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危机往往以不同形式出现,可以是天灾、人祸,可以是国事、家事。在疫情时期,个人人身安全可能受到威胁,甚至可能直接面对死亡,人自然会感到焦虑。尤其是为人父母者,不但为自己,也为孩子而紧张。在照顾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父母也需要照顾他们的心理健康。</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给孩子心理安全感的十个简要贴士</span></p><p><br></p> <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留意孩子的反应</span></p><p> 面对让人不安的危机事件,每个孩子的反应都不同。有些孩子会变得沉默、退宿回避,有些则变得易激惹,或者试图通过行为引起关注,变得过度活跃;有些孩子好像年龄突然变小了,出现吸吮手指和黏人等举动,自理能力退化;有些孩子出现悲伤、抑郁、愤怒、内疚等不同情绪,有些却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有些孩子睡不着,另一些则很嗜睡;有些孩子不想吃饭另一些则吃得过量;有些青少年出现强烈的责任感,好像需要为一些人或事负责,有些则失去应对日常任务的能力和专注力;有些孩子变得冒失,容易出现意外,有些变得愤怒,另一些则变得慵懒、冷漠;有些孩子开始怀疑人生意义,有些甚至出现冒险行为,尝试酒精、毒品或者性行为……这些都是面对重大压力事件时的常见反应,需要成人理解,也希望成人能平静地关心、回应孩子,细心地留意孩子的反应,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2.创造安全感</span></p><p>留意到孩子的各种反应后,家长应及时想办法应对。由于孩子容易感到脆弱和不堪负荷,家长需要给他们提供具有保护性的物理舒适感,帮他们恢复安全感,例如柔软的毛毯、喜爱的食物、具有安抚作用的活动(如下面第三点建议),多花时间和他们待在家中。尽量保持平常的生活规律,或者按照新情况给孩子创造一种有结构、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增加稳定感和可预测性。</p> <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3.处理恐慌和担忧</span></p><p> 有些孩子的恐惧感可能会增加,即便危机已经过去,仍表现为易哭、易惊吓、害怕黑暗、不能独自睡觉、做噩梦,出现睡眠问题、胃疼、头疼等生理症状,分离变得更困难。尤其是那些尚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感受的幼儿,这种情况尤为普遍。他们需要通过语言和拥抱来获得确定感,家长可以用不同方法安抚他们,例如阅读故事听柔和的音乐、按摩背部、提供安抚食物等。</p> <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4.限制接触新闻信息</span></p><p> 有些新闻信息中的声音和影像对孩子来说太过刺激,因此需要过滤信息,限制孩子接触信息的时长。与其依赖新闻信息来给他们答案,不如家长来提供简单的事实澄清他们的困惑,给他们提供清楚的信息</p> <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5.花时间来聆听</span></p><p> 给孩子提供表达感受和担忧的机会。家长可以以开放性的问题提问,让他们厘清并表达需要,例如:“你听到什么息?”“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疑问?”要积极聆听,不要矫正或者压抑他们的任何感受,如要求他们“强大”,或者要他们肩负不符合年龄和能力的责任。而应给他们清楚的确定感,例如“我们会尽所能保护你”,但家长也不要作出不可兑现的承诺及对未来抱着不现实的期待。</p><p><br></p> <p> <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6.鼓励孩子以不同方式“述说”体验</span></p><p> 对于还不能说话或者不想说话的孩子,可以提供其他表达方式,如书写、绘画、一起观看并且讨论电影等,让孩子能表达和处理困扰他们的事情,也可以借机会告诉他们表达任何感受都是被容许的。也许孩子的话匣子就这样被打开了,而你需要做的,就是继续积极聆听。</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7.游戏</span></p><p> 游戏是每个孩子最自然的沟通和掌握经验的方法。通过游戏,他们讲着自己的故事,述说着所听所闻、所思所感。即便他们自己不完全能意识到和理解到游戏的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游戏有助于转移注意力,让积累的能量和压力得到释放。</p> <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8.示范健康的应对技巧</span></p><p> 孩子不但依赖家长提供安全感,也在学习家长如何应对复杂的情境和情绪。他们依赖家长,所以家长也要好好的照顾自己好好休息,合理饮食,避免烟酒咖啡因和药物依赖,积极做运动,与别人保持联系寻找帮助,接受合适的建议,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也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做。给自己足够的私人时间来处理自身的体验和感受,这样你才会有更多的内在能量来陪伴和帮助孩子。这不意味着要无时无刻隐瞒自己的压力,假如孩子感受到了你的负面情绪,你可以告诉他们,你现在的确感到悲伤(或其他感受),但是你有方法帮助自己尽快恢复。家长可以开放地表达感受,但要避免孩子被你的情绪所淹没。</p> <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9.启发积极反应</span></p><p> 经历了一场让人失控的事件后,孩子需要重新找回能力感和复原力。因此,家长可以有建设性地引导他们,让他们参与家务,帮助他人,从中找到力量,例如可以帮家长做饭、写慰问卡、做义务工作等,并且家长要及时感谢和表扬孩子做出的这些尝试和贡献。</p> <p> <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0.密切留意孩子的行为变化</span></p><p> 在危机时期,孩子行为上若有变化也属于正常,但如果这些由于压力而出现的行为持续出现的话,则需要关注。家长要留意他们的睡眠、饮食、生理症状,玩耍、学习、人际社交、专注力、自信,对环境的心、情绪、生存意欲等方面的变化。假如随着时间的过去(一般是6周)状况还没有改善的话,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帮助。</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适合在家里进行的活动</span></p> <p> </p><p> 1.手工和艺术:做小手工、做衣服、做首饰、绘画、拍照和拍视频、创作电脑动画戏剧表演、跳舞、唱歌、演奏、听音乐、创作音乐等。</p><p> 2.社交活动:利用网络联系他人,包括通过社交平台联系亲</p><p>人、朋友等。</p><p> 3.家务活动:学习烹饪或家务等技能。</p><p> 4.益智游戏:桌游、猜谜等各种游戏。</p><p> 5.园艺:种植和打理植物。</p><p> 6.室内运动:各种器材运动、球类或者体能比赛。</p><p> 7.放松练习:深呼吸、冥想、按摩、瑜伽、太极等。</p><p> 8.视听活动:看书、看杂志、看电影、看电视。</p><p> 9.设计和演练紧急情况应对方法:学习制作、装备和使用防</p><p>护、救生工具,设计和练习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等。</p><p> 10.创作纪念册:为某人某事收集相关材料,书写回忆、感</p><p>想等。可以是关于个人的或者是集体的纪念。</p><p> 11.无结构的游戏:躲猫猫、玩玩具、玩水、化装舞会等,</p><p>让孩子自由发挥,任意建设与破坏。</p><p> 12.书写:写日记、写信、写诗、写博客、写小说。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受到危机的影响,大部分孩子会随着时间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而复原,有些甚至能从经历中成长,获得新的技能和能力。孩子会变得怎样,与父母本身的支持和状况息息相关。祝愿你和你的孩子平平安安!</p> <p> 在家庭中,我们不仅仅需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更要注重孩子的心里健康。有了健康的家庭我们才会培养出健康的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