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猫鸣

水之乡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01</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几千年前,猫便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猫选择靠近人类生活,环境使猫开始自我驯化,它们的性格因此变得平静温和,它们捕鼠捕蛇,它们和人类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并最终融入人类居住的环境。关于猫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古埃及,在当时,猫被奉为神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猫是这里老资格的居民,猫见证了伊市的盛衰荣辱,猫已然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符号。长久以来,猫自顾自地在这里繁衍生息,它们无拘无束地徜徉在屋宇的檐瓦上,行走在巷陌深处,抑或混杂在街头的人群中,抑或卷缩在窗台的梦乡里……而伊市的人们爱猫护猫,从来都把猫当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邻居。他们觉得只和人类交流是永远不够的,他们在生活中消逝的热情,甚至因为猫而再次燃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对于我们来说,猫是舶来品。猫何时越过万水千山来到中国?没有确切记载。或在汉朝,由波斯商人带来;或在唐朝,从天竺传入。到了宋朝,猫才普及起来,宋人与猫有着不解之缘。北宋真宗年间,一则“狸猫换太子”的传奇故事演绎得扑朔迷离,让人唏嘘感叹。在此,狸猫陈述了一段诡异的深宫往事,似乎暗合了狸猫的神秘特性。宋徽宗赵佶曾画过一副《耄耋图》,画面上猫戏蝴蝶,生趣盎然。“猫蝶”为“耄耋”的谐音,宋徽宗题诗曰:“霞照浓芳依翠,猫逐舞蝶迷香。”诗画合璧。深宫院内,活泼灵动的猫在不经意间,触发了这位大艺术家的灵感。到了南宋,陆游可谓是喜猫的诗人,他写过许多咏猫诗,这里摘录其中一首:“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这么一个风卷雨残的冷天,暗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报国无门,只能燃起柴火,裹上毛毡,与狸猫相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02</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据说,阿比西尼亚猫就是古埃及猫的后代,是最古老的猫品种。它长着楔形的脸,大而尖的耳朵,杏仁状的双眼,显得灵动精干。近几十年来,通过选择性配种繁殖,猫的世界花色斑斓起来。波斯猫长毛翩翩,优雅娴静,它本来就是猫类中的贵族。英国蓝猫头大而圆,性情温顺,抱在手里呆萌呆萌的,很能慰藉主人的心。所谓宠物,不就是这个样子么?如今,养猫的人越来越多,据说,在欧洲宠物猫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宠物狗。在我看来,猫实在比狗可爱许多。猫那一声轻柔的呼唤,猫那一双专注的眼睛,让我想起电影《魂断蓝桥》中的费雯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鹦鹉史航曾经养了14只猫,家成了猫舍,他仿佛才是外人。在他看来,猫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尊严,猫大抵知道自己是被喂养的,却不会将所有的期待托付给你。人们喜欢在公园里遛狗,在互联网上晒猫,于是,猫占领了互联网,当仁不让地成为最萌的“网络宠物”。就这样,当Papi酱晒的两只猫成了网红,Papi酱也成名了。Papi酱和猫互相成全,最终成全了一场甜蜜的羁绊。几年前,吴宏力辞去设计师的工作,开始专业拍猫。他的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地的大街小巷,只为了追寻猫的飘忽不定的身影。到后来,他竟然因为拍猫而找到了人生的目标,谁能想到呢?他和猫竟然有着这么深的渊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爱猫众生相,实在言说不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03</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说来,我和猫也曾有过一段交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09年的春夏之交,我来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单位的食堂里养着两只猫,猫妈妈和猫女儿,这无非是两只极其普通的猫,连名字都没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猫妈妈原本是只流浪猫,三年前流落于此,它瘦小可怜,叫声和眼神都流露出一种企盼。于是,食堂大姐收留了它。大抵为了报恩,猫妈妈每天捉鼠,总有捕获。它捣蛋的时候也会跳上饭桌偷吃饭菜,若被大姐看到,她就扬起扫把追向它。大姐家就在单位的旁边,每天清晨,猫妈妈会准时等候在她家门口,它呼唤着,用前爪拍打着房门,等大姐开门出来,它便在前面引路,和大姐一起来到伙房。那场景确实有些温馨动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一时萌生养猫的念头。便在猫妈妈产下三只猫崽,并喂一阵奶后,准备下手。那些天,猫妈妈总是眯着眼睛侧躺着给幼崽们喂奶,甚至,连大女儿也会跑来蹭奶吃。两周后,当小猫能跑动了,时机却已经晚了。每当我靠近时,它们早已机警地躲到桌子脚下、箱子后面、杂物堆中去了。我俯下身找它们,它们也睁着一双无辜的眼睛看着我。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再次和那群猫不期而遇,它们一见到我便惊慌失措,四下逃窜,有一只死命往杂物间的门缝里钻去,然而,门缝太小,于是它惨叫着往别的方向蹿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后来,猫妈妈的大女儿也产下三只幼崽。可是,还没等我下手,它们就神秘地失踪了。再见到它们时,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后,当那只新任的猫妈妈带着幼崽们优哉游哉地出现时,那些小精灵们早已能够灵活地上蹿下跳了。我几乎看到它那淡定的眼神里带着对我的一丝嘲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有一天,我忽然觉得好久没有看到老猫了,便向大姐询问。大姐说:“有人借走它,用来吓吓家里的老鼠,可是没多久,它便挣脱绳子不知所踪了。它大约是在回来的路上迷失了方向吧。”大姐显得有些伤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第二年初秋,我离开了这家单位,再也不曾看到这些猫了。那阵子,单位的人事变动很大,食堂也停了伙,那么,就连老猫的子孙们也都不知所踪了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看来,这些幼小而卑微的生命同样要面对着生活中的种种变故,如同我们一样。想起爱猫之城的伊斯坦布尔人,在他们眼里,那一声轻柔的猫鸣,就像是生活在对你微笑。不知道,你有过同感么?</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