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沁馨阁”读书小组汇报交流</span></p> <p> 假期读书汇报活动如期而至。虽然是这样特殊,但是仍然没有影响老师们读书的热情。3月6日,在学校的号召下,我们第一时间组建了读书交流小组,并为这个温馨的小家取名为——沁馨阁。希望老师们在“沁馨阁”浸润书香,享受读书的快乐!</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能够丰富一个人的知识,提高一个人的境界,做为人民教师的我们,传道受业是我们的基本职责。教师应该与诗书为伴,与笔墨为友,只有不断地从书中汲取营养,才能更好地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换来芬芳满园的佳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任旭芬老师与大家分享读书收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假期里,我认真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苏霍姆林斯基那闪光的智慧的思想时时激励着我,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真正的人;要想方设法把孩子们培养成为真正的人。读着这本书,自己的心灵会受到洗礼,灵魂得到净化。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的爱更为复杂的了。人的爱,则是一束最温柔,而同时又是最朴实,最美丽,最不显眼的小花,给他起个名字叫道德。”说得多好啊!爱就是道德,父母之爱,师生之爱,朋友之爱……是爱让我们彼此相知,相亲,相爱。人活着就是要为别人带来欢乐和幸福,而不是一味地索取,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多少孩子的爸爸妈妈奔赴到武汉前线,与病毒作战,他们的言行是孩子们最好的榜样!我们班的赵鑫豪小朋友的妈妈就去了武汉支援,小鑫豪小朋友特别坚强,每次与妈妈视频都说:“妈妈,你要把病毒打败,注意身体,早点儿回来。我会在家听爸爸的话。”这小小的男子汉已经用自己的言行鼓励着妈妈,用这样的方式爱着妈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让我们都来做有爱的人,做有道德的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金晶新老师与大家分享读书收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初读这一本书,真的需要很大的耐心!因为毕竟里面所讲的办学理念与我这样的普通的教师相距甚远。但即便如此,我也不停地感慨于该校从校长到教师那朝气蓬勃的集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一直相信苏霍姆林斯基的“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育教学工作成功的保证”。教育首先需要的就是教育的激情,信仰教育的态度,这一切都源于教师的团结一致。衡量一所学校的好差根本上不是设施是否先进、荣誉是否多少、活动是否缤纷,而是全体教师是否团结一致、师生是否团结一致!因为团结是学校教师积极上进,幸福教育,学生快乐学习的根本之源。苏霍姆林斯基,不愧是广大教师心中的偶像。《帕夫雷什中学》值得我再次认真地阅读,因为它不愧为一部“活教育学”!可以让自己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把教育做得更精致,更成功。无论是对学校、对学生、对自己,这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丛淑敏老师与大家分享读书收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利用今年的特殊假期,我宅在家里,认真拜读了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写的《要相信孩子》这本书,这本书给我的启迪很大,结合我的教育教学实际,许多地方在工作中遇到过笔者手下的特殊学生,在处理解决这些特殊的学生方式方法上,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从苏霍姆林斯基这位老教育家身上学到了许多可嘉的教育孩子的方法。随着我对儿童内心世界不断深入的探讨,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学会用孩子的思想和感情来生活,我越来越明确了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有一条十分重要真理,在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时候,不应伤害他们心灵深处最敏感的地方——人的自尊感。教师应亲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不要一味伤害学生的自尊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教育是一门艺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在培养孩子们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应充分去相信学生,多鼓励他们,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在学校中享受教育的快乐,每天都能快乐健康的成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吴海燕老师与大家分享读书收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寒假里学校开展了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的读书活动,我读完了《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之后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有了新的认知。读了这本书后我对怎样更好的处理孩子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回想以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有的处理就不是很好,看到作者写的各种例子,真是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个很伟大的人,他 把“爱”时刻揉碎在教育中。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孩子都没有离开过“爱”这个字。要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用满满的爱心和足够的耐心对其晓以利害,推心置腹的对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讲不认真学习的危害,而不是简单的训斥,这样他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老师不是要批评他,而是真心想要帮助他,并表示对以往的问题不再追究。我相信,如果孩子真的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和爱护,他一定会有所改变,借此机会再全班表扬他,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慢慢地他就会有进步了。苏霍姆林斯基给予我的教育启示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教育者很多的建议,每一条都启示着我怎样作为一位合格的教育者,并要将它们铭记在心。他说:育人先育心。要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份信任就像一朵朵娇嫩的花儿,需要用心呵护。关注孩子的健康,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闫锐老师与大家分享读书收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我的收获很多,感受颇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书中的第一章中,谈到了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是个孩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当我读到这段时,我陷入了思考。作为班主任,你是孩子的朋友吗?你了解孩子的心灵吗?“我们时刻都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给我提了一个醒。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孩子,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的孩子,一群可能犯任何错误的孩子…… 我们都曾经是这样的孩子。哪个孩子没犯过错?是孩子就会犯过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所以,当教师的我们面对孩子,就该常想想,我也曾是个孩子。当孩子遇到悲伤时,说几句安慰的话;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说几句鼓励的话;当孩子取得一点进步的时候,也要伸出大母指,说几句表扬的话。作为班主任,就要更多地包容孩子,理解每一个孩子,善待每一个孩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真的,善良的。让我们永远为孩子敞开有温度的怀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张萍萍老师与大家分享读书收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个特殊的寒假,我再次拜读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要相信孩子》。两年前也成读过这本书,如今再次阅读,感觉亲切之余又多了一些思考。之所以说是亲切是因为再次拜读就像是在与一位令我敬仰多年的教育大师促膝交谈中;欣喜的是再次让我感受到的是教育的力量,感受到的是生命在扩张,感受到的一位大师谆谆的教诲。对于书中的这些话,让我感想颇多,却无法用多余的语言去形容它。文字是质朴的,哲理却是深刻的,直逼教育的本真。这就是教育的经典,这就是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思考的地方。有了这些教育先哲的启发,我们在面对教育现实的时候,可能会增添一些教育的勇气和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像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真正无微不至的关怀,应该是培养儿童优秀的道德品质,并不断的使这些品质得到巩固。</span></p> <p>吴琼老师与大家分享读书收获</p><p> 在今年的寒假中我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在此以前,只是浅浅了解过此书,但从来没有真正去阅读过,这个假期当我阅读这本书时,我仿佛进入了一片教育世界的“桃花源”,以虔诚的心情认真拜读之时,心灵仍是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在本书中,第二十二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我们也可以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啊,作为老师的我,最希望的就是我的学生热爱我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p><p> 那么如何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呢?教师一方面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是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学生”,使课堂成为学习知识的乐园。</p> <p>刘阳老师与大家分享读书收获</p><p> 假期中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著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本书后感触颇深、启发很大。书中有很多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亲身经历的生动故事,它娓娓道来让我明白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人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人,是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我们怎样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人呢?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让孩子在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而要达到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用“心”感染学生,用“情”照亮学生。</p><p> 教育应当是珍惜孩子享受欢乐和幸福的时刻。也许,班主任的工作是平凡而琐碎的,因为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问题;也许,班主任工作是教育行业中最富有挑战性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在每一分钟都有可能给你惹点小麻烦或者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正因为如此,班主任工作又是最幸福的,因为我们充实着自己的生命,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我始终信奉:做好班主任工作,要用“心”感染学生,用“情”照亮学生。</p> <p>王彤老师与大家分享读书收获 </p><p> 当我们走进课堂,当我们用心去欣赏和观察课堂,我们会发现,课堂绝对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宝库。我们在渴望着、追求着一种不仅有知识与技能传授的课堂,我们更在期盼着有生命涌动与成长,既有科学理性,更有人文灵性的课堂教学。一张讲桌,几排桌椅,不管配备了粉笔还是电脑,教室而已。一个教师,一群学生,教师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台下面无表情,默默无声,说教而已。没有人会反对,课堂教学必须有激情,但激情从何而来?没有满腹经纶,就不会有“成竹在胸”。所谓的才华横溢,一旦变成了装腔作势,一旦沦为“狐假虎威”,就成为了庸俗,就成为以势压人,即使你使用了最先进的现代手段,也只是徒具其形,内在的苍白,学生一目了然。今天的教师,理应有这样的追求,让我们的课堂丰富起来,接悠悠千载,隽永深邃;让我们的课堂宽广起来,探苍穹寰宇,广博渊远;让我们的课堂生动起来,思维的启迪,问题的迸发,情感的喷涌……</p><p> 一位教师如果每天除了上课还是上课,不关注教育动向,没有广泛阅读,不参与教育研讨,没有深度的教育反思,随遇而安,日复一日,那么他一定是一位落伍的教师,成为一位刻板的教师,一位缺乏情趣的教师,一位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p> <p>刘晓飞老师与大家分享读书收获 </p><p> 作为小学老师的我们每天面对个性迥异的孩子,每天要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我。当我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常常失去耐心,很少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方法不对,读了这本书其中的“怎样教孩子正确面对批评、责备、惩罚”让我受益匪浅,首先明白了在处理孩子问题时,教师其实是在进行道德劝诫,这种劝诫要坦诚才能打动孩子。其次是在和孩子交流时要把教育的技巧和教育的艺术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语言要尖锐而中肯。但这一点往往失控,经常带着情绪和孩子谈话,这样一来给孩子的印象是:这人不招人喜欢,孩子还会觉得很委屈,这样必然会产生对立情绪,本想制止孩子的坏毛病,而结果适得其反。所以以后在批评孩子时采取多种方式去表达对孩子坏毛病的看法,使他们敞开心扉,而不是默不作声。回想以前自己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改那些淘孩子的坏毛病,而没收到期待的效果,究其原因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而粗暴。</p> <p>贾丽老师与大家分享读书收获 </p><p> 在书中,谈到要学生的全面发展时,总要强调要尽力挖掘每个孩子的天赋才能。让其在全面发展中还能保持特别出色的某一面。因为全面发展并不代表着全面平庸。每个孩子的思维都按照其独特的方式发展,每个孩子都各自有自己不同的聪明才智。任何一个孩子都无不有其天分和才能。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还指出:“最主要的是,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在他年龄可以达到的卓越成绩”,他还指出“教师的技巧在于善于察觉儿童的天赋,善于确定足以使他们施展他智力和创造力的领域,并向他提出在完成中要克服某些困难,从而促使他的才能进一步发展的那种任务。“这种方式和我国古代孔子在教育上所提倡的“淳淳善诱,因材施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帕夫雷什中学中,如果一个七八年级学生有钻研植物学的志向,那么他在学校就不会受中学教科书的限制,而去学习生物化学,学习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知识。这些努力都是为了防止有才能和天赋的学生落到平庸书呆子的地步。</p><p> 读了《帕夫雷什中学》,真的是感触颇深。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许多,他告诉我们对待教育要怀抱着爱的心理,认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挖掘他们的闪光点······通过这样我们一定会慢慢发现,我们对教育,对孩子付出的同时,也一直在收获。</p> <p>孙思瑜老师与大家分享读书收获</p><p> 读了这本书后我对怎样更好的处理孩子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回想以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有的处理就不是很好,看到作者写的各种例子,真是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个很伟大的人,他把“爱”时刻揉碎在教育中。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孩子都没有离开过“爱”这个字。在一次上课时,有同学经常上课捣乱,以前我总是批评他,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隔三差五还是这样。我想仅仅批评他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要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用满满的爱心和足够的耐心对其讲解,而不是简单的训斥,这样他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老师不是要批评他,而是真心想要帮助他。现在想想,我运用的教育方式是不对的,之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耐心去讲解。我相信,如果孩子真的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和爱护,他一定会有所改变,借此机会再全班表扬他,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慢慢地他就会有进步了。 </p><p> 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教育者很多的建议,他说:育人先育心。要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份信任就像一朵朵娇嫩的花儿,需要用心呵护。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爱来关心孩子,他们就会像花儿一样美丽绽放。</p> <p>贾红梅老师与大家分享读书收获 </p><p> 通过读《要相信孩子》这本书,看得出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在集体中教育孩子,用集体的力量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行。但这首先要培养孩子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其中一员,自己表现的好坏直接与集体对上号。“如果一个集体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并以此为骄做,那么这个集体里的孩子也会自觉地努力争取在各方面都表现良好。”这就是集体的威力。</p><p> 因此这也让我明白了,要想教育好一个孩子,单凭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要巧妙地运用集体这个大家庭来对他施加压力,加以感化,从而将孩子身上的优点渐渐巩固下来,将不足的地方一点点别除。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教师对于教育对象的关怀、爱护确实会在他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但集体的关怀往往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也难怪每一位负责任班主任都尽心思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了。</p> <p> 李校长为各位老师做了精彩的点评,大家受益匪浅,并为以后读书提出了更好的建议和想法!</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古人云:“一日不读书,言语无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在这个全面加速的社会里,也许唯有静下心来读书,才能让浮躁的心灵得到一次彻底的放松,唯有静下心来思考,才能让烦琐的工作转化为事业的升华。不管多忙,只要有一个平静适宜的心情,总是可以为自己找回一个读书的时间。就让我们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一种如同生活所必须之物,一同走进书海,浸润书香,畅享书韵,也让我们一同铭记“腹有诗书气自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