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旅游突发事件典型案例分析

汀南丝雨

<p>姜女士此前在一个旅游App上报名了上海前往越南芽庄的旅行团。在APP给出的行程介绍中,第5天参观完芽庄大教堂后是三处购物店的行程,分别是“东盟珍宝”、“庆和珠宝”和一家不具名的“乳胶店”,每处都要停留1个半小时。但介绍中明确说明:购物自愿。落地越南后,一名国内导游和一名越南当地导游负责接待,将所有旅客的护照都一并收走。行程的第4天,前往市中心泡泥浆浴的大巴车上,导游阿峰突然一脸严肃,拿着话筒说起了关于第二天购物的“提醒”。</p><p><br></p><p>分析:</p><ul><li>根据《旅游法》规定,在旅行过程中,应该保障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旅游法》第二章第九条规定,旅游者有权资助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li><li>根据《旅游法》规定,旅行社为招徕、组织旅游者发布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介绍中明确表明,游客购物是自愿行为。</li><li>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材料中的两位导游不具备自身的职业素养,并且违反了职业道德。</li><li>导游不能收走游客的护照,除入住酒店、买机票使用等情况。</li></ul><p><br></p> <p>刘某等40人报名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赴泰国普吉岛5晚6日游。某日晚12时,这些游客到普吉岛机场等次日凌晨飞机回昆明,原定凌晨2点多起飞,但直到5点多钟飞机才来。这期间,游客等候在机场,又冷、又渴、又饿,要求相关人员对飞机晚点做出解释。航空公司说属于飞机运输调配问题,客人找到旅行社,领队认为自己的工作已完成,飞机晚点造成的损失应找航空公司。游客对此很不满意。游客的不满情绪越积越多,最终拒绝登机,一定要求旅行社给一个合理的说法并赔偿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后才肯登机。飞机在等待了4小时于9点左右离开。这些拒绝登机的游客在大使馆的协调下,自费乘汽车到曼谷,分别乘飞机回昆明。回国后,他们投诉到当地的旅游质监部门,要求旅行社赔偿精神和经济损失费,包括在境外滞留所发生的车费、餐费、机票费等。 </p><p><br></p><p>分析:</p><ul><li>根据《旅游法》十四条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或者在解决纠纷时,不得损害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干扰他人的旅游活动,不得损害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材料中游客拒绝登机,并要求旅行社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li><li>根据《旅游法》四十一条规定,导游和领队从事业务活动,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劝阻旅游者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材料中领队对于游客们在机场的行为无动于衷。</li><li>根据《旅游法》六十六条规定,游客们在机场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其他旅游者的权益活动。</li></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