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2020年“3·15”消费者权益日,红兴隆建行在行动。</h1> <h1> 当前正处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防止疫情扩散,保障公共健康,今年我行采取线上宣传,开展“权利·责任·风险”为主题的“金融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h1> <h1> 今日宣传:个人金融信息风险的防范要点</h1> <h3></h3><h1>
1.勿将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使用,提供身份证件复印件时应注明用途。<br>2.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并定期更新杀毒软件,防范电脑和移动终端受到恶意攻击或病毒的侵害;下载并安装由银行或正规电商提供的用于保护客户端安全的控件,保护账号密码不被窃取。<br>3.不要连接未知WiFi。现在很多公众场所都有免费WiFi,有些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便利而专门设置的,但不法分子也会在公共场所设置钓鱼WiFi,一旦连接到他们的钓鱼WiFi,我们的设备就会被他们反扫描,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输入账号密码等信息,就会被对方获取。所以在公众场所尽量不要连接免费WiFi。<br>4.不要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快递单等,对写错、作废的金融业务单据,应撕碎或用碎纸机及时销毁,不可随意丢弃,以防不法分子捡拾后查看、抄录、破译个人金融信息。<br>5.使用ATM时,要留意周围是否有可疑人员,检查设备插卡口是否存在异常,操作时应避免他人干扰,防止他人偷窥密码。遭遇吞卡、未吐钞等情况,不要立即离开,可适时等待设备反应,对于附行式自助取款设备,可到该设备所属银行网点寻求银行工作人员帮助;对于离行式自助取款设备,可拨打发卡银行的全国统一客服热线,寻求银行工作人员帮助。<br>6.设置银行卡交易密码、银行客服的语音查询密码、网上支付密码时,避免重复并不定期更换,并将平时在其他网站使用的各类密码与银行账户密码区分开。银行卡遗失后立即拨打24小时客服电话挂失。<br>7.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号码、手机短信和邮件。警惕向您询问个人金融信息的电话及电子邮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自己的银行账户、卡号、密码或向来历不明的账户转账。<br>8.警惕手机诈骗。要警惕手机短信里的手机账户异常、银行账户异常、银行系统升级等信息,有可能是骗子利用伪基站发送的诈骗信息。遇到这种短信不要直接回复或点开短信链接,如需咨询,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联系工作人员。<br>9.进行网上消费时,要从官方网址进行登录,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悬浮窗口、或电子邮件/短信等渠道提供的银行网站,不要在网吧等公用上网场所进行涉及个人信息的操作。<br>10.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谨防个人信息被盗或被移作他用。<br>11.尽量远离社交平台涉及的互助类活动。现在很多社交平台,会有一些填写个人信息即可生成有趣内容并可以分享好友的活动,看似有趣的表面,实质上却以该手段获取大量用户信息,建议不要参与该类活动。</h1><h3><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