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口古镇

李曙平

<h3>2017-9-23早上从靖边县都市118酒店出发,前往碛口古镇。左边应该是湫水河。</h3> <h3>一路上都是这样的状况,黄土飞扬,能见度极差,而且路面凸凹不平,很是颠簸。</h3> <h3>路边有一艘船,上面写着“碛口号”,还有一塑像似乎在划桨。大概是想展示当年黄河水运的景象吧。</h3> <p>远远望去,湫水河从东而至,黄河由北而来,在碛口交汇。在黄河对岸,应该是陕西的地界了,有座塔矗立在黄河边,却不知叫什么名字。</p> <p>碛口镇是吕梁山中,黄河边的一座古镇,也是山西临县的一个古渡口。于明清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西接陕、甘、宁、蒙,东连太原、京、津,为东西经济、文化之枢纽,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是晋商发祥地之一。</p> <p>古时候,因黄河下游大同碛有一段500米长的暗礁,落差10米,水急浪高,船筏难以通行,上游往来船只,只能在碛口停泊转旱路,碛口就成为黄河北干流上水运航道的中转站。当时,西北各省的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由河运到达碛口,再转陆路由骡马、骆驼运到太原、京、津、汉口等地。回程时再把当地的物资经碛口转运到西北。鼎盛时期,碛口码头每天来往的船只有150艘之多,各类店铺逾300家。日复一日,碛口便以“水旱码头小都会”的美名传遍南北。</p> <p>由此走入碛口古镇。</p> <p>碛口古镇的街道、店铺是清代传统建筑的典范。街道由石板铺就,门前都有高圪台,房檐连着房檐,店铺挨着店铺。据镇上黑龙庙里清道光年间碑文记载,零星商贩不计,仅店铺字号就有20余家。可以想象当年古镇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满街灯火,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碛口古建筑群于2006年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h3>看着这个指路牌,对骆驼圐圙产生兴趣,圐圙(ku,lue)这两个字在方框里分别是四方和八面,这个词组的意思是“围起来的草场”。是否意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骆驼在这草场中休息,吃草?</h3> <h3>碛口红枣非常有名,其特点是个大、核小,皮薄、肉厚,只可惜山西的红枣要到十月中旬才是最好的。现在是九月,当年的枣子还没有熟。据说当地品牌“碛口红”尤其出名。</h3> <p>古镇分东市街和西市街,现在已经记不清楚哪些店铺分属于哪条街,就按着照片的顺序依次排列吧。</p><p>黄土人手工铺,可以看见店铺里挂着手工制作的木质挂饰,多是鱼形,想必是表达年年有鱼的祝福,也是因为黄河人家把鱼作为吉祥物来供奉吧。生意虽然冷清,但店家还是心无旁骛的低头做着木头上的手工活。</p> <h3>大德通钱庄,是祁县乔家“大德通”票号在碛口的分号。乔家早在道光年间就在碛口经商,光绪年间又开设了此票号,汇通天下,异地存取,极大方便了商人们货币结算,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发展,为碛口古镇的市场繁荣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阎锡山统治山西期间,成立“晋胜银行”,其支行不久就在此地“万盛店”开张,导致大德通钱庄倒闭。</h3> <h3>鑫源客栈</h3> <p>因为是淡季,街上人不多,许多店铺都不开门。只有一位老汉坐在店铺门口的台阶上。挂着“古玩店”匾额的铺面原来是“湫水布庄”,当年是碛口古镇上资本最为雄厚的棉布收购店。抗战时期,晋绥边区为了抗战的需要,边区军需物资的周转,以及解放区人民的生活所需,边区政府与120师在碛口相继建起各种性质的商业网店。湫水布庄就是当时的晋绥三分区开设,主要任务是发展土纺土织,收购土布、棉花、棉线。</p> <h3>祥记烟草公司是孔祥熙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在碛口创办的老字号。公司出售的卷烟有“单刀牌”、“大婴孩”、“粉锡包”等。碛口烟民不少,除吸旱烟、水烟外,吸“洋旱烟”者大有人在,因而“祥记烟草”的生意非常兴隆。</h3> <h3>碛口书画院,明清时期古建筑。</h3> <p>这里比较显眼的是“碛口客栈”,此牌匾下方还有“四合堂”的牌匾。门口两边蹲着威武的石狮,门柱上的楹联写着:碛化祥云客无俗土清风爽,口凝瑞气栈有雅情古韵承。碛口客栈位于古镇核心地段,紧靠码头,其前身为四和堂,创立于清乾隆年间,因其购建之初为四份银股,故名“四和堂”,创建之后凭靠“天时、地利、人和”,一直经营麻油营销,久盛不衰。鼎盛时期,“窗泊百舟、门走千驼”。1940年碛口解放,八路军120师在四和堂原址投资开办了“新华商行”,专营过载货物的运转,繁荣了边区经济。全国解放后,四和堂演变为碛口粮站。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粮站搬迁,四和堂闲置,随之大面积坍塌。2005年本地人张庆徳购买并开发为碛口客栈。</p> <p>这是当年装麻油的油篓。据说碛口古镇生意兴隆时,仅麻油一项,每天就要卸下几万斤,然后再用骆驼、骡马运到太原、晋中、京津、汉口等地。“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便是这番景象。</p> <p>“兴盛韩”药铺。清代乾隆年间韩家老祖宗从河北邯郸迁徙至碛口古镇打拼,最早开办“纸、笔、墨”店,后开“兴盛韩”药店,主要经营自制丹、散、膏、丸等中成药。嘉庆年间“兴盛韩”分立“兴胜韩”、“新胜韩”两家分店,分别由韩家三兄弟各自经营。韩家始终以诚信为主,价格公道,薄利多销为手段,成为碛口古镇上信得过的药铺,产品远销口外,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经久不衰!</p> <p>永丰店,灯笼上写着永丰客栈。据说此店当年是做古玩生意的,现在改客栈了。</p> <p>超强杂货是我们看到不太多的正在营业的店铺,大门上方用枣子穿起一个福字,还有旁边的中国结以及挂饰都是用红枣做成。</p> <p>万盛店,创建于清代,是专卖年画的。</p> <p>在永茂全杂货和老马古玩店铺门口,一位大娘守着一杂货摊,摊上摆着折扇、布艺睡枕、坐垫、手编簸箩及一些小玩意儿。古镇人家过着悠闲、淳朴的生活,现在的碛口古镇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繁荣和喧嚣,只能从这民间生活的点滴中去寻找当年的模样。</p> <p>十义镖局,是清代碛口西头村王泰勇与马明贵等十位结拜兄弟开设的,这十位兄弟个个身手不凡。因当时晋商经常有商品贩运和银票往来,因此镖局应运而生。据说当年只要看到十义镖局的旗帜,方圆几百里无人敢打货物的主意。如今镖局门口也摆上了杂货摊,一张遮阳棚布挡住了镖局的全貌,甚是煞风景!</p> <p>华大商行</p> <p>广生源是碛口保存较为完整的三层楼建筑。民国年间,碛口崛起,陈懋恿、陈懋嘉、陈晋之兄弟三人,堪称晋西首富,“广生源”是陈家在碛口的商号之一,主要经营京广杂货。</p> <p>走到一个拐角,特意做成非直角转弯,一方竖着的石板上写着“退一步让三分”,仿佛在向我们表达碛口商人们的经商之道,也展示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经商过程中的体现。</p> <p>丰记货栈,1948年春,贺龙率领的120师在碛口开办的“新华商行”南下入川,曾在商行任业务经理的王子丰等地方人员留了下来。王子丰在此巷的第一院与商界朋友合伙开了“庆合货栈”,王任经理。由于当时反动会道门“一贯道”活动猖獗,当地公安处派人打进“庆合货栈”,利用王子丰在商界的崇高威望,取其“丰”字,将货栈改为“丰记货栈”,明经商,暗侦查,继续为我党工作。</p> <p>长兴店,门口挂满各类美术、摄影基地的牌子。实际上就是住宿宾馆。据说此店老板在镇上开了几家宾馆,长兴店是主店。</p> <p>隆元祥客栈,从外表看似不起眼,据说这里是镇上住宿标准最高,价格最贵的客栈了,相当于四星级标准!</p> <p>义记美孚洋火店实际上是两部分:义记美孚煤油公司和火柴专卖店。民国十七年(1928年),孔祥熙的“祥孚公司”在碛口开设“义记美孚煤油公司”,从此碛口居民也点起了“洋灯”。据传,镇上的人们都用麻油点灯,该公司开张就赠送每家商号一盏“洋灯”,即玻璃罩子灯,送灯是手段,卖油是目的,大家都觉得“洋灯”比麻油灯亮多了,而且不贵,就都使用起来。公司运来的煤油,是装在很薄的方形铁皮桶里,桶上压有“美孚”、“亚细亚”凸形汉字,据说是美国货。抗日战争爆发后,公司撤走,碛口镇又回到昔日点麻油灯的时代。</p><p>碛口人至今仍然称火柴为“洋火”。“洋火”何时传入碛口?据考证是在清朝末年。民国年间,这里曾是火柴专卖店,即批发,又零售,但价格较贵,一般贫民买不起,仍采用传统的“击石取火”方法。民国二十四年,该店失火,店铺倒闭。</p> <p>与义记美孚煤油公司相邻的是电焊铺,由于都是大门禁闭,不知两家店铺是何关系。回来后在网上查询都说“电焊铺”是当年“义记美孚煤油公司”所在地。</p> <p>古镇中市街</p> <p>沿着路牌去向古码头。</p> <p>从这条街巷可以走到黄河边。</p> <p>当年就是在这黄河岸边,曾经有过历史上的昼夜辉煌,可以想象船筏在黄河里穿梭,驼铃在山谷间回荡,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令人感慨万千!</p> <p>在碛口古镇随处可见这样的街巷,四通八达,曲折幽深,走在这石板路上,想象着当年有多少商客从这里走过,有多少市井百姓为了讨生活来到这里,这街巷承载着多少古镇厚重的历史沧桑啊!</p> <p>不知不觉已是下午两点多,在黄河边找到一家餐馆,坐下来点了两个菜,解决温饱。</p> <p>餐馆窗外的剪纸窗花</p> <p>餐馆墙上的挂饰,有葫芦、南瓜、红枣,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物品,颇有农家风味和生活气息。</p> <p>古镇古色古香,典型的黄土高原特色的窑洞式房子随处可见。</p> <p>由于今天的行程是要赶往隰县住宿,还有176公里路程,因此无法在碛口古镇逗留,连最著名的黑龙庙也没有去,在古镇对岸拍下古镇最高处黑龙庙全景。黑龙庙是碛口古镇标志性建筑,建于明代,到清代雍正年间增建乐楼,属典型的明清建筑,主要供奉龙王、河伯、风伯、关圣帝,意在保佑往来船只平安、生意兴隆。此次碛口古镇来去匆匆,因临时决定来这里,事先功课做的不够,因修路又耽误了不少时间,李家山,西湾村都没有去,只是在古镇上转了转,很是遗憾!想着日后还要再来此地,住在碛口,在黑龙庙上看黄河日落,去看著名画家吴冠中眼里的“汉墓”古村落李家山村,“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西湾村的民居建筑,还有黄河峡谷天然石雕、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等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