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美丽神奇的利川建南,群山叠翠,起伏延绵,远山高天近,近水云雾烟,生在此福地,逍遥似神仙。</h3> <h3> 深山有石,千年默默无人识。山野有奇人,石头匠人朱贤芳。石头在山无人开采,埋在地里,永远就是一块石头。石头匠人朱师傅说:只有把石头开采出来,加工打制成石器具,才会有用,我们做石匠这门手艺的,就是让石头变成有用的东西,赋予它灵魂和生命。</h3> <h3>石头,在建南山野满地都是,但用作石器制品,那却还要有选择性的,石料的硬度和结构都要考虑,石坚要韧,如米粉石就是上品,打制水缸就是好料。如果石磨,则要青岗石,那种石头耐磨,所以看是一件石制器品,也是不容易打造成</h3> <h3>在一次偶然的交谈中,才发现老朱是一位手艺较好的石匠艺人,从它打制的石器,看出了石头的价值和作用。</h3> <h3>要想开山采石,必须要先搞好打石开山的工具,楔子和錾子,扁錾和钢钎等物品,就象砍柴不误磨刀功。这是朱贤芳石匠师付和朱贤凤师傅两人在煊錾子,准备开山打石。</h3> <h3>朱贤芳师傅在山上开山采石,准备用于打凿石缸和石脚盆。</h3> <h3>郎在山上打石头,妹在坡下放青牛,石头打在牛背上,看妹回头不回头。石匠师傅边打石头边唱起了土家的山歌和情歌《打石头》。逗得放牛的阿妹,停下手中活,唱歌来对和;你打石头妹放牛,哥哥莫把妹妹逗,小心回家阿嫂打,半夜将你耳朵揪。</h3> <h3>放牛的阿妹,在坡上薅洋芋草。一边放牛一边干活和石匠师傅对歌。</h3><h3><br></h3> <h3>牛儿不懂情歌对,只是低头闲吃草,对牛弹琴不解风情,对牛唱歌它不懂!闲扯!</h3> <h3>石缸,在农村前二十年,都是很普通的东西,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但是现在社会,高度发达,自来水供给率基本上都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所以现在的家戶人家很少再用上石水缸了。</h3> <h3>但是,石水缸盛的水,十天半月都不会放坏,而且水质越沉浸越好喝!那种味道甘醇可口,无需再净化。所以石缸是口宝,放在家中雅俗共赏,更是有利于人体健康!</h3> <h3>石刻的雕花柱头墩,出自朱贤凤石匠的师傅朱碧清老人。老人一生徒弟众多,留存在广大乡村的石刻石雕建筑很多。</h3> <h3>土家悬棺崖墓葬,就是在巨石岩壁上石战子打造的!在古代,石匠艺术曾经风光无限,铸造了很多不朽的辉煌。</h3> <h3>朱贤凤石匠师傅打造的猪槽。当地用于饲养牲猪的食盒。这种猪槽很普通,过去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现今喂猪的人少了,则弃在山野村旁,无人问津!</h3> <h3>石匠师傅朱贤凤,对着石槽在深深地思索,石匠技艺?该走向何方?传承或是终结?传承,无人愿学,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终结放弃,自己大半生的心血手艺失传,心里还是难舍?郁闷纠结!出路无门?咋就这么难呢?</h3> <h3>这是朱贤芳石匠师傅打的手支支,旧时是习武之人的必备品,用于锻炼身体的。</h3> <h3>朱贤芳石匠师傅在开山采石,准备打制一个石盆。友人朋友好玩,托他打制的。不然战子手锤己生锈!但是打石技艺却是宝刀未老,锋芒犹利。</h3> <h3>石匠的这门手艺,原来在农村还是比较普遍,可是如今,这门手艺已经渐行渐远,已经面临失传和断代的风险。衷心的希望和祝愿,这门石匠手艺能得到保护和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能有一口石缸留传,能喝到没有过滤机的健康饮水!让后世人能有个念想。</h3> <h3>我是一块石头,普普通通的石头,我想走出大山,走到千家万户中去。等待,等待石匠艺人将我开采,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作用在人间。</h3> <h3>石匠打石头这门手艺,就如这夕阳一般美好,只可惜就是近黄昏了。只是希望夕阳落下,第二天又会升起新的朝阳,石匠技艺事业走向另一个年轮世纪的辉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