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湛河区教体局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的指导和部署,湛河区实验学区三所学校精心组织了六千多名学生进行线上测试,以了解孩子们近一个月的居家学习生活情况。而2020年3月6日的傍晚,全学区五年级孩子们别样的测试格外引人注目。 考试还未结束,各个学校班级微信群的消息就此起彼伏。难道是试卷太难,引起家长们的众说纷纭,还是孩子们的答题状态,让家长们担忧无比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这份“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试卷具有什么魅力,引出家长的议论纷纭,请看它的“庐山真面目”。 <h3 style="text-align: left"> 疫情期间,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聚集在一根细细的线上,老师们如何通过自己的学科学习让居家课堂成为培养学生素养的“家园”,培育师生情感的“果园”,培养师生创造力的“乐园”,这是每一位实验学区教师都面临的挑战。在挑战中,老师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要理解生命的意义,研究生命的规律,开发生命的潜能。特殊时期的“疫”线教育更应立体而科学,饱满而充盈;“情智课堂”不仅要从校园延伸到家庭,更要以智生情、情智共生。</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实验学区的数学教师团队更加明晰了自己的教学方向:师生的情感交流不能只局限于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应形成的数学情感、数学态度和数学能力。“停课不停教”更是在提醒老师们在教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素养的提升。</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在3周的“停课不停学”活动之后,“孩子们学得怎么样”成了实验学区全体教师最牵挂的心事。怎样达到既了解学情又让学生在学习中注入成长的力量?五年级数学团队的老师们网上教研又多了一个话题。</h3> 多次的网上研讨,老师们思维碰撞思维,智慧的火花频频闪现,于是这份融入家国情怀的试卷应时而生!在这份普通的数学试卷中细细品味,字里行间字字写出老师的用心良苦。他们将有关新冠疫情的每一个数据都准确核对,给予学生最真实的信息;他们将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防疫知识融入试题,给予学生最科学的态度;他们将这场与病毒搏斗的防疫战中的中国速度、中国精神用数字体现,给予学生最朴实的爱国教育。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教育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将学生的知识增长与学习力发展真正落到实处。教育就是要时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试卷答完了,但是人生的试卷又该怎样作答呢?请君侧耳听: 一份小小的试卷,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受,一位位教书育人的明德之师,构建了实验学区坚实的臂膀。而老师们并不满足于这份成绩,反思与总结让他们更加奋进! 教育的核心在人,教育的落脚点也在人。“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高权力就是给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的权利。帮助每一个人最切实最完整地实现这样的权利,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湛河区实验学区,以“陶素锦语文名师工作室”“刘玉环数学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一群团结、努力、激扬的实验教师正是坚守着这样的教育初心、砥砺奋进在实验学区发展的大道上! <p>总策划:穆铁功 </p><p>策 划:郭迎州 宋子贵</p><p>指 导:娄爱丽 吕志锋 </p><p>撰 文:董玉杰</p><p>编 辑:王晨安 陶素锦 </p><p>供 图:郝小杰 常国栋 </p><p> 刘玉环 付丽丹 </p><p>审 定:郭迎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