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b><i>太阳落了,还会升起,疫情也终将过去,而我们收获了一段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i></b></h5> “你们这次任务艰巨,是打头阵,目前肺炎情况不明朗,要严格做好防护!虽然任务艰巨,但这也是机遇,希望你们这次的突击行动,打出垂医人的精神风貌!” 还清晰地记得,那天很晚了,师伟院长在医院会议室中向我们两个临时调派的队员讲得这段话。 虽然上线抗击疫情早有准备,但是上线的通知如此突然,还是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接到任务命令至到达医院一共20分钟。我的爱人不是医学专业,疫情发生以来,和大家一样关注着各方面的消息,可网上的谣言比病毒还迅猛,让本来就没有医学常识的她变得异常的焦虑。我知道这次我上一线,对于她来说就是冒着枪林弹雨去攻克敌人的堡垒,危险重重。我强压着心中的不舍,跟她说“放心吧,都什么时代了,医院现在防护的很好”“你知道我大学哪门功课好吗?告诉你,微生物和医学免疫,这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时候终于用上了” 我边说边飞快的装好自己简单的行李,临走时我内心翻江倒海,可我不能让她有任何不安全的想法,“放心,我每天跟你视频,汇报身体情况,你,你照顾好朵朵,爸妈那边先别和他们说,孩子姥姥姥爷也拜托你了,辛苦了” 如果说有一个战士上战场,那么就有一个甚至多个家庭日夜牵挂、担心、思念、期待与伤感,他们其实只有一个心愿,平安,回家,我们需要你的陪伴。当你们为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战士们骄傲的时候,请你们也将掌声送给那些默默承受这巨大心理压力的家属们,是她们在这个特殊时期撑起了战士的家。 “赵哥,你说医院让两人一间屋吗?我想找丽娜老师,我害怕…”和我说话的是与我一同调派过去的口腔科护士刘新羽,此时我们坐在开往定点医院的汽车上。“怕啥,那边防护很好的,按照防护流程做好就没事”我安慰道。“不是,夜里一个人睡觉,我害怕” 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新羽担心的并不是我所指的疫情。我转过头去问她,“那你怕病毒吗?”“不,我不怕,我是护士,我临床操作很棒的,我按照规范防护,我相信会保护好自己,帮助病人的…” 车窗外的北京被一层寒冷紧紧的包裹住,路旁一排排伫立着的白杨树飞快的向后跑着,可路灯也同时将温暖的光打在这张稚嫩而坚强的脸上,我一时哽噎,将头转向一侧,窗外的光一时间模糊起来。 大家是否知道,这次抗疫战争,冲锋陷阵人数最多的,接触病人最为频繁的、在隔离病房工作时间最长的,是那些连自己独自睡觉都害怕的护士!她们脱下白衣,就是一个个的孩子啊,可她们这时却勇敢地站在病毒的面前,一呼一吸之间在生命与死亡之间跳动。这场战役,让无数这样的孩子成长,她们不再是孩子,而成为了最勇敢的战士,也收获了一份与众不同的青春。 “医生,如果我好了,我愿意将自己的血浆捐出去,帮助其他的病人…” 这是一位确诊患者在医患群里发送的一条消息。与17年前的非典不同,这次疫情讯息传播极为迅速和透明,这都归功于每人手中的手机,而武汉危重和死亡的病例数在初期不断攀升的消息下,也让病人时刻感受到压力巨大,尽管诊疗指南随着疫情不断更新,可从未更新的是医护人员的安慰和帮助。这些安慰和帮助温暖了一个又一个紧张而焦虑的心,变成了爱,播散出去…… 一次战争,让我更加明白了感恩和责任,让我清晰地感受家人对你那份沉甸甸的依恋。<br> 一次战争,让我更加理解了医者仁心,这是我们的职责和担当,面对死亡我们如此的坚强和勇敢。<br> 一次战争,让我更加懂得了宽容和爱,珍惜当下每一刻,真心地帮助和爱护每一个人,让爱去传播,去成长,去绽放……<br><br> 我手机里一直保存着一张照片,那是张新庆书记在雪地上用脚踏出“必胜”两字。我想,从非典到新冠,我们垂医人从来都是迎难而上,未曾退却半步,我们用最快的响应速度,最标准的防护流程,最专业的医疗救治,一步一个脚印用行动诠释着“必胜”两字的内涵!每遇艰难时刻,我们垂医人手拉手一起走,肩并肩一起扛,团结起来共克时艰,这,可能就是我们垂医人的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