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关于相机防抖的认识</strong><h3><strong>什么是相机防抖</strong><br></br></h3></br><h3>相机防抖分为光学防抖、电子防抖和机身防抖三类,镜头(光学)防抖就是在镜头中设置专门的防抖补偿镜组,根据相机的抖动方向和程度,补偿镜组相应调整位置和角度,使光路保持稳定。比较有名的有佳能EF-IS系列镜头、尼康VR系列镜头、索尼OSS系列镜头、适马OS系列镜头、腾龙VC系列镜头等。光学防抖效果是最好的。</h3></br><h3> <h3>单反镜头的防抖组件</h3></br><h3> <h3>日本佳能公司1995年推出世界上第一支带有防抖功能的镜头EOS 75~300mm f/4~5.6 IS</h3></br><h3>电子防抖主要指在数码照相机上采用强制提高CCD感光参数同时加快快门并针对CCD上取得的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利用边缘图像进行补偿的防抖,电子防抖实际上是一种通过降低画质来补偿抖动的技术,此技术试图在画质和画面抖动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与光学防抖比较,此技术成本要低很多,效果也要差。</h3></br><h3>机身防抖是在机身内部设计一个震动感知器,他能解析手抖动幅度,而将感光组件向反方向移动,以抵消手抖的作用,拍出清晰的图像。</h3></br><h3> <h3>机身CCD的防抖组件</h3></br><h3> <h3>陀螺仪原理图</h3></br><strong>防抖在摄影中的正确应用</strong><h3>现在很多镜头都有防抖功能,有的甚至有两档可以选择,例如佳能的70-300mm/4.5-5.6镜头,防抖功能分为“1”(垂直防抖)和“2”(水平防抖),一般拍摄都拨到“1”;追随拍摄时要拨到“2”。</h3></br><h3> <h3>尼康的部分镜头防抖功能则分为“NORMAL”和“ACTIVE”,功能相当于佳能防抖镜头的“1”和“2”。</h3></br><h3> <h3><strong><strong>误区:拍照时防抖功能一直要开启</strong></strong></h3></br><h3><strong>有一个常见的误区是</strong>:拍照时防抖功能一直要开启。正确应用方法是:手握相机拍照时,防抖功能最好开启,用三脚架拍摄时,防抖功能就要关闭,否则拍出来的影像可能会不清晰。因为镜头里面有判断抖动方向的陀螺仪和做相反补偿运动的浮动镜片,它只针对低频抖动做补偿,如果遇到由反光板和三脚架引起的高频共振,浮动镜片的动作根本来不及补偿而乱动,相机会误给出“过量补偿”,从而造成画质下降。</h3></br><h3>现在最先进的是索尼的“五轴防抖”功能,相机的5轴防抖是指水平、垂直、旋转、水平偏转、垂直偏转防抖。不过5轴防抖机制仅针对无OSS光学防抖系统的索尼E卡口镜头和A卡口镜头,当使用有OSS防抖的镜头时,机身会进行检测,然后由镜头提供其中两轴的防抖,另外3轴再由机身提供。因此对于有OSS防抖的镜头而言,机身实际上只提供了3轴防抖。</h3></br><h3> <h3>索尼相机五轴防抖系统</h3></br><h3>总结:手握相机拍照时,防抖功能记得开启;用三脚架拍照时,防抖功能记得关闭。</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