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过年对于孩子来说无非是三点:①吃的好②玩得痛快③穿新衣服④还有那一块两块的压岁(现在都没有两元面额的钱币)</p><p> 新衣服是母亲在入冬时要为一家人准备好的。由里到外,从上到下都是新,新年新气象。除夕之夜晚完团圆饭之后,母亲就会将我们的新衣服取出来,摸摸又看看,希望下一分钟就是明天就是明年。</p><p> 压岁钱,是要压的,睡觉时放在枕头下压。奶奶那样说的,至于为什么要压,我没问,她也没说。</p><p> “守岁”,“守”意应为“陪伴”。也就是陪伴新旧年交替。一家人磕着瓜子,围着木碳火一起叙叙旧事谈谈未来。声音不能太大了,不能吵着“岁”。此为守岁。</p><p> 待午夜12时一到就可以开门放爆竹,意为“接年”,欢欢喜喜的迎接新年的到来。</p><p> </p> <p> 正月初一“出方”(就是上篇说到全村人一起到村前空地上放爆竹)之后就要开始全村拜年,多是中、青、少、幼年出动,挨家挨户恭贺新年,长者多是坐在家中接受村人的祝贺,说些吉祥的祝词。长者便敬上一支香烟以表谢意。记得估约六岁那年父亲牵着我去其他族人家拜年,那个族长者给每个大人们都敬了烟,就是不给烟我,我一生气转身就跑回家拿了包香烟放在口袋(清楚记得是瓷都牌带过滤嘴的香烟),立马追上父亲去。接下来拜年过程中村人给我香烟,我也不接,口袋有一整包烟,才不要呢。仓里有粮,心中不慌。</p><p> 这样拜年结束后就是房族人(相对其它村人较为亲近的一个枝杆下来的血缘人)“上谱”,上谱就是房族中谁家去年添了男丁,将生辰八字写入祖谱,登记造册,就好比办身份证。如果整个房族中去年没有添男丁,仅添了女婴,那就今年暂不举行“上谱”仪式,非得等房族中添有男丁才能在次年正月初一举行上谱仪式。</p><p> </p> <p> 农村人正月初七之前的任务就是走亲访友、迎新嫁娶。</p><p> 先说走亲访友吧。按风俗正月初一首要去外婆家拜年,以示尊重。接下来分别是姑、姨家。。。多是以亲疏来安排行程。那个年代自行车都很少有,更别提轿车。无论远近皆用双脚去丈量,碰到路远的亲,就早上早点出发,午饭前个把钟赶到就行。记忆最深的是正月初二随爷爷去二十里外的姑婆家拜年。姑婆家很穷很穷,但她会把一年中最好的食物积攒下来,倾尽浅仓用来招持娘家来客,热情更是无比至上。也许正因为此,哪怕走二十里山野小路,我都乐意跟随。</p><p> 现如今一日千里的年代,所有的亲朋好友可以在一天之内走完。汽车后备箱放好若干礼品,有的甚至礼品都免了,直接红包。姑啊姨啊舅啊,一路安排好谁先谁后,到了就推上礼品或红包,说上自己也觉虚伪的问候和谈白。“好忙,我先走,下回再来”“你别走啊,我煮点心吃了再走”成了堂而皇之和彼此心知肚明的告辞之词。一日游之后所有的时间皆安排在麻将桌及手机屏幕上。</p><p> 人富了,情乏了。路宽了,脚闲了。儿时满满的欢喜再也找不回了。</p> <p> 正月初八是一个禁忌走亲访友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只能到头一年家中有长者逝世的亲戚家中“拜新年”(意为给死者拜年)</p> <p> 八十年代迎亲嫁女是一个家庭一个村庄最为喜庆的节目。谁家要娶媳妇,那可能会动用全村的力量,一家至少出一个人力去帮忙。东家会委任一名“主任”和一名“家长”,主任是负责内务部门事情,由家族中年青力壮,办事能力强者担任。负责安排人员洗菜、切菜、、备酒宴、接待宾客、登记随礼等事务,有时还会安排一名“副主任”协助工作。“家长”则负责涉外事务,多是由家中年长辈高者担任。主要负责带领管理迎亲队伍,队伍由数十名“抬杠”者(用约两米的竹杠两人或四人合力抬嫁妆)和十余人的鼓乐队、两名伴娘、两名”旗手”(迎亲队伍中有两片用竹杆挂起的红旗)、一名红娘组成。忘了还有一位重要主角——新郎。一行人呈1字形纵队吹起喇叭打起锣鼓欢快、喜洋洋的向新娘家方向出发,全程步行。</p><p> 快到新娘家时,家长要跑前跑后交待整个队伍要严肃认真,特别叮嘱鼓乐队要认真吹认真鼓,不能让女方人家”寻事头得”(为了体现高头嫁女低头娶媳妇的风俗以及找些乐子,嫁女方村人会依照风俗民规在迎亲队伍中找些错事误情来惩罚。如被寻到了事头,那迎亲方的家长就要出面向女方村人点头哈腰,陪笑敬烟),所以家长特别训斥队伍中年轻的后生仔不能吊儿郎当。</p><p> 嫁女方听见村口的鼓乐队声响就要放鞭炮礼待迎亲队伍,安排人接下迎亲队伍手中家什。</p><p> 休息片刻,男方迎亲队伍中“抬杠”者就要用长条红布将竹杠固定在嫁妆上,以便吃了喜宴就快速出发。嫁妆大到衣柜,多是由两杠四人抬,象缝纫机、电视机、电风扇、被子、梳妆台、小到薰火木桶等都要用竹杠绑抬。家长会根据实情况安排谁抬什么,力壮青年首先安排抬重物,象大的衣柜,而个小体薄抬些轻物。</p><p> “九点半”是在等酒宴过程中必须上演的赌博节目,可赌钱可赌烟。 </p><p> 酒宴过后便是“妆郎”(新娘家为新郎置买的新衣服、袜子、鞋,由新娘家一长者递给新郎现场脱旧换新。换毕,新郎要递上红包礼谢)与“炒嫁”(新娘母亲在闺房哭诉女儿嫁出的不舍,女儿今后的幸福取决于母亲眼泪多少与伤心程度,嘿嘿😊)</p><p> 待重要仪式举行结束,迎亲队伍就要抬起嫁妆吹起号打起锣出发了。围观人群多起来,“寻事头得”的关键时刻开始了。“抬杠”的人不能轻轻晃晃的,哪怕嫁妆很轻,你也要装作很重的样子慢慢抬起,对每一件嫁妆都要呵护有佳。鼓乐队更是要使出吃奶的力,号手要吹得腮帮圆鼓鼓彤红红的,鼓手那得要象是把鼓锤破的样子,笛子的声调不能走了。不然?不然就有刺可挑了,你要是觉得嫁妆轻了,哎对不起,轻了就给你加上块大石头。鼓乐队的曲调不好听就整个队伍停下来慢慢的奏。</p><p> 迎亲队伍不但不能怠慢,即便是被挑出刺,也要笑脸相迎,姿态得摆正。不过人家也不会那么真的针缝相对,大家走走形式,乐哈哈就好。</p><p> 围观群众首先做的事是“数杠”,就是有多少根竹杠,竹杠越多表示陪嫁品越多,较比直接说数嫁妆要来得雅些。嫁妆都是由订亲之时男方出的彩礼置办。不添补不截留是当时最大方的娘家。多半娘家会留下部分彩礼,以抵一二十年来的养育之劳。</p><p> 回程队伍中多了些人:新娘、大舅子、女方伴娘、女方家长。回程比去时要欢快得多,离开了新娘家村庄整个队伍就活跃轻松多了。一来本就欢庆的事,二来有伴娘可以调戏,三来吹饱喝足好消化。从出发到抵达,原则上是不允许停顿休息,哪怕路再远,嫁妆再重。一路上大舅子就是御使,护姐出嫁。</p><p> 沿途经过村庄,都会有大量村人出来“数杠”然后议论些什么。比如这娘家真“舍高”(大方的意思)有这么多杠;比如这个衣柜真好看。围观过说要谈谈观后感嘛,那时的人没手机玩,话就自然多了。现在谁还关心那p事。</p><p> 抱新娘。新娘是要有专人抱进新郎家,而不能自己走进家门。以防日后吵架时新娘可以说“我是你家人抱进家门的,又不是我自己走进来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新娘到了村口就不肯走了,等人来抱。抱新娘的人要安排家族中年轻力壮的,要一口气快速抱回家,中途停歇了就不吉利。抱起新娘时周边众人就起哄快跑,场景甚是欢快。一进家门鞭炮响起,双方伴娘会从包里拿红枣和糖向众人抛散供众人欢抢。</p><p> 迎娶仪式算是基本结束,余有晚上闹洞房节目。</p><p> 主任这个时候就特别忙碌,要备上喜宴供客宾痛快吃喝。</p><p> “抬杠”人一天下来的辛苦是有报酬的——一包糖果。我十二岁那年也高高兴兴的抬了几次竹杠,得到过几回糖果。</p><p><br></p><p> 闹洞房,闹洞房的目的是庆贺喜庆,表现形式是调戏伴娘,取悦新娘。还有众人相互”侵害”,两大阵营,男队和女队。攻击武器是柴火肚㶽底下的黑灰。提前弄好黑灰,用纸包好备用。攻击规则是将黑灰偷偷的或强行涂抹在对方脸上。当然战斗过程会有叛徒和投降份子。投降必须缴纳足够的糖果、红枣或香烟。在那氛围下缴物投降也是白搭,因为虽以阵营为队伍,但以个人为单位作战,不是每个作战单位都接受你说投降。叛徒出现多是因为老公或老婆或友人受到攻击时报仇。洞房门被挤坏了,不足为奇。谁要起了怒火,也就哈哈了事,一切皆以快乐为本,喜庆为原则。</p><p> 慢慢的一切都简化了。氛围也越来越的淡了。</p><p> 未完,待下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