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孪明的美篇

荣孪明

<h3> 黄鹤楼,我不止去过一次,就在这个寒假,我还和妈妈一起去了黄鹤楼。看过那里的编钟表演,女子采桑,古筝、埙等乐器的演奏……还历历在目。我们一起登上了黄鹤楼,眺望远方,远处的长江大桥、铁路轨道、耸立的高楼……尽收眼底。风光无限好!</h3><h3> 我自豪,我是武汉人。</h3><h3> </h3> <h3>  从古至今描写黄鹤楼的诗人比比皆是,其中我最喜欢的应该就是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h3> <h3>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h3><h3>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h3> <h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h3> <h3>  从黄鹤楼下来,我和妈妈步行穿过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Wuhan Yangtze River Bridge)是连接汉阳区与武昌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也是武汉市重要的历史标志性建筑之一,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美誉。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动工兴建;于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于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它西起楚琴立交,上跨长江水道,东至中山路;线路全长1670米,主桥全长1156米;上层桥面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下层为双线铁轨,设计速度160千米/小时。</h3><h3> 我们走在桥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桥下平静的长江,偶有过往的船只,翻起的滚滚白浪。</h3><h3> 熙熙攘攘,平静又祥和……</h3><h3> 我骄傲,我是武汉人。</h3> <h3>  我是个不太会说汉腔的武汉伢,我出生在武汉,在武汉生活和学习。我爱吃热干面、汤圆,我看过石榴花,也赏过腊梅,淡黄色,香香的,很好闻。武汉是我家,我爱我的家——武汉。武汉(Wuahn)作为九省通衢城市,它是一座water 水、university 大学、 happiness 幸福、art 艺术、network 网络之城,它热情活泼、拼搏奋进!</h3><h3> 然而此刻它生病了。猝不及防的,我被关在了家门外。(腊月里和父母一起回到了荆州老家过年)每天我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关注网上的信息,看到不断上升的确诊和疑似病例,就会心急如焚。看到新闻报导里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各种防护物资、生活必需品,被陆续送往武汉,心里就不那么害怕了。钟南山爷爷说过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相信它一定能最终打败病毒,战胜疫情。</h3><h3> 此刻武汉的亲人们,请你们再坚持坚持。在疫情防护一线工作的叔叔阿姨们,也请你们保护好自己。我们一起团结合作,众志成城,武汉一定能好起来!</h3> <h3>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h3><h3> 同根同源 共饮一江水</h3><h3> 黄鹤楼 长江水 一眼几千年</h3><h3> 愿亲人 都平安 春暖 艳阳天</h3><h3>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