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岁月似流水,匆匆不回头,春去秋又来,花开花又落,多少当年事,暮年成追忆。</b> <p class="ql-block"> ————<b>前言————</b></p><p class="ql-block"> <b>上篇“追忆七”《上山下乡--代课的日子》写的是当年我在(永建小学)代课任教的一段日子,反映了当年农村教育的现状及生活中的情感。即:1、安远永建小学 2、新任的民办女教师 3、婆婆的温情 4、少女的姻缘 5、会敲门的母鸡。</b></p><p class="ql-block"><b> 这编“追忆八”《上山下乡--七沙岭小学》写的是当年我在山村任教的经历:反映了当年办山村教育的艰难,叙述了山里孩子勤劳朴素、爱劳动、爱学习的精神面貌和情感。即:1、转任民办教师 2、七沙岭 3、开学了 4、因地制宜勤俭办校 5、开垦操场自制教具 6、山里的孩子 7、登仙山脑 8、夜小学 9、后话。</b></p><p class="ql-block"><b><br></b></p><p class="ql-block"><b>注:2020.3.发稿 ,2024.7.补充更新<br></b></p><p class="ql-block"><b> 编者:张共民</b></p> <b> </b> <p><b> 《上山下乡--七沙岭小学》</b><b>————————————————</b></p><p> 七二年的初春,山村小学开学了。公社撤掉了扬桐坑民办小学,在离大队五里地的七沙岭另设一所民办小学,招收本村和嶂背村、杨桐坑的学员。</p><p> <b>1、转任民办教师</b><br></p><p> 三月五日我接到公社的任命通知(民办教师),前往本大队七沙岭任教。当时我思想上还是有些顾虑,大队小学条件这么好,让我去山村的单人校,这与杨桐坑小学有什么区别。这不就是让我接替张良星的班吗!可,我已深深的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怎能放弃呢!能让我留在大队小学该多好啊!于是我来到大队部,找到了大队书记,想跟他商量我上任之事。</p><p> 大队书记(谢永昌)知道我有思想顾虑,他拉着我的手,温情的说:“张老师,我们山村教育,就是需要你这样敬业的好老师。七沙岭是我的村子,离公路才2里多路,交通还是算方便。学校就设在我家大厅,生活上我会安排好,会使你满意的,你就放心吧!”书记的这番话温暖了我的心,顾虑没了。我决心克服困难,用自己的双手改善学校环境,坚信我定能给山村的教育事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p> <p> 这是我1972年元旦照的照片</p> 离别更觉相处短,虽然我和婆婆金秀姑(五保户76岁)相处才几个月,可情感却是深厚的。<div> 在离开她的前一天,我上山砍柴整整一天,为她老人家砍回了6担干柴(每担有一百二十斤左右)。晚上与她长聊到深夜,老人家向我谈到她和大队赤脚医生的往事,她说:“张医生,是仙游来这插队的知青,他就住在我楼上。生活上我尽量帮助他,让他在我这蒸饭,吃我的菜,那时他还很有情义,认我做了干娘。我身边无儿,听到他叫我干妈,心里很是舒服,生活有了温情感。可,自从他去县里参加赤脚医生培训回来,成为了大队唯一的医生后就变了,对我冷淡了。他另起了炉灶,见到我也不打招呼了,真是刺痛了我的心。自从你的到来,温情就又回到了我的身边,可,日子不长,你又要离我而去了,真是命苦啊!”<div> 老人苦涩的话语触动着我的心,我含着泪水对她说:“七沙岭离这才5里地,我会常来看望你的,再说,我走后还有其他老师来的,说不定他比我还好呢!”她摇摇头说:“好人难逢啊!”</div></div> 我走后,调来的是我原中学同班的同学施松林,我特意嘱咐他,要照顾好这位慈祥的老人。我每次去安远时,都要去看望一下这位苦命的老人,带上一些好吃的食品给她,并和她交谈一阵子,老人总是说:“张老师,要常来看我呀!”。 <p><b>2、七沙岭</b></p><p> 七沙岭位于海拔946.5米的仙山脑山腰上,全村只有二十来户人家,村民都姓谢,属同一族人,离该村1里之地是障背自然村,全村十几户人家都姓李。这两村相距甚近,站在七沙岭村头就可望见障背的村子全貌。村后往西走上5里多路便可到达杨桐坑。出村前走2里多的下坡路就连上了国防公路,公路往右3里是河龙镇,公路往左,下坡3里路就是永建大队部。</p><p> </p> 七沙岭的房屋都建在山坡上,一排一个坎,站在上坎就可攀到下坎屋檐的瓦片,村前不远的山坡上是一排排的梯田,村后就是仙山脑,绕过仙山脑走上十几里地的山路,就是江西管辖之地。 这里冬天气候寒冷,气温可达摄氏零下十几度,一场大雪过后,山上一片银装,积雪要好几个星期才能熔化。稻田、池子里凝结的冰,用大石头也无法砸破。熔雪时期或遇冻雨季节,满山都是冰冻之树,路面特滑,走出家门,鞋上都得捆上一些稻草,增加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才可行走。夏天,树木成荫,天气凉爽,空气新鲜。 <p> 这里除大队外,其余各村都还没电灯,没广播,夜晚家家户户点的是松枝或煤油灯,大队召开会议,得由通讯员徒步送通知单到各小队。</p><p> 大队部在一年里,偶尔能放上一两场电影,村民们提前吃晚饭步行前往,远的要走上十几里的山路,回村时举着火把结伴同行。还有的年轻人,居然绕过仙山脑,走上二十多里地,到江西管辖的村里看那么一场电影。当时能够看上一场电影,是他们生活中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事。</p> <p><b> 3、开学了</b></p><p> 小学教室就设在大队书记(谢永昌)住房(瓦木结构)的大厅,大概面积有三十多平方米,教室门前有一长条形的小坪,大概是8米左右宽,长有几十米,教室的课桌凳大小不一,由学生各家各户自凑,一块新做的木质黑板(配有支架)靠在正厅壁上。</p> <p> 开学的那天,举行了简单的开学典礼仪式,学生们穿着虽然朴素,可都干净整洁,很规矩的坐在教室里,教室外小坪坐满了孩子们的家人和亲属。大会由大队书记谢永昌主持,永建小学张玉坤老师和几个小队长也参加了典礼大会。他们各自都作了简单的发言,我也上讲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和决心。</p> <p> 在这偏僻的小山村设校,是历史上第一次,村民们心情格外激动,本村队长亲自点燃了庆典的鞭炮,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震撼着群山。</p> 这是当年教室的样本 学生来自三个自然村(七沙岭、障背、扬桐坑),有二十几位学员,属1至3年级的复试班,这些小孩年龄在6-10岁之间,衣着长短不一,他们没有一个到过县城,其父母大部分都是文盲和半文盲。 <p><br></p> 我的住处在教室左边的房间,足有二十几平方米,地面用黄泥土敲打而成,还蛮结实。除床铺外只有一张四方桌子与长凳,屋内空间还剩下许多,我便在那打了四根木桩,做了一个简易的双杆,闲时玩上一会。 <div> <br></div> 我厨房在边房的一楼,有7-8平方米的面积,一张四方桌和一条长木凳,我在靠门边处打了三根木桩为脸盆架,旁边放了一个储水的大木桶。墙角用黄土筑了一个,一口锅的小灶,我还钉了一个小木橱,固定在桌边壁上,一间简易的厨房还是蛮好的。<div> 另外队里分给了我一块菜地,就在不远的山坡上。谢书记一家对我确实不错,在生活上处处关照我,村民们也蛮尊敬我,常常送上一些青菜或咸菜给我,我觉得这单身汉的生活还是蛮有意思的。</div> <p> 年底,谢书记在二楼腾出了一小间,让我搬上了二楼,双杆移到了室外厨房边空地处,我在住房内的屋梁上挂上了一付自做的吊环,每天都要玩上几次。队长谢永富,三十来岁,初小文化程度,身高在一米七几,身强力壮是队里力气最大的壮汉子,可扳起手腕来竟然输给了我,可想当时我在双杠和吊环上,锻炼的成就还是不错的。</p> <p><b>4、因地制宜、勤俭办校</b></p><p> 这些山里的孩子不能说是愚昧,而是见识少,缺少幼儿教育的基础,缺乏感性认识,课本上的有些知识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可,他们渴望得到知识的欲望强,对新鲜事物的兴趣特浓。我想:他们的欲望和兴趣就是动力,就是我闯教学难关的突破口。</p> <p> 为了开拓学生们的视野,使他们认识更多的事物,提高他们的感性认识,我自费从县城购买了一些连环画、图片,课余时间让他们阅读观看。</p> <p> 遇周边村镇有电影看时,鼓励他们同大哥大姐父母一起去观看。我还买来了一架半导体收音机,课余时间常收一些音乐、新闻给他们听。在教学上充分发挥我画画技能,黑板上除了文字、数字外还有结合课本内容,画了许多的图案,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到期末时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学习成绩都有明显的提高,一年级刚进校时那种呆头呆脑,不爱说话的现象没了,他们变活跃了,课间常常围着我问这问那。</p> <p> 山村小学民办教师由国家每月发15元,生产队补助10元,学校的办学设备等由生产队负担,可,我们队除老师教课书和粉笔能给报销外,其它开支就没了。学生几年下来连蓝球都没摸过,他们只能用几张桌子拼起来,用自制的木板拍打打乒乓球,用麻绳跳跳绳,在我自制的双杆上玩玩。我们每天上一节体育课,除了做做操外,我们还到野外做些游戏性质的军事训练。</p> 村子右边的山岗上,有一块几百平方米宽的山地,虽然地势凹凸不平,可,丢丢手榴弹,利用地形做做游戏还是可以的。如炸碉堡的游戏:我用杂木锯成5个手榴弹,用粗布缝制了5个沙袋球用来投掷。<div> 我在凹陷的坑地,用草兜围了一个圆形的碉堡,离碉堡平行的5米凹陷处蹲着一位学生,他手里拿着一块自制的木盾牌,看护着碉堡。他向前方观察,只要他能叫出前来炸碉堡同学的名,炸碉堡者就算被击中,任务失败应退出游戏,另换他人。 当然炸堡者是谁,守护者预先是不知道的,炸堡者可利用凹凸不平的地形和草丛,匍匐前进,路上隐蔽得好,手榴弹丢进了碉堡,守护者没发现,碉堡就算被炸掉了,此游戏学生们非常喜欢。<br> 我们还在该地平整了一块二十米长的跑道,跑道尽头挖了一个沙坑,供学生们跳远和跳高用。</div> <b> 5、开垦操场、自制教具</b><div><b> </b> 秋季开学时,发现那块山地给队里种上了地瓜,我们没有了活动场所,想来应是我预先没跟生产队商量的过错吧。于是我又在左边山岗上,找到了一块较为平的山地,经生产队同意后,我便与学生们带上开山的工具,每天下午第三节课来到这山岗上,挖树兜、草根、搬石头,填凹地平山包。<div> </div></div> 大家齐心协力,不怕苦不怕累,经过二个星期的苦战,其中还包括两个星期六的时间。一块长二十多米,宽十来米的的操场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操场内除了有沙坑外,我们还自制了两个高矮不一的单杠(在地上埋上两根大木桩,在桩顶端挖一个孔,闩上一根较硬的杂木棒就成了单杠)。 <p> 我们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和成绩,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县教育局刘峰局长、局干事张永煌及公社学区校长刘世章,亲自来到我校调研。我自制的所有教具有:双杆、木制手榴弹、沙袋球、乒乓球拍、跳绳、图书等,还到山岗上参观了我们师生凭着双手开垦的操场,跑道、沙坑、单杠。另外还检查了一些学生们的作业本和我的教案,并与学生们座谈了好一会。临走时,刘局长紧紧的握着我的手对我说:“不错,年轻人好好干,前途无量”。</p><p> 期末,我校被评为单人校的典范并向全县推广,同时我也被评为县级教育先进工作者,参加了县举办的表彰大会。</p> <p><b>6、山里的孩子</b></p><p><b> </b>山里的孩子虽然见识少些,可他们的好学精神特别强,班长谢振摇(三年级其父是小队会计),一表人才身体结实,口齿伶俐很懂事,在班上学习成绩第一,他聪明精干记忆好,是我的有力助手。我常让他领读课文和辅导学习差的同学,在同学们中很有威信,大伙都叫他摇司令。</p><p> 振摇班长其弟谢长青(一年级),他们兄弟俩都长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学习成绩特别好。6周岁比哥小4岁,我特别痛爱他,常常抱着他让他坐在我大腿上。我手把手的教他写字、算数做作业,有时还塞几个糖果在他口袋里,抓他的手到口袋里摸摸,这时他会回头对我笑笑,便又更加认真的继续做他的作业。</p><p> 山里的孩子勤劳朴素、勇敢健壮、尊敬老师、好学、听话。大队书记的儿子谢振权勤劳健壮,是班上的劳动委员。生产队长的儿子谢振华敏捷活泼,是班上的文体委员。还有大队书记的女儿谢才女,嶂背队下放居民老方的女儿方小花,她两都聪明伶俐是班上唯一的两位女孩子。</p> <p class="ql-block"> 当然也有个别智力低下的学生,谢振桃已九周岁了,一九七一年就在大队小学上学,到七三年时已读了第三个年头的一年级。我家访时得知:其父文盲,曾得了脑膜炎后遗症,智商低下,其母遗传性痣呆,说话结巴,行动迟钝,料理家务都成问题,家里又脏又乱,很多事都要哥嫂帮忙。我想这学生可能与他父母的遗传基因有关,脑子像是树蔸一样,记忆特差,刚教过的生字,让他单个连续读上好几遍后,字音就变了。平常留着鼻涕足有2厘米长,一吸气时浓浓的鼻涕吸入鼻内,一会儿又像一条小虫一样爬出鼻孔,常被我叫出教室去揩鼻。一旦受到批评就哭,那时眼泪鼻涕一大把,沾满了衣袖和课本簿子,同学们都怕跟他坐。在学习上我对他确实无招,只能拜托他伯父伯母多照顾他,让他穿干净些,自身卫生搞好些,使他在校时,不影响别人就可以了。七三年我升学离开后,他便异学了,如今也不知他状况如何!</p> <b> 7、登仙山脑</b><br> 七二年秋季的一个星期天上午,我与学生谢振摇结伴去村后仙山脑砍柴,那天,天气特别好,晴天少云气温在二十几度之间。仙山脑海拔946.5米,站在村后的山岗上,就可以望到远处的仙山脑的陡峭山崖。<div> 山崖中部云烟处有一隐隐的洞穴,山崖下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真是“花开花谢山头景,云去云来岭上峰。”听说这山崖中的洞穴,从前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洞内有石桌、石凳、石床、石柱,洞壁还有类似动物的石像。洞的另一头通往山顶,山顶有野果、有土人参等珍贵药材。听老人说,解放初期有一股土匪藏身在此洞,他们走后就从来没人到过此洞了。</div> 我们穿林过岗,来到仙山脑山崖前的大森林(离村几里地),这里林密路窄干柴甚多。我们在路边很快就收集了一满担的干柴,此时观看太阳的位置,估计还不到10点钟。年轻人胆大好奇,探索心理特别强,很想去那传说中的仙人洞中看看,两人商量后将柴火担子丢在路口,提着柴刀就往山上密林中攀登,一路上不时在较显眼的大树上砍个记号,以便返回时好认路。<br> 我们越爬越高,树木也越来越密,远处还不时传来山羊的叫声,小伙伴跟在我的后面小心翼翼朝着山羊叫唤声爬去,哇!看到了,一头母羊和一条小羊羔,母羊不时的向远处叫唤,好像是在叫唤远处的伴侣。我模仿着它的叫声也叫唤起来,只见那母羊耳朵一竖,感到声音不对头,连忙带上小羊羔拔腿就跑,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我们继续往山崖处攀爬,为了壮胆我们不时推下一两个大石头,让它在斜坡的密林中滚跳,滚跳撞击声在密林和山谷中回荡,很快就消失在山谷深处。 <p> 快接近山崖底端时,山坡路面忽然变平坦了,这是一块足有几千平方米的平地,这里的树木长得特别茂盛,大树参天,抬头不见天日。十几二十米高的古树需几个人才能合抱,这里树木的树干树枝上都长满了青苔,地上厚厚的腐叶发出阵阵腐臭,杂草众生、潮湿阴暗。我不由警觉起来,据资料上介绍在这种环境的地方一定有毒蛇。我砍了两根较直的树枝有2米之长,往前走几步就往左右和前面敲打几下,用此惊走前面危险之物。遇到草丛荆棘丛生之处就用柴刀开路,我们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一定要到达山崖下,看看有否可能攀上仙人洞”。“哇!张老师树上有‘高山壁’。”我按他指的方向望去,原来是一条趴在树干上蜥蜴,有三十几厘米长。振摇接着说:“那天村里人抓了一条死的回来,听爷爷说那是一种有毒的蛇”。我说:“别怕,那是蜥蜴,我们不去打扰它,它不会攻击人的”。我们继续往前走,前面是一片矮竹丛,我说:“必须绕过这片竹丛,竹丛中有青竹蛇,此蛇毒性很强可得加倍小心”。</p> 不一会儿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池山泉,面积有好几平方米,山泉清澈见底,池中有几只青蛙躲在水草边叫唤,一股细流从石沟中流入池中。我顺着石沟的延伸往上望去,山壁沟两边湿漉漉的长满了青苔,在一些石缝中还生长着杂草小树,沟的尽头就是仙人洞口。我想:“泉水应是从山洞里流出,经千百万年的流水冲刷,而形成了这条沟,在这少雨的秋季还流水不断,可见山顶的花草树木一定甚多。”我目测了一下洞口离我处大约有三四十米高,没绳子或软梯根本无法攀上。传说中的入口还有一个在山顶,我们正处兴头上决定到山顶去,可如何上去呢?还得继续寻找路径。<div> 我们喝了些山泉水后便往回走,绕过竹丛走向侧面山坡,山坡上一段没有树木,都是二米多高的茅草,茅草部分叶子已干枯,我们用柴刀开路边走边劈。据资料介绍茅草丛中是隐藏老虎、豺狼的地方,我们边劈边大呼小叫,其目的是惊走草丛中的危险野兽。草丛中有几处好像是什么动物睡过的地方,还有一些粪便,但我们分不清是什么野兽的粪便,应该不会是老虎的粪,这一切没能动摇我们上山的决心。</div> 穿过这片茅草地抬头见前面有一突出的山崖,这山崖距山顶估计只有三十来米。不像仙人洞崖那样险要,山崖离我们之地,大楷有四六十米高,垂直的斜度估计有七八十度,在崖壁上生长着许多小树藤条,山石凹凸无规则还稍有些坡度。我们选择了一条沟壁,坡度估计在六十多度,攀登的危险性还是很大的,我让小伙伴在安全区等待,由我先试着攀登。<div> 我弯腰将解放鞋带紧了紧,柴刀往腰间皮带一插,选择好地形便往上攀登。我每攀登一步都得清除好些碎石,拨去一些松动的石块,还不时用柴刀在无处踏脚的石壁上挖出一个凹点或小平台,并充分利用小树、藤条、石缝,单手支撑着整个身子,另手排障挖穴。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往上攀爬,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顺利的攀上了山崖,紧接着小伙伴也就很快的攀了上来。</div> 山崖上是一片山坡地,树木生长都比较矮小,但叶茂枝粗,这可能是风大之因吧。山坡上长满了花草、野果,有:山楂、山梨、沙糖子、乌珠子等。我们边摘野果边往山顶前进,山坡不算陡,可花草树丛荆棘较多,要登上山顶还得披荆斩刺开路爬行。<div> 穿过这一百多米的灌木丛算是到达了山顶,山顶风速明显加大,地形也比较复杂,岩石林立,野草丛生,树木粗壮稀少。真是“丹崖怪石,峭壁奇峰,石如坐虎,松似飞龙。”我们急不可待的在四处寻找着所谓的仙洞入口,洞口还真是有几个,可洞口长满了杂草黑洞洞的,还真怕从里面奔出什么怪物。我拿了几块石头投进洞里,听石头在洞里滚跳撞击之声,可判断此洞有一定的斜度和深度。我们又没带火具什么的,还没那个胆子敢钻进洞去,也不知是否能与仙人洞相连,没法,只好放弃了进洞探险的行动。</div> 我们站在这海拔近千米的仙山脑山顶望眼四周,群山重重叠叠,连绵起伏延伸到那遥远的边际,远处公路上奔驰的汽车,只有火柴盒那么大小,在弯曲的白色纽带上缓慢的爬行,不远处还有几只老鹰在我们脚底山峦中飞翔。我手攀着粗壮的松树枝,探头往山崖下望去,哇!真高,仙人洞口离这至少有四十多米,洞口外还漂浮着白色的云雾,我想这可能是洞中辉发出来的水蒸气吧!崖底下十几二十米高的大树在眼底下都成了一丛丛的小树。展望天空,朵朵白云在蓝天中漂浮,了望山峦,块块阴影(云朵的阴影)在群山中移动,啊!大地是如此的辽阔,天空是那么的宽广,这美丽的景色陶醉了我们,我们俩并肩坐在这山顶树荫下,一边品尝野果的鲜味,一边海阔天空的畅谈,我从宇宙天体谈到月亮和地球,从远古的传说谈到美好的未来……。 <p class="ql-block"> 一阵强风吹来,树摇枝摆,西斜的日光乘机射向我的脸孔,我眼前一亮,抬头望日,估计已是下午3点多了也该回家了。于是我们在四周转了一圈,寻找着另条下山之路,可转不出一点名堂,也只好按原路返回。</p><p class="ql-block"> 经过斜坡树丛时我发现三棵土人参,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挖起,用细藤条捆好扎在腰间。我们来到原路攀登之地,往下一看,哇!好高呀,那些原来踏脚凹穴全都被杂草所遮,这如何下去,脚一旦踩空将掉下这几十米高的山崖,那后果不堪设想,爬上难爬下更难,没它路可走,我们只能下。</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在山坡上,山崖边砍了好几根藤条,链接好后大楷有十几米长,我把一头捆绑在崖边粗壮的树兜上,另一头垂入崖下。我让小伙伴在上面等着,便紧了紧皮带,检查了一番柴刀和腰间的人参,用力拉了拉藤条,看是否牢固,便顺着藤条往下溜行。一悬出山崖低头看崖壁,那些原来挖好的踩脚凹穴一目了然,当我下降了十几米时藤条已到尾,可这只是一半的路程。我放开藤条,手抓牢石缝、小树、小藤条继续下爬,就这样像壁虎一样四肢并用,很快的就爬下了这几十米的山崖。接着小伙伴开始往下爬,别看他年纪小可山里人爬惯了山,还真像一只小猴似的,加上我在下面给他指明踏脚的凹点,不一会儿就到了我的身边,我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p> 土人参 按照来时刮出的标记,我们很快就返回到了砍柴时的小路,找到了柴火担子,挑起担子归心似箭的往家走。到达村口时已是夜幕降临,小伙伴的父亲早就在村口等候,看到我们归来远远的就迎了上来,他那焦虑的脸孔露出了笑容……。 <p> 一九七五年这位小伙伴(谢振摇)小学毕业以优越的成绩考上了中学,可因家庭贫困没能继续上学,他聪明灵活很懂事,身子骨又健壮,大队将他招为通讯员,还配备了一部自行车给他。这两年各小队都先后修建了拖拉机路,可路并不平坦,弯弯曲曲坑坑洼洼坡陡路窄。</p><p> 一九七六年春这位曾和我登上仙山脑,在山顶听我谈天说地,畅谈未来美好生活的小伙伴、优秀的班长,在一次执行任务中,骑着自行车经过山间一木桥时,不幸坠入桥下山崖,一头撞在大石尖角上,当场身亡,结束了这短暂的一生,他的亡灵飘飘荡荡来到了仙山脑山顶,寻找着曾听我畅谈美好未来的空间……。<br></p> <b> 8、夜小学</b><br> 我们七沙岭全日制小学,学生有二十几人,只有二位女孩(一年级)。那时山村还很穷,重男轻女的思想又严重,认为女人只是在家做些家务事带带小孩,出嫁后又是别家的人,不如让她在家里做点家务事、赚点工分。山村的这些旧封建观念,造成了这些女孩子远离知识与文化,为此,这一带的妇女都是文盲。<br> 本村的一些女孩子经过学校门前时,都会停下来,在教室门口待上一会,闲时还常躲在教室门外听课,我有意前去询问。我说:“你怎么不来上学呢?”她吞吞吐吐的回答:“我爸妈不让我来”我接着问她:“那你想来上学吗?”她点点头害羞般的走开了。可想而知这些女孩子,是多么羡慕男孩子有书读,也渴望自己,也能像男孩子一样到校上学。我见此状心里感到难受,我便带着同情之心,向大队书记反映了这些情况,要求能否动员那些适龄女孩来上学。<br> 一九七二年十月底,大队和队里协商后,决定专为女孩们创办夜小学,这不久是女孩们的愿望,也是农村扫盲工作的需要。 夜小学场景 <p> 十一月一日夜小学正式开学了,我们使用的课本是县提供的农村业余教育课本。教室里悬挂着四盏三角煤油灯,学员几人合一盏小煤油灯,教室里灯光闪闪还挺明亮的,但煤油烟味挺浓。这些学生都是来自兄弟两个村(七沙岭、障背)的女孩子,小的七八岁,大的十八九岁共有二十几位,她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浓,不管天气多冷,风雨多大都能准时到校。</p><p> 我白天担任了三个年级的复试班,晚上又得继续为年龄大小不一,智商相差较大的女孩们上课,确实是比较累的。可,她们的热情激励着我,我认真的备课,耐心的讲课,手把手的教她们写字、教她们唱歌,还结合课文内容讲故事给她们听。几个月下来,她们的学习成效显著,得到家长们的好评。 当然生产队也增加了我的工资,即从每月10元增到15元,加上公社补助15元共有30元的工资,在当时,民办教师的工资我是算最高的了。</p><p> 夜校大部分女孩子都在10-19岁之间,村尾有两姐妹,姐叫谢芽秀十八岁,已是一位大姑娘了,个头虽不高(1.5米左右)可,具有青春少女的魅力。其妹叫谢月秀比姐小3岁,个头已和姐姐不相上下,身材苗条眉清目秀,一张笑脸惹人喜爱。傍晚她常常第一个来到学校,有时我还在烧饭就来了,她便帮忙烧火。</p><p> 我住房就在教室隔壁,放学后芽秀和年龄大一些的女孩子,还赖在我房间戏闹不肯回家,有的还躺在我床上不起来。我没办法,只好请来大队书记的夫人(木秀),把她们哄走,可连续几天都是这样。大队书记知道后,便在小队群众会上,批评这些女孩子影响老师休息的行为,并要求家长们加强管教,从这以后这些女孩也就规矩多了。</p> <p><b> 9、后话</b></p><p> 一九七三年九月底,我离开了七沙岭,考进了师范学校就读后,由知青邱录华(同学)接任我职。不到半年他就跟谢芽秀恋爱上了,第二年便结了婚。</p><p> </p> <p> 几年后他和妻子回到宁化城关,以打工,开馆店承包食堂,开三轮摩托载客,妻子做馒头包子等小买卖为生,并在家养了好几头猪。两口子勤劳俭朴在八十年代末新盖起了一栋砖混结构的二层搂房,身边有一男一女,生活还算可以。可是在2004年冬,邱某患上了肝癌病故,终年五十三岁。</p><p> 人生短暂如梦,世事无常难料。唯愿岁月静好,安康快乐。</p><p><br></p><p> 张共民 撰写</p><p><br></p><p><b> 后记“追忆九”《山上下乡--山村耿事 》写的是当年我在山村七沙岭小学时,让我不能望怀的往事,反映了当年现实的生活与情感。即:1、山村大家庭 2、书记的千金 3、同学来访 4、死神擦肩</b> <b>5、五保户--金秀姑。</b></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