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人们对苏州的印象就是虎丘等园林与丝绸刺秀,至于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孤帆月影!在江南遍地都是,从没觉得可做为景点去看,去体味!</h3> <h3>还是在七十年代一个旅美画家将苏州周庄一幅水墨画带到美国,再由美国总统带到中国后,一时烟雨江南,水乡墨色才被国人兴起!也就有了周庄,同里,甪直等圈地为牢的水乡风景区。</h3> <h3>至于七里山塘丫根就没听说过,若不是一个偶然机会,恐帕至今也不会知道山塘人家的古往今来。</h3> <h3>也是在单位的一次年底活动中,依然是园林的参观游览,只是晚餐自由活动的地点恰在山塘街的旁边不远的地方,也不知是导游的故意为之,还是命中注定,晚餐后的小雨中径直来到七里山塘景区的入口处。</h3> <h3>为啥叫景区,因为收费,自有了周庄的小桥流水人家漫妙,江南也就到处是景点,以至于原先喧闹的宅基巷里都变成酒红灯绿。</h3> <h3>当然在江南长大的我们,陶钱买门门票去走小时候走烂的青石板街却有心之不甘!也就一场雨吧,把守门收票的工作人员早早赶回了家,这才有我们风雨中,穿梭于山塘街的小桥小巷里领略苏州人曾经的过往。</h3> <h3>七里山塘的由来: 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七里山塘是苏州古代的金粉地、闹市区(类似南京的夫子庙),是开发的新景点。但却不如夫子庙的名气和5A景区的名头!</h3><h3> </h3> <h3> 虽然往日的繁华难以复制,但经过政府的努力,总算恢复了一条小河,几座弯月般的石桥,和两岸各一片白墙灰瓦的古宅。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傍晚,河边的宅院都依次挂出红灯笼,红色的灯火同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里,轻轻地荡漾着,让你不由得一声轻叹:这就是苏州。<br></h3><h3> </h3> <h3>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善桥等。<br></h3> <h3>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昔日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h3> <h3>古往今来,山塘向来是帝王国君、文人墨客的钟爱之地。无论是乾隆康熙,亦或是伯虎秋香,都曾流连于山塘河两岸。可谁知,在这优美风光的背后,藏秘着众多浩气长存,甚至是惊天动地的传说故事,比如载入中学语文课本中提到的《五人墓碑记》、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开篇中提到的葫芦庙、弹词名篇《玉蜻蜓》中的经典段落《桐桥得子》、国际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和他家的祖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文化团体"南社"、野芳浜处的陈圆圆董小宛,以上所提到的这些都与山塘有关</h3> <h3>其实无论从小桥流水到石板老街,历史人文名人故居,还是古人足迹,这里都是值得访今探古之地。只是收费让众多的苏州文化景点变的被边缘化的一角,我们走在烟雨中宁静小街巷里,在灯辉的照耀下,仿佛是沉沉的寂静中一踢踏的历史脚步声远去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