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妇的一天

Tina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国内时我的朋友都是上班族,周围接触到人也鲜有家庭主妇,可移民后不一样了。刚开始两年上学,后来父母年纪大了,要时不时地回国看看,找工作的事儿就耽搁下来,就此我做了家庭主妇。开始的时候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伤感,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就从来没想过要做家庭主妇,连闺蜜都时不时地问我“你在家都干嘛呢?”直到前年她失去工作在家时才发现,家庭主妇有忙不完的事啊!</span></h1> <h1>  记得有人对我说过“你不用上班,做饭有面包机,洗碗有洗碗机,花钱老公给,看看多轻松啊!”那时候连我自己都觉得家庭主妇做的好像是很不值得一提的工作了。</h1>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改变了这种想法。</span></p> <h1>  这是三年前我记录下我的一天,虽说不是很典型,也是有代表性了。</h1><p><br></p> <h1> </h1> <h1>  6:15am,睡梦中闹钟响了,可我有点儿睁不开眼,就按了小憩,10分钟后又响了,必须起来,若不儿子赶不上校车了。急急忙忙穿好衣服下楼,上厕所、漱口、喝水,开始准备早饭,同时做儿子的午饭。</h1> <h1>  刚开始儿子上这个新学校时,很高兴有餐厅,几乎每天中午都买饭,我也窃喜了一阵子。可久了以后,儿子觉得只有那几样,并且说学校的饭太贵,就不再想买了,于是又恢复到原来带饭的状态。</h1> <h1> 7am我叫醒儿子,他也是要在床上躺一会儿才能起来。7:15am左右下楼了,我催促着他赶紧吃饭,即使校车站离家不到两分钟的距离,但上厕所(要坐近一个小时才能到校)、穿衣服一系列程序,至少要提前5分钟准备。</h1> <h1>  7:41am他准时离开了家。我稍稍松了口气,但注意听外面的汽车声音,现在天还没大亮,还是有些担心他。</h1> <h1>  7:46am校车呼啸着从家门口驶过,我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了。吃完剩下的几口饭,我开始洗碗、吸地,简单地收拾下房间,然后洗脸。趁着上厕所时看了看手机,翻了翻微信,检查一下邮件。</h1> <h1>  今天想去上10:25am的瑜伽课,然后再去退东西,所以中午不回来吃饭了。要动作快些了,还要准备好自己的中午饭带上。这张健身卡还是去年过生日时儿子送给我的呢,即使我掏钱,但主意是儿子提出来的,半年多了,仅仅10次我还没用完,每天真是太忙啊。开车到那大约十二三分钟,但刷卡、换衣服等至少要提前半小时。</h1> <h1> 9:55am我离开了家。瑜伽课持续到11:40am,和老师、同学说说话,换好衣服后已经12点了。就在活动中心的小咖啡厅把饭解决了。</h1> <h1> 吃完饭已经12:15pm,也许是食乏的缘故,我感到有些疲惫,在那休息到12:30pm,然后去沃尔玛退货,顺便买点菜。早晨儿子特意强调要买西瓜,但前两天在沃尔玛买的西瓜真是不好吃,我不敢在这买了,准备去Superstore看看。</h1> <h1>  1pm左右从沃尔玛走出,忽然想起这几天化妆品打折,于是顺道去化妆品店。1:40pm走出化妆品店。</h1> <h1>  下周要去洛杉矶,护照还在银行保险箱,然后去银行取护照和一些美元。银行里人稍多(当然不能同国内比,但这儿办事效率低),2:15pm左右从银行走出。赶到Superstore,买了西瓜,忽然发现几天前放在车上的废品还没有卖,然后又去卖废品。</h1> <h1>  卖完废品已经3:20pm了,这时我感到极度疲惫,甚至怀疑是不是发烧了。一坐上车我更是昏昏欲睡,但时时提醒自己,安全第一,注意开车。因为昨日大雪,即使市政及时除了雪,交通也不是很畅通。</h1> <h1>  开开停停,3:45pm我终于到了家。到家后把菜和牛奶放进冰箱,我终于挺不住了,躺在沙发上睡着了。这一觉睡的很管用,一睁眼睛,4:15pm,赶紧起来给儿子做晚饭,4:45pm左右儿子到家。</h1> <h1>  吃过晚饭洗刷完毕,大约7点左右,趁儿子写作业的时候,给国内打几个电话,然后就得催着儿子洗漱睡觉了。儿子上床后,我能看看书或是写点东西,这才是我一天真正想做的事啊!</h1> <h1>  上大学时我从没想过要做这样一份工作,或是认为这是一份工作。我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主要的是精神生活上的,是思想观念上的差别,上至政府政策,下至百姓观念。5年前我才开始认识到家庭主妇这项工作还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干得好的 。</h1><p><br></p> <h1>  凡事都是有利有弊,因为这次疫情,孩爸回国的机票一次次取消,不得不留下来和我们共处,以前总说我做事效率太低,现在终于体会到了家庭主妇的不易。</h1>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又一个节日来临,谨以此文献给工作在各个战线(特别是家庭岗位)上的男、女朋友,祝大家节日快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