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浪漫》观后感(作者:钟六一)

zhongliuyi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公元2020年的这个春天,因为新冠病毒肺炎的缘故,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宅家翻腾电脑里那些陈年文件,看到一篇2014年8月3日晚上自己涂鸦的一篇观后感,感叹一番岁月流逝飞快之余,希望能从中回望下当天自己的模样……是为题记</font></h3> 这两天得空,再次重温了都梁的《血色浪漫》,其中血性与浪漫的交替辉映,成就了其在自己心目中的经典形象。这是一部弥漫着浓郁怀旧与理性思考的佳作,剧中雄浑饱满让人思绪飘远缠绵的音乐、近似白描色调独到考究的镜头、京侃味儿十足堪比王朔颇具深邃思想的对白,尤其是男主角钟跃民的放浪形骸都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br><br> <h3><font color="#010101">  故事发生的背景在文革时代,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亮剑》(后半部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别名《血色浪漫Ⅱ》)的相关背景一样,那是一个国家备战备荒准备打第三次世界大战、大人们忙于阶级斗争的混乱年月。由于全国停课,军区大院的这些孩子们整天则忙于玩打仗游戏,本大院的玩腻了,彼此大院的不同帮派逐渐形成,形成了所谓的“江湖”,后来人们称这些孩子王为“顽主”,本剧主人公钟跃民就是这一历史大潮中的顽主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剧名“血”字有血统的涵义。看本片,除了其有让人大体了解那个年代的价值外,作者的写实勇气着实让人钦佩。如本片对社会上官二代现象的叙述,真实客观。作者借当年的顽主李逵勇之口在剧中就直接指出,80年代末,社会上混得好的基本上全是首长大院的子弟们,非大院子弟都在社会最底层挣扎。的确,顽主黎援朝当年玩出了人命,靠着家族的努力,最后抹了案底,改革后,还坐上了国企大公司的总经理位置;袁军成为了驻外使官、张海洋当上了警察大队队长、周晓白是大医院主治大夫、、、、、、以上都是官二代,水到渠成。而郑桐、蒋碧云、秦岭们是普通知识份子的子弟,父辈手中没权或权小,宿命安排他们子承父业,或继续教书、搞研究或是在歌剧团工作。工人阶级后代李奎勇则勉强当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为大小一家子而奔波,甚至最后因疲劳过度而早逝。借用李奎勇的话“子弟们很难跳出父辈们的圈子!”,套用秦岭的话“我们的未来没有交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剧名“血”字有血性的本色。剧中不乏人物武斗的场面,与之同时登场的是彰显正义、悲壮的音乐,体现了一部主旋律作品反思当下社会的积极的引领示范。打架,是顽主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解决争端的首选,可是时过境迁,成年后若仍迷恋其中,只能导致悲剧。这一点,主人公钟跃民的几次行侠仗义把握的游刃有余,可宁伟就是一个极端了。宁伟是一个只为军队而生的职业军人,在社会上,面对商场上的尔虞我诈,就像一个被耍的孩子,并最终走上了悲剧式的道路(充当商业杀手,“拒捕”而亡。)宁伟可敬,宁伟可爱,宁伟可叹!我们不能迁怒于某个人或是社会,身处社会历史的发展潮流中,定然是悲喜交加的。我们可以想象,《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离开部队的后果,大类宁伟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特喜欢看剧中描写知青们插队那部分,一方面是由于那是我们这代人对这个历史事件的本身好奇使然,也是由于钟跃民他们见缝插针式的将“顽主”游戏进行到底的精彩,关键是我们的那个年龄段过得太平淡了,惭愧。在钟跃民、郑桐他们插科打诨式的嬉闹中,让我们见证了那个激情燃烧岁月中的上山下乡大运动。钟跃民的思想总是超前于他所处的时代,这是他特立独行的根源。《尘埃落定》中的主人公傻子也是一个思想超越时代的人物,虽然是傻使然。</font></h3> 再说说浪漫吧!剧中有战友情、父子情、军民情,当然还有爱情。钟跃民情开周晓白,后情移秦岭,最终情驻高玥,这等桃花运怎一个浪漫了得,可当事人们则是饱受煎熬!周晓白的痴情,秦岭的冷静,高钥的机灵,这些奇特的女子们围绕着主人公编织成一张罗曼蒂克情网,当然这就如同金庸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一样,这都是大人们的童话故事中才有的。钟跃民身在俗世却想免俗,所以他一生只能逃避,逃避知青生活,逃避部队生活,逃避上班生活……最后逃到可可西里回归原始。钟跃民身上不安分的因子,让他自己都难以认清自己,无法给予这些女子任何承诺,导致爱情悲剧的此起彼伏。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浪漫?<br>  剧中的一些细节让人感动,如对陕北真实贫困的写实:分吃鼠肉,民歌背后的故事,光棍们的事迹……作者在带领大家集体反思当年的自我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