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留学签证流程介绍!

枫叶岛城

<p>  在收到心仪学校的&nbsp;offer&nbsp;后,同学们就应该开始着手准备出国的相关事宜。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便是办好自己的留学签证。不同国家对于学生签证办理的要求不同,从递交方法到审核模式,再到所需要的材料都千差万别,该如何准备才能顺利开启留学生涯?下文将简要以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为例,介绍签证的办理的方式。</p><p><b>一、美国:备齐材料,必须面签</b></p><p>与大多数留学国家不同,美国驻华大使馆要求所有申请美国签证的申请人必须参加面试,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面签”。</p><p><br></p> <p><b>如图1&nbsp;所示,办理签证主要分为五步。</b></p><p>第一步,申请者首先应登录美中签证信息服务网,阅读“常见非移民签证”中的内容及“豁免签证计划”中的信息,确认自己是否需要申请签证以及申请的签证种类。针对持中国护照赴美留学生的签证包括&nbsp;F-1(适用于参加美国学校的学术项目Academic&nbsp;Program)及&nbsp;M-1(适用于非学术或职业教育机构进行学习或培训Vocational&nbsp;Program)。了解清楚申办签证的常见问题,有助于避免常见错误、明晰申请条件及流程,从而节省之后的申请时间,顺利取得签证,因此美国驻华使领馆建议申请者在进行下一步骤前,完整阅读相关信息。</p><p>第二步,申请者在完全了解相关信息后,即可登录美国国务院领事电子申请中心填写&nbsp;DS-160&nbsp;表格。需要注意,每次登录填写&nbsp;DS-160&nbsp;表格的时间限制为&nbsp;20&nbsp;分钟,超过时限后会自动退出,所以建议申请者们在填写表格时,记录屏幕右上角的申请编号(Application&nbsp;ID)(见图2)。一旦填写超时被强制退出,输入申请编号可以帮助申请者直接回到之前所填页面,该页面会记录所填内容,避免重复填写浪费时间。</p><p><br></p> <p><b>图&nbsp;2&nbsp;DS-160申请编号示例</b></p><p><br></p><p>在填写&nbsp;DS-160&nbsp;表格时,申请者需要选择签证的领取方式。目前,美国驻华使领馆提供两种签证领取方式:一是送到申请者所选择的中信银行营业网点,申请者可以前往领取;二是邮寄至申请者填写地址,但申请者需要额外支付邮寄费用。从节约时间的角度来说,邮寄签证会在递送途中耽误大量时间,前往中信银行的营业网点领取则可以有效节省时间,因此建议需要尽快拿到签证的申请者亲自或授权他人直接去中信银行领取。</p><p><br></p><p>第三步,在完成&nbsp;DS-160&nbsp;表格填写后,系统会要求申请者支付签证的申请费用并告知申请者有效的支付方式。目前美国驻华使领馆提供&nbsp;3&nbsp;种有效的支付方式:在中信银行柜台办理现金支付、使用中信银行智慧柜台支付以及在线支付。需要留意的是,所有支付的金额都是以美元为单位,在交费时银行会按照当时的汇率扣去费用。申请者需要妥善保存支付收据,以便通过收据编号预约面谈。</p><p>第四步,在线预约面谈时间(Schedule&nbsp;My&nbsp;Appointment)。申请者需要填写护照号码、签证缴费收据编号、DS-160&nbsp;页面上的&nbsp;10&nbsp;位条形码编号等信息。在接下来的流程中,申请者需要依次选择签证类型,输入个人信息,添加亲属,选择文件送达地址,确认签证费用的缴纳状态,最后一步是安排面谈时间。要注意,添加在此处的同行者必须与主申请人申请相同的签证类型,如果同行者需要申请不同签证类型则需要单独申请。</p><p>目前我国有&nbsp;5&nbsp;座城市可以进行美国签证面试,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沈阳以及成都。申请者需要到自己的常住地(一年以上)或者签证签发地所属领区办理,具体分布如表1&nbsp;所示。</p><p><b>表&nbsp;1美国领事馆所在地及对应省市自治区</b></p><p><br></p> <p>第五步,前往使领馆进行签证面试。申请者需要尽可能地备齐签证官可能需要审核的材料,并且按照预约的面签时间提前到达使领馆。在进入使领馆时,申请者只可以携带透明文件袋存放相关材料,手机、U&nbsp;盘等其他物品都不允许进入使领馆范围。</p><p>一般来说,美国签证在面试时即可知晓是否通过,签证面试官会收走合格者的相关材料,并给出回执,申请者根据自己先前所选择的收取签证方式领取签证即可。但也存在另一种情况,即面试官认为申请者通过面试,但在后期材料审核时发现申请者材料不实,从而拒签。</p><p>自&nbsp;2018&nbsp;年&nbsp;9&nbsp;月&nbsp;11&nbsp;日起,美国移民局实行新的规定,要求无论是移民、非移民申请或是身份转换请求,只要一开始提供的材料不符合要求,或者没有提交全部的证明文件,移民官可以直接拒绝申请,不用事先寄发补件(RFE)或否决意向(NOID)通知书&nbsp;。所以,在无法确定签证官是否会查阅某项材料时,申请者应该尽可能地将申请材料准备齐全,做到有备无患。美国留学签证所需材料如表2&nbsp;所示。</p><p><b>表&nbsp;2美国留学签证所需材料</b></p><p><br></p> <h3><strong>美国面签小技巧:</strong></h3></br><h3>美国对于学生面签的要求相对较为宽松,只要学生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学业,就读于正规的院校且不具有移民倾向,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签证官都会在材料审核完毕后通过签证要求。但申请者还是应该提前准备,掌握一些应答技巧,从而有利于面签顺利通过。</h3></br><h3>• 熟悉自己的材料。申请者应该提前熟悉自己材料的摆放顺序,这样与签证官交流的过程中才可以从容地拿出需要的材料,避免手忙脚乱给签证官留下不好的印象。</h3></br><h3>• 了解清楚自己将就读的学校及专业情况。面试过程中,签证官会与申请者就就读学校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就读专业以及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与申请者进行交流 .</h3></br><h3>• 真实准确应答签证官的问题。材料的真实性是签证成功与否的关键,若被发现材料造假,不仅这次申请会被拒绝,之后的申请可能也无法通过。因此申请者一定要保证所提交的材料都是真实可信的。</h3></br><h3>• 没有移民倾向。需要明确的是,申请者前往美国是为了学习知识而不是为了移民或者其他目的。</h3></br><h3>除上述外,申请者应预留充足时间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美国驻华使领馆虽然不要求申请者在面签时提供体检材料,但留学生在进入美国境内时,有可能被海关要求出示“疫苗接种或预防措施国际证书”以及“国际旅行健康检查证明书”。因此同学们在拿到学校的录取包裹时,需要注意包裹内的疫苗接种和体检要求,并根据学校的要求前往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或具有出入境检疫资质的机构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的“MMR 麻腮风联合疫苗”需要接种两针,且两次接种间隔 28 天以上,申请者应该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疫苗接种。</h3></br><h3><strong>二、加拿大:新增生物识别信息采集</strong></h3></br><h3>加拿大留学签证申请与其他国家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申请者必须申请两个留学签证,即我们俗称的“小签”学生签证(Student VISA,见图4)和“大签”学习许可(Study Permit,见图3)。</h3></br><h3> <h3><strong>图 </strong><strong>4</strong><strong>加拿大学生签证(Student Visa)示例</strong></h3></br><h3> <h3><strong>图 </strong><strong>3</strong><strong>加拿大学习许可(Study Permit)示例</strong></h3></br><h3>“小签”即贴在我们护照上的“VISA”,也是“Entry VISA ”的一种,由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或领事馆颁发。这是申请人出入境的唯一凭证,有了这张签证,留学生们才有进入加拿大的资格。因此,所有前往加拿大学习的中国学生都必须获取这一签证。</h3></br><h3>VISA 的类型也分为两种:如果在加拿大学习时长不超过 6 个月,可以获得的 VISA 为访问者签证,即“VisitorVISA”;如果在加拿大学习时长超过6 个月的学生,获得的签证为学生签证,即“Student VISA”。</h3></br><h3>“大签”是留学生首次进入加拿大时,在机场海关换取的一份学习许可。有了这份学习许可后,学生才具有合法居住在加拿大的权利。如果 VISA 过期,只要学生一直在加拿大境内不出境,凭有效的学习许可也可以合法地在加拿大学习、生活。但如果留学生在学习许可到期后想要续签,则此时学生签证必须在有效期内,两者相互影响。因此,无论是学生签证还是学习许可,在加拿大的留学生们都应注意其有效期,建议至少在其到期前 30 天申请续签。</h3></br><h3>在清楚区分大小签之后,申请者要按照如图5 所示的申请程序完成。</h3></br><h3>加拿大签证的主要申请步骤与美国差别不大,但有几点注意事项需要特别说明。目前加拿大签证中心接受 3 种申请方式:一是直接递交材料至签证中心,二是邮寄材料进行申请,三是网络申请。另外,自 2018 年 12 月 31日起,持中国护照申请加拿大签证的申请者需要进行生物识别信息采集,无论申请者采用哪种方式递交申请材料,都必须前往签证中心进行生物识别信息采集。通过网络申请或以邮寄方式递交签证材料的申请者,会在材料开始审核后收到一封生物识别信息采集通知信,申请者需要确保在 10 个工作日内完成预约并前往签证中心进行生物信息采集。为避免多次前往签证中心造成时间上的浪费,申请者也可以在生物信息采集的当天在签证中心递交申请材料及护照。与申根国家不同,加拿大的生物信息采集需要额外收费,价格为 85 加元(459 元)每人,若以家庭为单位申请则为 170 加元(918 元)每家庭。</h3></br><h3> <h3><strong>图 </strong><strong>5</strong><strong>加拿大学生签证申请流程</strong></h3></br><h3>除了需要采集生物信息外,对于首次申请加拿大学生签证的群体,加拿大驻中国使馆要求申请者必须前往指定医院或机构进行体检,在申请时将体检回执连同签证材料一起递交。申请者在递交申请时,必须保证所有可能用到的材料都准备齐全,以免领事馆翻查相关资料时,发现申请材料缺少,造成签证被拒。这样不仅耽误时间,还留下了被拒签的记录影响日后再次申请。申请者可以按照加拿大使馆官方给出的文档准备清单(Document Checklist-IMM5 483)进行相应的准备。还有一些补充材料未在官方指导材料中说明,表3 将申请加拿大学生签证的所需材料进行了汇总,申请者可以参考准备。</h3></br><h3><strong>表 </strong><strong>3</strong><strong>加拿大学生签证材料清单</strong></h3></br><h3> <h3>在签证申请通过后,申请者的邮箱会收到加拿大使馆发来的一份 “过签信”,告知申请者签证申请已经通过。这时,申请者就已经获得合法入境加拿大的资格。但前往加拿大读书的同学们在首次入境加拿大时,一定要记得前往海关的移民局换取自己的学习许可。如果没有这份许可,申请者就无法合法在加拿大学习。申请者换取学习许可需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包括护照、签证、海关信、加拿大学习录取通知书原件等,在移民局官员要求查看时可以及时出示。针对申请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加拿大移民局在指南“Guide 5269” 中进行了详细解释,以帮助申请者们更好的完成申请。</h3></br><h3>签证中心会将签证及材料寄回给申请者,其中海关信也会一同寄回,若材料中没有“海关信”,申请者应当尽快联系签证中心要求补发。同时有申请者反映,收到的“海关信”上没有显示条形码,这时申请者需要打印“过签信”——签证通过后使馆发送到申请邮箱,并随身携带,方便移民局的人员检查。虽然据某些网站上的信息显示,换取学习许可时工作人员只查看护照及签证,所以是否携带海关信不重要,但海关信作为官方要求的文件,一旦工作人员要求查看而申请者无法提供,申请者则可能面临无法正常进入加拿大学习的情况。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还是建议申请者将所有材料准备齐全,有备无患。</h3></br><h3><strong>三、英国:签证材料有所简化,入境后需换取 BRP</strong></h3></br><h3>申请英国留学签证,主要分为 6 步,如图6 所示。</h3></br><h3> <h3><strong>图 </strong><strong>6</strong><strong>英国留学签证申请流程</strong></h3></br><h3>第一步,申请人登陆英国签证及移民中心的签证申请页填写在线申请表并进行递签预约。适用于持中国护照赴英学习的签证类型主要有Tier4(General)(普通 T4 签证)、Tier 4(Child)(T4 低龄学生签证)以及 Short-term study visa(短期学生签)。其中普通 T4 签证适用于 16 周岁及以上并在英国参与长期课程学习的留学生,低龄学生 T4 签证适用于4~17周岁就读中学及以下课程的留学生,短期学生签适用于在英国就读短期课程的留学生。由于 Tire4 普通学生签证对留学生就读课程有具体要求,若学生已满 16 岁但未满 18 岁且就读于非 A-Level 及以上阶段的课程则仍需要申请 Tire4(儿童)签证(见图7)。建议需要办理签证的同学先登陆官网了解自己需要办理的签证种类,再根据相关要求准备材料。</h3></br><h3> <h3><strong>图</strong><strong>7</strong><strong>英国Tire4普通学生签证对就读课程要求</strong></h3></br><h3>第二步,在明确需要办理的签证种类及签证信息之后,申请者就要开始签证的申请准备工作了。申请者需要准备签证材料、填写并打印申请表并预约递交材料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英国的留学签证需要提供录取学校的录取确认函(CAS)作为重要申请材料之一,申请人最早只能在课程开始前 3 个月或者拿到录取确认函 6 个月内进行签证申请。英国大学的 offer 代表学校接受学生申请并同意学生入学的意向,申请人递交给学校完整的申请材料、经过学校审核后就可以获得无条件录取通知书(Unconditional Offer),若申请者的材料不符合高校要求,部分高校会为学生提供前置的语言课程,并给出有条件录取通知。学生接受 offer 并按规定交纳学费订金后,学校就会发给学生录取确认函。简单来说,Offer 是学校的录取意向,而录取确认函是学校的录取确认函,用 offer 来换取录取确认函一般还有两个条件:第一是交押金时 offer 在有效期内(一般为 4~6 周),第二是交押金时学校的招生名额尚未满员。对于申请英国的留学生来说,录取确认函是成功申请到签证并就读心仪学校的重要凭证,所以建议同学们在收到 offer 后尽快做出是否接受 offer 的决定,并且在规定时间内递交押金换取录取确认函。</h3></br><h3>第三步,英国在申请 6 个月以上的签证时,还同时要求必须进行肺结核测试。肺结核的检测必须到任一由英国内政部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由非指定检测机构出具的证明将不予接受。证明材料的有效期为6 个月,所以建议申请人合理安排检测时间。</h3></br><h3>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从 2018 年 6 月开始,英国移民法规提出,包括中国在内的 11 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申请 Tier4 学生签证时,可以不提交资金证明、学历证明以及语言成绩证明。但是尽管这些文件在申请时不强制提交,但仍然存在被抽查的可能性,因此仍建议申请者提前准备好材料以备不时之需。此外,除了资金存款证明校方不再进行检查外,学历证明和语言证明仍然是在向学校申请录取确认函时的重要文件。</h3></br><h3>最后,提交完整的材料并且审核完成之后,在英国逗留时间超过 6 个月的中国公民,会首先得到一份一个月有效期的临时签证和一张 BRP 确认函,BRP 即 BiometricResidence Permit,是一张包含个人生物信息如指纹、照片等的居留卡,它可以作为在英国的临时身份证明。申请者入境英国后的10 天内必须携有效护照及 BRP 确认函到当地警局领取 BRP,否则将面临高额的罚款。拿到 BRP 后,之后出入境英国时即可将其出示,用作签证及身份证明。</h3></br><h3><strong>四、澳大利亚:流程简化,自助完成</strong></h3></br><h3>自 2016 年 7 月 1 日起,澳大利亚简化了学生签证申请流程,无论申请者在澳洲就读哪一类学校,都统一申请学生签证,即 500 签证。具体申请步骤图8 所示。 <h3><strong>图 </strong><strong>8</strong><strong>澳大利亚留学签证申请流程</strong></h3></br><h3>第一步,学生需准备申请材料(见表4),并购买医疗保险。所有的学生签证申请必须通过澳大利亚内政事务部(Department of Home Affairs)ImmiAccount(网站)递交。申请者需要注意,移民局要求申请者提供购买 OSHC(海外学生保险,Overseas Student Health Cover)的凭证,若学校未在学费中包含保险费用,申请者则需要自行购买,无法提供购买医疗保险凭证的申请将不予受理。目前澳大利亚提供 OSHC 的保险公司中,大多数人选择:Allianz、AHM、Bupa 和 Medibank4家保险公司。</h3></br><h3><br clear="ALL"></br><strong>表 </strong><strong>4</strong><strong>澳大利亚学生签证材料清单</strong></h3></br><h3> <h3>第二步,在 ImmiAccount上完成签证申请并交费后,申请者就可以上传相关证明文件了,具体包括护照、身份证、学校颁发的登记证明(CoE)、财产证明、体检结果、OSHC,语言考试成绩单、学历学位证明或成绩单等。</h3></br><h3>第三步,除了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外,申请者会在申请邮箱中收到自己的体检号(HAP ID), 申请者需要凭体检号前往澳洲政府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签证体检,体检报告会由该机构直接递送到移民局手中。</h3></br><h3>最后,虽然申请澳大利亚签证不需要前往领事馆或签证中心,但在材料审核过程中,移民局的工作人员会随机对申请者进行电话调查。针对学生群体的电话调查,主要围绕几个固定的主题展开。如申请者前往澳大利亚的目的是否是为了学习,申请者是否存在移民倾向,提交的信息是否存在虚假材料,申请者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其在澳洲学习、生活的费用等。申请者只要满足要求并如实回答即可,无论申请者提供什么类型的信息都必须确保其真实性。</h3></br><h3>申请通过后,澳大利亚使馆向申请者预留的邮箱发送电子版准签函,申请者需要将准签函打印下来,随护照一同使用。</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