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夫小学 金楠】学习《第二讲》 的思考与实践 【案例】

小金子

<p>  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p><p> 孙主任讲座结尾的一句话,我用在开篇,因为我认为这句话就是《第二讲》的中心句。</p><p> 这句话是方法的指引!</p><p> </p> <p>  告别五天的工作日,迎来安静的夜晚!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把碎片的学习记录进行整理;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把碎片的想法与思考进行梳理。</p> <p>  经过反复听孙主任的讲座,整理碎片的笔记,自己慢慢地理解与内化,进行如下的梳理 。</p> <p>  把思路梳理清楚了,我终于“敢”下手拿起教材,找到例题进行分析啦!我选的内容是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的例题1。</p> <p>  这是整个单元的主题图,它所在的位置是容易被忽视的,看完编写意图我发现了主题图的“了不起”!金字塔的古文明和跨河大桥的现代气息,多么鲜明的对比呀!通过编写意图我发现了主题图的如下价值:</p><p>①直观的发现三角形。</p><p>②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p><p>③课前可以了解古埃及文明史。</p><p>④感受现代建筑与三角形融合的完美与壮观!</p><p>⑤体会三角形在大桥中的作用!</p><p>........</p> <p> 结合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对主题图的分析,加上小精灵的提示语,我打算在例题1中合理使用这幅主题图。</p> <p>  通过反复读参考书,回想和对比孙主任的讲座中的关于乘法的具体案例。我看懂了教参中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其实这里已经交代了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p><p><br></p> <p><b><u>一、观察主题图,发现三角形。</u></b></p><p>利用主题图,提问:你能从图片中找到三角形,并把它描出来吗?</p><p>学生活动:①找②描。</p><p><b><u>二、出示例题1,讨论三角形。</u></b></p><p>例题1:画一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p><p>要求:边画边想,你是怎样画这个三角形的?</p><p>学生活动:③画④说。</p><p>教师活动:巡视,收集素材,发起对比。</p><p>合格与不合格的三角形,为“围成”做铺垫。</p><p><b><u>三、语言抽象,概括三角形。</u></b></p><p>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说出什么是三角形吗?</p><p>学生活动:⑤思考⑥说。</p><p>教师活动:跟随学生语言引导与评价,要引导学生如何说的准确、简炼。</p><p><b><u>四、回顾反思、升华抽象过程。</u></b></p><p> 通过①找三角形②描三角形③画三角形④说自己是怎么画的三角形⑤思考怎么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三角形⑥尝试说出来。</p><p> 这样的教与学的过程,学生经历“实物——图形”的初级抽象,再经历“画图形——语言”的高级抽象,最终用简短的语言抽象概括出什么是三角形。</p> <p>  通过对教材的研读,本单元除了蕴涵抽象概括思想,还蕴涵着很多其他数学思想,如:推理、分类、转化等重要思想。教参中都明确指出,而且在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中,也有指导性的教学策略,我会尝试着用孙主任教给我们的3个指导原则,如何把教学策略转化为学习策略。</p><p> 我还要慢慢去探索如何将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这条学习的路很长……</p><p> </p> <p>  在这条长长的路上我们多么幸运,幸运地遇到孙主任的指引;那么此时,疫情除了悲伤与恐慌,更多的是给了我们深思的时间。</p> <p>  两次讲座下来,我深深地感受到孙主任要传达给我们的是方法,我们掌握了方法才能去把握好其他的课例。而我们要学着孙主任,传达给我们的学生,不仅仅是知识本身,也是学习方法!</p><p> 我记得娄校长在《第一讲》研讨中提到:当孩子们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是否拥有数学核心素养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而不在于记住了哪个知识点。</p><p> 我看到这段话时,心想:是啊,知识的答案只能用一次,而方法才是不变的答案!</p> <p>  以上我的认识和理解还是在浅层,期待大家的批评指正,引导我慢慢走向深入!</p><p> 写在疫情中特殊的学习方式!</p>

三角形

例题

抽象

主题

学生

编写

主任

意图

讲座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