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力庙苏木民族学校“争做新时代好队员__我学习、我致敬、我行动”少先队活动

莫力庙 王小花

<p>少先队“云”队课</p> <p>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部署,全区中小学要做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为了使广大少先队员准确了解疫情,正确面对疫情,听“习爷爷的话”,向“逆行者”致敬、做“新时代好队员”,要在全区少先队组织中开展“争做新时代好队员——我学习 、 我致敬、我行动”少先队“云”队课的通知要求我校于2020年3月7日上午10:00开展了本次活动,由中队辅导员彭玉红主讲,全体辅导员及少先队员参与了本次活动。整个直播活动都是精心准备,充分发挥了利用直播平台给队员们讲解关于病毒的知识,及防护措施。并让每个队员知道怎样做好防护,同时我们更应该致敬,在一线的武汉人民、白衣天使、那些志愿者,还有那些科研工作者。最后利用平台互动,让队员们从内心为我们的伟大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从自身做起,行动起来说出自己的心声及自己的举动。</p> <p>  为了不把病毒放出去,为了避免更多的人感染,武汉,这座有着两千万人口的城市,在疫情开始蔓延后决定封城。多少武汉人赤手空拳跟病毒做斗争?甚至还不知道怎么打败对方,就被对方重重撂倒在地,再也没有爬起来。电影导演王启明回忆凌晨4点起来,得知封城的消息后,“身体越来越沉,呼吸变得急促,心里最后的那道防线完全垮掉了”。所有的通道都关闭了,公交、地铁、游轮,整个城市按下暂停键,每个普通人只能在巨大的变故面前面面相觑,惊慌失措。</p><p>但这,不过是前奏而已。接下来,才是掀起的巨浪,无声的离别,沉默中的消失。一个女孩在豆瓣写日记,12月底她在旅游,逗宠物,献宝一样给妈妈吃自己种的番茄。1月23日母亲患病,接着父亲确诊,母亲走了,父亲也走了,她自己也患病了。前后不过二十天。</p><p>她说:“万箭穿心,也不过如此。”一个叫做常凯的电影人,父亲、母亲、姐姐、他自己,在17天时间内全部惨烈离开。万般不舍,字字锥心。不是2251个人去世了,是一个人去世这件事,发生了2251次。</p><p>他们因为疾病惨痛的死去,临终却不能拥有一场体面的告别。武汉没有乱,他们咬牙承接命运的恶意,以达观的精神面对灾难,还释放出最大的诚挚和善意。</p><p>那位在豆瓣写日记的女生没有恨,只是体恤地说:“他们(医生)已经尽力了,医疗资源就只有这么多。”</p><p>那些在天桥下休息的流浪者说,能够有个地方不淋雨就可以了。甚至,他们在方舱医院跳起了广场舞;他们说:对不起,我们给你们添麻烦了;他们逮着一切机会跟帮助他们的人说着感谢。因为做出了巨大努力和牺牲的,恰恰就是武汉人。”武汉人自主封城,主动隔离,放弃一切,拿命保护全国人民,最该让我们说一声感谢啊!感谢武汉人民!</p><p><br></p> <p>  封城之后的23日下午,有一段医生崩溃哭嚎的视频曾经刷屏朋友圈,却也撕开了医护人员面对的悲惨现实:病人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医护体力逼近极限,消毒物品、N95防护口罩、防护服、一次性隔离衣等物资严重缺乏。我们这才知道,他们真的撑不住了。</p><p>&nbsp;</p><p>但崩溃的郑先念医生,却在撂下电话一个小时后又投入了抗疫一线,他说:“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此刻绝不会是逃兵。”明知此行凶险,依旧毅然前往。</p><p>假如一去不回,那便一去不回。还记得最初感染病毒的那14位医护人员吗?如今,最后5位也顺利出院了。</p><p>是他们用身体提醒世人病情的严重性,甚至成为判断新冠病毒是否“人传人”的有力佐证。是他们在治疗中,提供了最早的临床方案,为后续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经验,减少很多无辜的死亡。也是他们在痊愈后申请重回岗位,捐献血浆,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治愈的几率。微博上,一位一线的医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其实我们根本不是什么英雄,在最黑暗的那段日子也会恐惧,只是疾病面前医生首当其冲,就像火灾消防员要上,打仗军人要上,抓犯人警察要上,</p><p>这几类职业都是与百姓性命相关的,这叫职责所在。”</p><p>另一名医护人员忍不住点赞:“其实,不需要铺天盖地去歌颂赞扬,只要今天有多感动,明天就有多尊重,就足矣!”的确,他们根本不是什么英雄,只是一个个平凡的人们,但就是这么一群人,只要提起他们,我们的心都会被触动。</p> <p> 前方战士冲锋陷阵,后方物资保障稳军心。快递小哥汪勇,从接送没法出行的医护开始,链接了出行公司、餐厅,又招募了志愿者,建立了一个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对接群,送他们出行,给他们送餐。哪怕是眼镜片坏了,手机屏碎了,需要买拖鞋、指甲钳、充电器甚至秋衣秋裤,在群里通过接龙喊一声,很快就有专人采购,帮他们搞定。健身教练辛野,封城之后开始做骑手,最远的一次是帮一个40公里外的女孩买菜,女孩的父亲感冒了,她不敢去超市。</p><p>上午10点去买菜,中午12点骑着共享单车出发,下午4点才到。女孩用家里仅有的食材给他炒了一碗蛋炒饭端下楼,远远地看着他吃。后来晚上八点才到家,浑身酸疼得厉害,却开心得像个孩子。肖雅星加入了爱心车队,又把自己经营的酒店贡献出来为医护人员提供免费住宿。她总听到那些志愿者说:“我家在这里,我武汉的,我不搞哪个搞?”以前觉得像吵架一样的武汉话,忽然变得动听起来。</p><p>托尔斯泰曾经写道:</p><p>“他们开始懂得,死亡时刻威胁着每个人……”&nbsp;“他们也开始懂得,疾病不应该把人们分开,恰恰相反,它应该为人类相爱提供机会。”一场疫情,让武汉在一瞬间凝固,但这座城市没有冷却,沉寂的外表下,温暖顺着每一条街道而流动。因为有那些挺身而出的,坚定守护的;有那些舍命相博的,默默付出的。</p><p>疫情下的武汉依旧美丽,冷清的街市不曾失去温暖,灾难中的人们紧紧拥抱。这样“不差火”的武汉,这样“不服周”的武汉人,又怎么不值得一声感谢?</p> <p>  3月2日领导人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p><p>一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这是此次战役最重要的一环。想要战胜疫情,必须依靠科学。2月12日上午,47岁的肖贤友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写下了一份遗书。“我的遗体捐献给国家。我老婆呢?”歪歪扭扭的两行字,让无数人瞬时泪目。肖贤友是一个二手车老板,1月16日发病,后来病情不断恶化,他就提出要捐献遗体,还拒绝打白蛋白,希望可以留给更需要的人。</p><p>2月11日他跟老婆聊微信,嘱咐老婆说:支付宝里有钱,我的尸体给国家……2月13日,这个惦记着爱人,又装着大爱的男人,因为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人世。</p><p>从“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等传统观念中超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普通的武汉男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做了一个了不起的决定。</p><p>就像韩剧《浪漫的金医生2》中所说的:“对于有些人来说,是送走一个人的悲伤。而对于有些人来说,这又会成为希望,对有些人来说,这是能再一次活下去的意志。”2月16日,全国第一、第二例新冠肺炎遗体解剖在金银潭医院完成。负责遗体解剖事宜的医疗队领队郑军华说:“他们所做的贡献,会让人们对这种新型疾病有更直观的了解。逝者和家属所做的一切,是对人类的贡献。”扪心自问,不知道换成自己,会不会有这样的勇气?但他们用微渺的生命,绽放出璀璨的光芒。这一次,是武汉人,将自己最后的光和热留在了人类医学史上。而因为他们,我们可以把病毒这个敌人研究得更加明白,甚至对于这场战役的胜算,又增加了几分。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病毒学家约翰·悉尼·奥克斯福德说:“我认为应该有更多的人赞赏中国。我很高兴地看到世界卫生组织赞赏中国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我们将从中受益,世界上所有其他地区都是如此。”这样的武汉人,实在值得我们千千万万次感谢!</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中</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大队辅导员</span></p> <p>二.一中队</p> <p>四.一中队</p> <p>六.一中队</p> <p>三.一中队</p> <p>五.一中队</p>

武汉

他们

疫情

封城

医护人员

队员

中队

病毒

少先队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