽分为雌性及雄性,雄性名"貔",雌性名为"貅"。但现今流传下来的都没有分为雌雄了。在古时这种瑞兽分一角和两角的,一角的称为"天禄",两角的称为"辟邪"。</p> <p>春暖花开,愿疫情早日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