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二哥李春海,50年代末生人,地地道道的新疆汉子。下过乡,当过知青、教师,画过广告牌,干过装修,搞过室内设计,当过艺术总监。活在乡下多年,活在城里多年,活在路上多年,活在莫名其妙的艺术这玩意里也几十年……<br></h3> <h3>自画像</h3> <h3>油画</h3> <h3>我家四个兄妹,排行老二的他,上有哥,下有弟妹,在家里总是不受重视,因而形成了自己的犟脾气,认准的事决不轻易放弃。二哥喜爱画画,喜欢做手工。画起画来一蹲就是几小时,时不时招来很多围观者。更奇葩的是,为了搞清楚人体各部位的结构,一次二哥竟然不知从何处找了个死人的头骨,拿回来当“模特”画,可把我妈吓坏了,赶快作揖求老天保佑,不是有意作为,当下让二哥拿出去埋了。<br></h3> <h3> 35×35cm<br></h3> <h3>上世纪80年代初,偏远的喀什没有几个画画的人,而二哥成天斜挎一个军黄色的画夹,在大街小巷写生,好生一个当年的文艺小青年!那时节,院子里的人都说,老李家的二儿子,将来还能靠画画吃饭吗?<br></h3> <h3> 35×35cm<br></h3> <h3>当时那个年代,崇尚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对画画的人总是不屑。而就是因为会画画,二哥被破格招录,成为喀什八中美术老师。为人师后,二哥更是如鱼得水,办公室就成了画室,引来无数懵懂学生也跟着学画画。<br></h3> <h3>现代水墨。 80×160cm<br></h3> <h3> 120×120cm</h3> <h3> 100×200cm</h3> <h3> 20×30cm<br></h3> <h3> </h3> <h3>油画《无题》。 80×100cm</h3> <h3>做人的良知使然,二哥觉得自己这点技艺不能误人子弟,唯有继续深造。于是不顾家人和学校领导的反对,义无反顾地辞职离开学校参加高考,终被山东工艺美院录取,迈出了自己艺术人生的第一步。<br></h3> <h3> 20×30cm<br></h3> <h3>一晃半生,我们虽生活在同城,但都各自忙着各自的生活,一年也见不上几次面。见了面也都是家长里短,相互寒暄一下。二哥的一些零星故事,还都是从二嫂口中得知的。<br></h3> <h3> 20×30cm<br></h3> <h3></h3><h3></h3><h3></h3><h3></h3><h3>二哥是一个好玩的人。他总是对不可预知的事怀有好奇心,闲暇之余上山去逮蛐蛐,挖个坑看蛐蛐打斗。家里养一条狗,宠的没规矩,不得不送人调教。
</h3><h3><br></h3><h3></h3><h3></h3><h3></h3><h3></h3> <h3>捡回来的老榆木,经二哥手里打磨,成了有年代感的艺术品!<br></h3> <h3>有点意思吧</h3> <h3>《动物世界》和《米老鼠和唐老鸭》是他的最爱看的,每次看都能让二哥笑的前仰后翻。周末他一定要看《非诚勿扰》,他喜欢爱情节目,他喜欢看到年轻人相亲相爱,来点燃自己的心。二哥常说这个世界之所以乏味不堪,有时候就是因为功利的聪明人太多,而有趣的好玩人太少。<br></h3> <h3> 20×30cm<br></h3> <h3> 35×35cm<br></h3> <h3> 35×35cm</h3> <h3> 35×35cm</h3> <h3>二哥永远活得像个十二三岁的小少年,贪玩、天真、坦荡,敢作敢为,自由自在。在他的水墨作品中能看出他的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br></h3> <h3> 20×30cm<br></h3> <h3>1987年,二哥等12人创建了新疆现代艺术绘画作品展。从那时起新疆的现代艺术才有了自己的雏形,为了建立起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12人每年都有一些艺术上的交流和画展。但由于艺术市场缺失,对于一些有想法,想独立去思考与创作的艺术家来说还有很多的难言之隐!<br></h3> <h3>小院一角</h3> <h3>树叶的今生往事</h3> <h3>2019年年底,二哥作出了又一重要决定,抛弃身边所有琐碎杂事,专心“玩”他的绘画艺术。在深圳大望文化高地一处宽敞的租屋里,他开辟了自己新的精神家园——老海别院。<br></h3> <h3>创作状态</h3> <h3>油画 褪色的十字架。 80×100cm</h3> <h3>二哥对社会不同阶段的关注,都在作品中隐晦地流露出来。画中一些简化的人物,其实都有着模糊的身份和性别,代表了一种张扬和诉求。这些张扬和诉求,都被含蓄、艺术性地融入到了绘画语言之中。<br></h3> <h3>反思。 60×30cm</h3> <h3>疫情蔓延,陷入漩涡。 60×30cm<br></h3> <h3>众生像,隔离的日子。 60×30cm<br></h3> <h3>众手期盼。 60×30cm</h3> <h3>年初来深圳看二哥,只见二哥精神状态非常好,虽然胡须比以前白了许多,但岁月的磨砺使其更加淡定坦然。语言依旧幽默,乐观的性情一目了然。他告诉我,他在这里心情很舒畅。这里的自然环境好,人文生态环境更好,来了2个月竟然创作出了100副版画。看到墙上挂满的版画,我被震住了!<br></h3> <h3> 35×35cm</h3> <h3> 35×35cm</h3> <h3>这些神秘、玄幻、近巫似道的东西,恰恰正是二哥版画的神韵,也是他的版画语言。作品的时空幻境,犹如对沉寂的幽灵的描绘,给人一种惊奇与魔幻。差不多在一种似懂非懂里,我好似真的看懂了一些作品中丰富的表达,更触摸到了一些二哥游走艺术世界的灵魂。<br></h3> <h3> 35×35cm<br></h3> <h3> 35×35cm<br></h3> <h3>在二哥看来,具象绘画能更好地表达他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因而抽象的意识一直存在于他的画面之中。<br></h3> <h3> 35×35cm</h3> <h3> 二哥在他的绘画艺术中纵横驰骋,自肆汪洋,从早先用彩色油笔在卡纸上作画,到现在看到的版画、油画、水墨画作品;从过去在画面中把想表达的东西全部呈现,到现在更加深沉凝炼的大道至简风格,真正走向了对本真的回归。<br></h3> <h3> 35×35cm<br></h3> <h3>他不断地寻找着自己独特的绘画语境,用心去体会和扑捉那些在生活中最能打动他的东西,然后用创造性的思维和有别于他人的艺术方式和手法去表达。一切都由心而起,由心而动。” <br></h3> <h3> 61×41cm</h3> <h3> 61×41cm<br></h3> <h3>这组版画是在武汉疫情爆发后所创作的,作品以灾难面前人们的恐惧心理为主题,人在自然中的丢失和无依无靠。版画的黑白效果使画面更加的有张力。</h3> <h3> 61×41cm<br></h3> <h3> 61×41cm<br></h3> <h3> 61×41cm<br></h3> <h3></h3><h3>二哥执意探索自己的绘画语言,他没有框框套套,一尘不染地活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乘风而来,驾云而去。对当代艺术的追求,始终不改初衷。
<br></h3><h3></h3> <h3> 35×35cm<br></h3> <h3> 35×35cm<br></h3> <h3>二哥在他的世界,是个长不大的儿童,永远被形色所迷惑,永远纠缠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忘却身在何时何处,这大概是身处此地的理由。<br></h3> <h3> 20×30cm<br></h3> <h3> 20×30cm<br></h3> <h3> 20×30cm<br></h3> <h3>二哥已过花甲之年,浮躁焦虑之气全消,但多年来其不媚权贵之气节始终如一,让人敬佩!对当代艺术孜孜以求的追求探索精神,更是让我等俗人汗颜!<br></h3> <h3> 35×35cm<br></h3> <h3> 35×35cm<br></h3> <h3> 35×35cm<br></h3> <h3>这么多年,二哥一直为生活为艺术忙碌着,也曾游走过北京的798这类艺术圈子,他的作品曾被选中参加全国现代艺术双年展和新疆现代艺术双年展。曾出过一册《画境语境》的书。二哥的作品先后被新疆的很多作家选为插图并出书。在《南方周末》报刊扬子先生的举荐下,二哥2017年举办了个人版画作品展览,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作品受到众多观众喜爱,几十副作品被当场订购。<br></h3> <h3> 35×35cm</h3> <h3> 由于疫情的原因,今年年初,我在老海别院休整了两个月。期间我和二哥朝夕相处,天天泡在二哥的墨坨坨、色块块、线勾勾、光簇簇、影重重里。看着他画画,写字书,种花种菜,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放松自在,感觉自己也逐步受到了艺术的熏陶,生活品味不知不觉的得到了升华……
</h3><h3><br></h3> <h3>二哥老海别院周围的环境,随处散发着艺术的情趣。</h3> <h3></h3><h3></h3><h3></h3><h3></h3><h3><br></h3><h3></h3><h3></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