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 影

彗彼小星

<p>  脸上几道因长时间佩戴护目镜形成的勒痕,格外醒目;汗水浸湿的头发像是洗后未干那般,服帖的很;举起的两只手,刚从困住它的密闭手套中解放出来,起皱发白,形同枯木 ;一张疲惫不堪的脸,显得老了许多,只有那双眼睛还是一如既往地明亮。这张家庭微信群里的照片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照片里的他,就是我的小姨父,一位尽职尽责的医生。</p> <p>  在2020年的春节来临之际,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突然而至。“新型冠状病毒”这个让人心惊胆战的恶魔,在空气中狞笑着,横在每个人的面前。一群群医护人员在仓促中奋起迎战,带着使命和责任义无反顾地冲上了抗疫一线。我的小姨父就是这支大军中的一员。</p> <p> 一线医护人员辛苦又危险,尤其在爆发初期,病人大量涌入,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激增,工作时间随之大为延长。</p><p> 有一天,妈妈身体颇为不适,便在微信上咨询小姨父。但一整天过去,直到我们入睡也没得到一个字的回复。</p> <p> 次日早起,我们看见微信里几段长长的文字。我们才知道这些天姨父远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忙的多。早晨出门去上班,中晚餐都是盒饭对付,一直忙碌到深夜快十二点才下班,还有好几天不得不拖到了凌晨两三点。下班的姨父,只是想好好睡一觉。但不行,他虽然在医院里进行了全身消毒,回家后还是要立即进洗手间,换下一身衣服,然后从头到脚洗个遍。即便洗的如此彻底,他也只能是戴着口罩,看看一天没抱抱的熟睡中的小七——我那可爱的小表妹。</p> <p> 光是看看那粉嫩光滑的小脸蛋,姨父说他的疲累就会消失一半,然后他带着一丝微笑转身去另一个房间,上床,拿出手机,浏览一下几乎整天没看的信息,重要的就回复并致歉。他说有时会回着回着就睡着了。</p> <p>  读到这里,我仿佛看见姨父下班后,拖着疲乏的身体走在空无一人的路上,一轮明月挂在夜空,街灯闪烁,一起照着他孤独的背影。</p> <p> 在后面的文字里,姨父也简短回应了家人关心的其它问题。比如安全、防护、饮水等等。他说保护自己,做好防护是必须的,一线的医护是全身层层防护。至于饮水,则成了难题。因为像平常那样喝水,一天需要上几次洗手间,而每去一次,防护服就必须换新。防护服很紧缺,为节约防护服,也为节约时间,他们尽力控制自己,除了在吃饭时间喝点水,其它时间不端水杯。</p> <p> 姨父是很会喝水的,他多次在我们面前展现一口气喝掉一大瓶可乐的本领。不喝水,他受得了吗?果真,他说“非常难受,你们看,嘴唇都裂了。但是没办法,特殊时期,得忍。”他还说因为身穿防护服,因为不能喝水,因为病人的焦灼,也因为直面病人带来的危险,在往常日子里并不觉得多累的工作,现在却是如山一样沉重。</p> <p> “你担心吗,害怕吗?”对于家里人的担忧,他回复说,面对这个来势汹汹、我们还不能很好地应对的新病毒,有谁不担心不害怕呢!可疫情发生了,总得有人去面对,这是医生的责任,也是使命,从决定学医的那天起,责任和使命就存在了。</p> <p> 类似的回复,我们并非只听到一次。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有三位医生,他们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岗位,担负起各自的职责。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随口一句“我是一个医生”,只是告诉家人“搞好卫生,不出门不添乱,你们放心,一切都会过去的,也不要担心我们。”</p> <p> 姨父他们已经连续奋战一个多月,我不出门也已经超过四十天了,我数着日子,盼望自由行走在蓝天下的那天快点到来。每当站在阳台上,望着空无一人的街道,听不见半点喧嚣,我就会愤恨病毒的猖狂。但当我想到姨父他们,想到有一群人拼尽全力在保护我们,只为了我们的岁月静好。想到这里,我又乐观起来,院子里那棵山茶花已经开了一朵,手机里的油菜地已是一片金黄。春天已经来临,再寒冷的冬天也终究只能远去,不是吗?</p> <p> 我仿佛又看见了姨父下班路上孤独的背影。现在想来,这背影虽然单薄瘦弱,可这背影也许并不孤单,可能每条路上都有这样的背影。这背影无声,这背影挺直,这背影里藏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这背影托起一个光明的明天。</p><p> </p> <p> 这背影,让我们可以安心睡下,而后满怀信心期待天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