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亲爱的小朋友们:</p><p> 大家好! </p><p> 付家寨小学“每周一信”又如约与你相见了。阳春三月,桃红绿柳,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它带给人生命力,带给人希望。但是因为疫情防控的警报还未解除,大家还需要继续宅家。这个史无前例的超长寒假给大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恐慌,长时间的蜗居和负面信息也客观造成了情绪的波动,身心健康受到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和调整我们的心态呢?</p> <p> 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新冠冠状病毒”。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p> <p> 那么,面对疫情,我们心理上可能会出现哪些变化呢?</p> <p> 中小学生心理恐慌表现在:有的孩子表现出害怕、恐慌、担心、生气、烦躁、发脾气;有的孩子每天花很多时间看疫情的相关讯息,并反复跟家人讨论;有的孩子表现为话少、状态消极,食欲差、睡眠差或赖床;有的孩子生活无规律,昼夜颠倒,沉迷于看电视、打游戏,生活较懒散,不是坐着就是躺着等。</p> <p> 接下来,我们该如何面对可能出现的变化呢?</p> <p> 第一,直面危机,接纳变化:敢于承认当下的窘困,愿意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行为能够促使态度的改变,我们要保持积极、理性、平和的心态,从而增强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和信心。</p><p><br></p><p> 第二,应对危机,改变能改变的:自我关照和生活调适。例如,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营养、适当的运动都是强心健体、提升身体免疫力和心理正能量的有效方法。在疫情仍未得到控制的不确定情况下,无论我们是否生病,都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不安、恐惧、内疚、自责、愤怒、羞耻、冷漠等情绪,这是非常正常的反应,也不要过度地在意。如果你有这些负面情绪,这都不是你的错,你可以通过自我对话、转移注意、积极暗示和感恩等方式,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p><p><br></p><p> 第三,学习乐趣两不误。如何有序高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学习新的知识技能,避免懒散,防止沉迷手机和电脑,成为这一阶段重要的学习内容。</p><p><br></p><p> 第四,家庭氛围来护航。居家生活,长时间与家人亲密相处,难免矛盾冲突,这恰恰是发掘家庭既有资源、尝试新的家庭沟通技巧的机会。共同参与家务劳动也是增进家庭成员关系的机会。</p> <p> 最后,希望各位家长能够陪伴孩子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p> <p> 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到家人的应激反应影响而产生情绪、行为的变化,因此父母对待疫情的态度,以及身心稳定的状态,是孩子平稳度过疫情期的基础。父母要做好榜样,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理性对待疫情,保持乐观情绪,传递给孩子战胜疫情的信心。</p><p><br></p><p> 其二,要引导孩子节制关注疫情信息,帮助孩子学会甄别,提高辨别能力。有条件的父母,还可以利用卫健委等部门提供的权威资料,帮孩子科普疫情相关知识,用一种科学、理性的态度来看待疫情的产生与传播。</p><p><br></p><p> 其三,健康安排家庭生活。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制订每天的生活与学习计划,督促孩子保持正常的作息,合理安排饮食,并开展适度的锻炼;培养孩子的家务劳动习惯,一起做饭、择菜,一起整理房间;陪着看一些经典的动画片和电影,观影后交流分享彼此感受,或是下象棋、围棋等。</p> <p>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我们要坚信“不幸只是暂时的,一切总会好起来”,在危机中成长,更加强大内心,愈发热爱生活。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科学的防疫方式、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共克时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