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本集美篇部分采用马老师、张洵、陈晨和董志法等照片,特此感谢!</h3><h3>南极—对我们是那么的神秘和陌生,她的美丽而变幻景色又传说纷纭,这一切勾起我们这些旅友的遐想和在有生之年追求的愿望,于是有横跨南美南极之旅的南极之行。</h3> <h3>根据1961年6月通过的《国际南极条约》规定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它属于全人类。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大陆,周围被一片茫茫的海洋所包围,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低温度—89.2摄氏度在南极测到。它仍面和高达1400万平方千来,比中国的陆地面积大46%。</h3> <h3>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乘飞机到世界最南端的阿根廷的海港城市—乌斯怀亚,这是一个别致、美丽的小城,依山临海而建,街道不宽,但十分干净,街边全是在童话里才出现的可爱小木屋,屋前屋后的鲜花开得正旺,这里正是南半球生机盎然的夏天。但清冷的空气和白雪皑皑的雪峰,又让人恍然提前感受到南极的气息。乌斯怀亚也是前往南极洲探险、考察和旅行的一个理想的起航和补给基地。</h3> <h3>美丽乌斯怀亚的这座城市背靠安弟斯山脉,三面环山,郁郁葱葱山坡和巍巍的雪山交相辉映。</h3> <h3>我们游览乌斯怀亚港湾美景时,已远远看到一艘漂亮的上白下蓝的游轮停泊在港口,这就是将带我们远征南极大陆的亚特兰蒂邮轮。</h3> <h3>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攀着舷梯登上了亚特兰蒂号游轮,开始为期9天10夜,航程3000余公里的南极大陆之旅。</h3> <h3>由船长、总经理和探险队长分别致欢迎辞,这是亚特兰蒂邮轮的演讲厅,游轮装饰豪华,设施齐全,有阅览室、健身房和商店等。</h3> <h3>离开乌斯怀亚海港,到南极大陆,必须跨越天然屏障德雷克海峡,也就是传说中的“夺命西风带”,“死亡的走廊”,位于南美洲最南端与南设得兰群岛之间,长300公里,宽900公里,水深3400米,海峡内海水从太平洋流入大西洋,形成南极绕流,可以让德雷克海峡的巨浪高达10米。</h3><h3><br></h3> <h3>游轮在风雷滚滚,海浪汹汹的狭窄的德雷克海峡上行驶,旅友中几乎无人能幸勉晕船。</h3> <h3>这是游轮上的餐厅,大厨们为我们的一日三餐提供丰富美味的餐饮,但晕船的旅客无法就餐,餐厅就餐廖廖几人。</h3> <h3>每天下午,游轮提供下午茶点,更冷清许多。</h3> <h3>游轮上的驻船专家都是探险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等,向我们讲授人类探险南极的历史,南极的环境保护和执行南极条约,对人类的重大意义及我们登上南极大陆和岛屿,应掌握和遵循环保的知识和规则。</h3> <h3>人头济济的科普讲座,让我们收益多多。</h3> <h3>这是游轮上的专业人员记录行驶的航线图,标示着游轮已驶近南设特兰群岛。</h3> <h3>经过2天航行的颠簸,我们平安穿过谈虎色变的西风带德雷克海峡,驶近南设特兰群岛,海面一片宁静,阳光灿烂,看到了世界上最纯净,最宁静,最壮观的地方,湛蓝清澈水面上雪山与倒影相映,景色如梦如幻。</h3> <h3>在我身后的这个像“水立方”的冰块,比我们游轮还要大,有10多层楼高,几个足球场大。</h3> <h3>南极98%的陆地,都被巨大的冰盖所笼罩,从海面望去,犹如连绵不绝的冰雪世界。</h3> <h3>南极大陆边缘74%的海域都被冰架覆盖,冰架断裂后,呈现各种形状,矗立起的巨大的“冰墙”在阳光的折射下,呈现不同的色彩。</h3> <h3>冰山脱离冰川或冰架,在海洋里自由漂流,在阳光、碧水映照下绚丽夺目,犹如汉白玉雕成的玉山。</h3> <h3>南极的海洋里,冰山、冰块都是最杰出的作品。</h3> <h3>真正身处南极,没有网络,忘却了时间和空间,把目光撒向远方,用双眸记录下美好画面…。</h3> <h3>第四天早上,船己停泊在长城湾,工作人员放下冲锋艇,为我们登岸做准备。我们穿上救生衣,为了防止污染南极,保护南极大陆这片净土,每次登上南极大陆前,穿上橡胶靴,都要在消毒水的池子清洗,登岛回来后还要在消毒水池再清洗一遍。</h3> <h3>10人一组坐上冲锋艇,利剑劈水似地驰向长城站。</h3> <h3>在冲锋艇上远望那红色的房子,就是长城科考站。一种强烈的喜悦与自豪油然而生。长城科考站背依南极终年雪山。</h3> <h3>“不到长城非好汉”,手擎五星红旗,欢呼祖国万岁。</h3> <h3>我为祖国骄傲!”爱国,求实,创新,拼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h3> <h3>红色的“长城站”镌刻在纪念石上,纪念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纪念石立于1985年2月20日。</h3><h3><br></h3> <h3>这是长城站的中国少年纪念标,标的上部是少先队的队徽,下部是可爱的熊猫和企鹅站在雄伟的长城上。</h3> <h3>这是”长城和钟”,由苏州寒山寺赠送,于2013年11月7日随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雪龙”号船抵达长城站。</h3> <h3>路边有4组指示牌,指示牌上有52个城市的标牌,标注着长城站到这些城市的距离,其中上海16559公里。</h3> <h3>长城站的展示厅,长城站于1984年12月31日开工建设,1985年峻工,1992年揭牌。目前中国在南极洲己有4个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h3> <h3>10人一组,乘上冲锋艇离开长城站。</h3> <h3>下午即往乔治亚岛又叫企鹅岛,去拜访南极的主人—企鹅。探险队先行登岛,摆好路标,为我们指示安全的行进路线。</h3> <h3>岛上主人企鹅,早就列队欢迎我们—来自远方的客人。</h3> <h3>摇晃、满珊、机敏,仰天高歌。</h3> <h3>如此纯洁美丽的企鹅是南极最大的种群,好不神气!脸颊上有一条深色的条纹,如似一根帽子的系带的叫帽带企鹅,据科考队员介绍,全岛有企鹅3万只左右。</h3> <h3>好一对情侣,卿卿我我!</h3> <h3>灵活跳跃的帽带企鹅群,让我们目不暇接,欣喜若狂。</h3> <h3>企鹅赋予南极勃勃生机,人见人爱。</h3> <h3>夏季的南极呈现极昼,夕阳将余晖投射在冰雪覆盖的雪山下,将山体染得一片金黄色,光线如幻,游轮披着金色余晖徐徐驶向杨基港。</h3> <h3>每天会把航船路线贴在墙上,经一夜的航行己到了南极杨基港。</h3> <h3>杨基港是位于南设特兰群岛中格林尼治岛西南部的避风港,该地区被国际列为重点鸟区,也是阿黛利企鹅等栖息地。</h3> <h3>第五天,游轮停在杨基港,我们穿上救生衣和橡皮靴在船员的帮扶下登上冲锋艇。</h3> <h3>仿佛南极的冰山和海水就能触手可及。</h3> <h3>我们从杨基港的海水中捞起一大块晶莹剔透的南极冰,品尝冰块,似冰清玉洁的琼液。思绪则穿越千年、万年和亿年的时空,与冰块一起如遨游遥远星球。</h3> <h3>探险队员还特意为我们选一个浅滩,我们下了冲锋艇,站在浅滩的冰块上拍照还是要有勇气的!站在南极的冰雪中,极目远眺,白茫茫的一片,天地融合,人在这里显得太渺小。</h3> <h3>在杨基港岸边看到含有矿物质的彩冰。</h3> <h3>在乔治亚岛拜访过帽带企鹅,又在杨基港看到了阿黛利企鹅,也称金图企鹅,嘴角呈红色,眼角处有一个红色三角形。</h3> <h3>企鹅是南极最可爱的动物了,活脱脱的一个戏精。</h3> <h3>按规定登岛的客人与岛上的主人保持5米的距离,憨态可掬的企鹅,摆出各种姿态,也使我们忘却了寒冷。</h3> <h3>还看到了体型臃肿,睡得沉沉,偶尔动动腮帮的海豹。</h3> <h3>我们登上洛克罗依港的英国科考站,是英国探险者居住的房子,现成为博物馆。在南极的夏季有4~5个工作人员,接待来英国站参观的访问者。</h3> <h3>博物馆保存着当年探险者所用的各种实物,抓紧时间在明信片上盖上纪念邮戳,把人生珍贵的明信片带回家。</h3> <h3>感谢摄影师张总,为我们拍下倩影。</h3> <h3>在南极的雪地里尽情pose,也许我们永远无法成为土地主人,但我们依然可以做一名看客,看那里的造物奇迹,听那里的生命赞歌。</h3> <h3>再见!洛克罗伊港。</h3> <h3>按行程安排,上午登洛克罗伊港,下午将穿越利马水道,利马水道又可译成勒梅尔水道。利马水道最宽处1600米,最窄处800米,由于水道中流动浮冰和冰川碎冰堆积而变得更狭窄些,不少游轮过不去,只能绕道而行。</h3> <h3>南极天气瞬间千变万化,船长估计弄不好要绕道行驶。然而我们在邮轮甲板上足足等了3小时,老天爷是如此眷顾我们,真有奇迹发生,阴转晴,艳阳高照,阳光灿烂。利马水道的两边群峰对峙,峰顶超过300米,水光山色,海冰随处可见,也是南极半岛中景色最美的水道。</h3> <h3>银山碧水,群峰倒影,波光云影。</h3> <h3>眼前呈现了仙境般景色,船行景移,变幻万千,蓝天、白云、碧水,雪山、块块白色的浮冰和人是多么和谐的自然搭配。</h3> <h3>游轮在狭窄的水道缓慢地小心翼翼向前驶去。</h3> <h3>前方的巨大的浮冰越来越近,我们每个人都屏着气,生怕游轮过不去。游轮终于避开浮冰,顺利通过利马水道,全船的旅客大声欢呼!感谢我们这位俄罗斯藉船长,为船长高超的驾驶技术而鼓掌!</h3> <h3>过了利马水道,游轮驶到培雷诺海峡,这是一处美丽而平静的海面,蓝天碧海,组织方按排南极跳水,考虑到自己的年龄,且还有十几天的南美智利和秘鲁旅行,最终决定放弃南极跳水的报名,成了我南极之行的遗憾!</h3> <h3>在船有39人报名参加南极跳海,其中女20人,男19人,为巾帼和壮士勇敢地进行南极跳水,点赞!主办方为每一位跳水队员颁发证书留作纪念。</h3> <h3>第六天游轮从利马水道驰向约63公里的”天堂湾”,从游轮可远跳阿根廷基地—布朗基地。</h3> <h3>天堂湾是天然的避风港,水面似镜,乘坐冲锋艇在洋面上穿梭在冰川怀抱,恍如隔世,置身仙境。</h3> <h3>我们纷纷用镜头留住这难忘的天堂美景</h3> <h3>透过凌凌的绿波,湖蓝湖蓝的冰山像个巨大的蜂窝。</h3> <h3>浮冰比比皆是,深蓝的、浅蓝色、浅绿色,形状各异千姿百态,构勒出一幅幅唯美的海洋冰川画卷。</h3> <h3>水墨画中的冰雪世界</h3> <h3>如不亲临南极,很难相信天然的冰块如此灵动的蓝。蓝冰本身没有颜色,它美丽的蓝色来自于漫长岁月的挤压,由积雪而挤压成冰(据说有3400万年),冰中存在气泡,就会对阳光产生散射后发出晶莹的蓝色。</h3> <h3>感谢探险队员,让我们领略了天堂湾的冰雪之美。</h3> <h3>巡游完天堂湾,我们登上下一个景点—布朗基地,10人一组,行动一致、准时,是这次旅行中组织性最强的团队。</h3> <h3>布朗基地的阿根廷科考站建于1950年,可见阿根廷站建设还真不错。</h3> <h3>登上坡顶,脚踏南极大陆,身后天堂湾尽收眼底。在无人涉足的地方徒步,站在辽阔的疆土上,感叹自己的渺小…,庆幸自已这次探险旅行的决定,在这亿万年原始之地留下足印。</h3> <h3>知识面广的马老师和冯医生是资深旅友,一提起这次南美南极之旅,我们一拍即合,早早就签下了游行合同。</h3> <h3>温文而雅,助人为乐的三位老总留下深刻影响,以致于回沪后又一次土耳其之旅,这次2020年3月11日的墨西哥、古巴之旅因疫情而搁浅。</h3> <h3>像战士打靶归来,探险队拿起路标在后面压阵。</h3> <h3>乘上冲锋艇登上游轮,南极之行己接近尾声,最后一个旅行景点是格拉什海峡,方圆50公里范围,在游轮的甲板上能看到黥魚,期待!</h3> <h3>真的看到了,看到天与海的交界处,常以优美姿势跳跃水面的鲸鱼,不时有鲸鱼喷出水柱。</h3> <h3>也终于拍到了鲸鱼的甩尾的优美动作。</h3> <h3>第七天晚开始归航的航行,又要经过三晚二天的航行,从德雷克海峡回到乌斯怀亚。</h3> <h3>归航中,游轮举办了船长鸡尾酒会。</h3> <h3>我们高举酒杯,感谢一路辛勤的船长、驻船的探险队、旅游公司等全体人员,报以热烈掌声致谢!</h3> <h3>归航中举行了一场拍卖会,拍卖一张由船长、大副、全体探险队员签名,标注了本次南极洲行程的各个地点的航海图。</h3> <h3>最后这颇有纪念意义的南极航行海图,由一家北京环保公司的王经理以2500美金所拍得,拍卖款将用于南极动物保护,为南极的环保事业作贡献。</h3> <h3>又经历了德雷克海峡的7~10米风浪洗礼后,游轮滿载着南极寻梦者驶入了乌斯亚怀港,我们走下亚特兰蒂游轮的舷梯。</h3> <h3>本次南极之旅,20名探险队来自于10几个国家,他们的专业、热情和辛苦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与探险队员合影,依依惜别!</h3> <h3>这是全体200人的远征南极团友的集体照(只可惜照片像素太低,模糊不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