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族——王氏记忆

平凡

<p>王氏修族谱序曰:夫国各有史,郡各有志,而家各有乘。皆所以信今传后也。有关王氏的渊源,已有老师做了专门的阐述,我便无需赘言。在这里只是将我知道的有关我的王氏家族近期状况呈于爱好者,以达拋砖引玉之效。</p><p>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听父亲说过,我的老爷爷是一名悬壶济世的中医,他一生乐善好施,靠行医在乡邻间威望很高,深夜出诊时,曾遇狐仙抬轿,长灯引行。不知真假,未曾考证。到爷爷这辈儿,未承祖业,而改经商。在村南烧窑数载,勤劳半生,家业殷实。以烧制青砖方砖为长,我小时候房间里的地面就是方砖铺地。</p><p>土改期间,定成分,我爷爷占‘绰’字,排老大,二爷爷占‘昌’字,都会勤俭持家,精打细算,日子富裕,本应定做富农,就因一字之差,村里的领导对工作组汇报工作时,工作组人员将两个字误听成一个音,以为是一个人,而只把二爷爷定为富农,我爷爷被定为中农,躲过了抄家、挨斗的一大劫。族氏宗亲为之庆幸,皆言祖上积德行善,庇佑后代。</p> <p>小时候父亲告诉我德字辈儿,是王氏的二十一世子孙。还教给我背出,王氏家族的好多辈儿。‘仁存德玉,福介寿长。广生孝友,蕃衍忠良,功成品贵,善积声扬,仕纯处正,祖耀宗光’。</p><p><br></p><p>父亲的一生,更是给我们这些后人做出了榜样,他勤奋好学,为人谦和,只读过四年私塾的父亲,在九十一岁时,写出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天剑奇侠传》,被保存在商河县档案局。九十四岁又完成了第二篇小说《白帽》初稿,直到临终还在坚持写日记,修改文章。两本书都是劝人向善,像他本人一样充满正能量。</p> <p>记忆中唯一的一次续写家谱是在二零一二年夏。记得家族中的长辈儿到各家各户,统计人名,然后报到家谱编纂小组。家乘子孙传承。据家谱记载吾系琅琊王,祖居东莱,因花子军乱,避于商邑东南,后元末战乱,族人避于东岱徂徕山,乱平复归,至商河东北五里许,谱迷失,八代后重修,自明初,历十二次重修,本次糸八十载后,第十三次增修。</p><p><br></p><p>接续十二次重修后的历代宗孙子嗣,三十二字继续延用,以做传承。</p><p><br></p><p>此次增修由第二十世孙存富倡导,参与族人二百有余,自二零一一年腊月二十六启幕,至第二年夏天功成。</p><p><br></p><p>收录一百一十二处王氏子嗣,遍布全国二十五个省市。</p><p><br></p><p>共编纂二十本,分为:</p><p><br></p><p>目录,修谱诸序,</p><p><br></p><p>家训, 修谱条例,</p><p><br></p><p>祭祖文,戒后生文,</p><p><br></p><p>命名歌,十荐述,</p><p><br></p><p>科献记,命蓭传,</p><p><br></p><p>祖茔图,居住地分布。</p><p><br></p><p>诚谢王氏第廿二代孙育成鼎力相助,得以完稿,若有不当之处,敬请高朋宗亲斧正为盼。</p><p>作者:王氏第二十一世女德荣敬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