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读名著 收获满满

美友3325942

<h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罗贯中</h3><h3> 《三国演义》之亲子共读</h3> <h3>  “心系苍生是大仁,挺身而出是大勇,匡扶汉室是大忠,奋而击贼是大义,如此一来,虽然因此夸大了反派(吕布),但刘、关、张三人大仁、大义、大忠、大勇之姿跃然纸上,与此相比,为人诟病的有损武德(三打一),不过小节尔”――三英战吕布。</h3> <h3>《三国演义》读后感 </h3><h3> 甄家铭――六二班</h3><h3> 最近, 我读了《国演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者之一, 描绘了东汉末年群雄纷争到三国归一这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本书的作者是罗贯中, 他那如椽的大笔, 塑造了一个个栩捆如生的人物, 故事情节妙趣横生。 </h3><h3> 看了这本书 有人崇挥骁身善战的关云和张飞, 有人崇拜一身是胆的赵云, 有崇拜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最的最神奇的事就要数草船借箭了,赤壁之战前,周瑜请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之箭, 可诸葛亮说三天完成, 读到这里我想诸葛亮要自讨苦吃, 加上周瑜又吩咐不准给诸葛亮造箭的材料,当时我也觉得诸葛亮九死一生,谁知诸葛亮居然算到三天后大雾,在鲁肃的帮助下,用20条船,600名士兵,青布稻草等,借了曹操十几万支箭,这就是有名的草船借箭。</h3><h3> 三国鼎立之后,他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却未能重扶汉室,反而病逝五丈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h3><h3>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最终三国统一。</h3> <h3> 《三国演义》亲子共读</h3><h3> 上学的时候就已经看过这本书。后来看电视剧。看易中天《品三国》。每次对三国故事的理解都不同。近期又陪孩子一起读了这一经典力作。感受颇深。</h3><h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首脍炙人口、经典诵唱的歌曲被人们广泛流传。这些道尽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故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三顾茅庐”、“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历史典故更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h3><h3> 在那样一个社会动荡的年代。许多人戎马一生,许多人背井离乡,饱受战乱之苦,战争成就了许多人。“一将成名万骨枯”。回想起来又是多么的无奈和悲凉。</h3><h3> 战争是残酷的,又是无情的。就如同这次的新冠疫情一样。抗疫一线,九死一生。全国民众。闭门不出。昔日一派繁荣景象被疫情破坏的一片萧条。举国之力。齐心抗疫,终会取得胜利。</h3><h3> 读三国。读的是那个时代的人和事。体会的是一种大智大勇,古人的智慧经久不衰,纵是千百年后的今天,读起来也甚是感慨。古老的中国一直有一种精神在支撑着我们,即使是沧海桑田,时代更迭,这种品质与精神却一脉相传。读三国,读的是历史和文化。更读的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