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文学艺术界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战文艺作品(十三)

潇洒走一回

<p>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p><p> 为了助力打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战役,襄汾县文学艺术界持续发力,广大文艺工作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怀着对“战疫”英雄的敬意,纷纷以诗歌、书画、戏剧、摄影等文艺形式,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表达了文艺工作者心系国家、心系武汉、心系疫情的拳拳之心。</p><p> 许许多多平凡的人,书写着非凡的经历,看似平凡的文艺作品,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持续战“疫”,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精神状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使得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p><p> 这里谨选部分佳作,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加油,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p> <p> <b style="font-size: 20px;">用我们的歌曲参战</b></p><p> 作者 侯录燕</p><p> </p><p> “每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援助的双手总伸在你的左右。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饱尝过太多,因此懂得风雨同舟,和忠诚铸就生命……”近日,由襄汾音乐协会发布的歌曲《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在网络上流传开来,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纷纷引来网友点赞。 </p><p> 据了解,这首歌曲是由临汾市金殿镇农民朋友潘兴华作词、襄汾文艺界知名人士、丁陶文化人梁丽芳谱曲演唱。“在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的疫情面前,我觉得文艺工作者也应该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地站出来,用自己的方式去迎战。”有了这个念头,现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丁陶文化人、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馆梁丽芳在大年初八就通过创作歌曲的方式,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 </p><p> &nbsp;梁丽芳首先联系上了创作爱好者潘兴华。一天的时间,潘兴华就将写好的歌词发给了梁丽芳。仿佛一场接力赛,当梁丽芳拿到《当灾难来临的时候》的歌词时,是正月初九的晚上,或许是情感所至,短短三小时她便完成了这首歌的谱曲。一个个音符,一遍遍录制,这段3分12秒的音乐作品呈现出他们对“白衣天使”最真挚的情感,有崇拜和致敬,也有心疼和感动。说到动情之处,梁丽芳随音乐哼唱起来,“这首歌曲作品采用小调式创作,以民族唱法的音乐元素为主,融合了美声唱法的色彩,词曲结合比较完美,音乐旋律优美动听,铿锵有力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力求演绎刚毅、大气的效果。” </p><p> &nbsp;每一句歌词,都是正在发生的故事,每一个旋律,都表达了文艺工作者对奋战在疫情一线工作者的敬意。一首首为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而作的歌曲,用温暖朴实铿锵感人的旋律和歌词,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p> <p> <b style="font-size: 20px;">致敬! 抗疫父子兵</b></p><p> 作者 张宏建</p> <p> 梁茂祥老先生,在小区值班</p> <p>赵康镇党委书记梁高跃,在现场部署疫情防控</p> <p> </p><p><br></p><p>在全县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严峻时刻,</p><p>有这样一对父子兵。</p><p>他们,</p><p>一个全天侯坚守在县境的南大门——赵康镇,</p><p>一个冲锋在社区防疫的第一线——襄汾县侯家坡执勤点。</p><p><br></p><p>父亲说,</p><p>儿啊,腊月到正月初一至今,</p><p>你一直坚守岗位,</p><p>初一至今县上开了几次会,</p><p>你连家门都不进!</p><p>儿子说,</p><p>父亲啊,请您原谅儿子的不孝,</p><p>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p><p>新绛离赵康这么近,</p><p>我要堵住病毒输入的南大门!</p><p><br></p><p>父亲再三叮嘱,</p><p>你要用抗日战争、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p><p>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精神,</p><p>守好南大门;</p><p>用上甘岭精神</p><p>保卫好赵康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p><p>……</p><p><br></p><p>捐送的姜红糖</p><p>国家有难,匹夫有责。&nbsp;</p><p>他们全家捐钱捐物,</p><p>自觉加入社区防疫执勤宣传的前哨站。</p><p>几箱子口罩,</p><p>几袋子干馍,</p><p>20多斤熟肉,</p><p>全部送达赵康执勤一线;</p><p>399斤姜红糖,</p><p>捐赠给社管委、县医院、中医院,</p><p>防疫站、武装部、消防队,</p><p>县委、政府、公检法司等门房值班室。</p><p><br></p><p>正月十五凌晨一点钟,</p><p>老梁的妻子就起床和面,</p><p>她说,昨晚门外城建局、发改委夜里值班,</p><p>她要捏包子给他们,</p><p>让他们就像在家里一样过十五节日!</p><p>寒冷的早晨,</p><p>一家老少把热腾腾的包子、杯子、茶水</p><p>端到执勤同志的面前!</p><p>……</p><p>他们说,</p><p>只图用微薄爱心凝聚抗疫信心,</p><p>用星星之火点燃抗疫熊熊烈焰!</p><p><br></p><p>老梁加入了侯家坡社区防疫执勤点临时党支部,</p><p>每天执勤宣传,编了好几个宣传册子;</p><p>他还负责居民和过往车辆消毒,</p><p>二月五日一天,</p><p>他就喷洒消毒165户,</p><p>回来内衣都湿透了。</p><p>晚上感冒流鼻涕……</p><p><br></p><p>当得知记者要采访他们的消息</p><p>儿子说,</p><p>我们所做的只是一点点,</p><p>别人比我们做的更多!</p><p>不要透露我们的姓名。</p><p>父亲说,</p><p>我已古稀之年。</p><p>只想在有生之年,</p><p>特别是国家急需之际,</p><p>做一点应该做的事!</p><p>祝全县人民平安健康,</p><p>抗疫必胜!……</p><p>啊,这一对</p><p>抗疫一线的光荣父子兵。</p><p>向你们致敬!</p> <p> <b style="font-size: 20px;">助力疫情防控 彰显人才担当</b></p><p> 襄汾县人才办 侯录燕</p> <p> 副院长徐建刚,在指导疫情防控</p> <p><br></p><p>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p><p>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襄汾县省市县委联系专家、丁陶牌六类人才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市县委抗击疫情的号召,充分发挥资金、物品、技术、人才等各方面优势,冲在一线、干在一线,努力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积极作为、担当有为,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智慧力量,发挥作用传递正能量。</p><p> 抗疫一线的坚守,县医院救治专家组长徐建刚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人才担当 。</p><p> “没想过劳累,一门心思就是做好防控救治工作。”正月十五见到市委联系专家、县医院副院长徐建刚时,他声音略显疲惫,但回答却坚定有力,“付出多少不重要,关键要把疫情控制住!” </p><p> 作为襄汾县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连日来,襄汾县医院上下忙碌在一线,做好预检分诊、隔离救治、确诊转运等。该院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徐建刚是一名有着21年党龄的老党员,已连续工作了大半个月。从设立院内防控观察点、布置发热预检病房到隔离病房搬迁,再到一线接诊,他都全力以赴。</p><p> <b style="font-size: 18px;">临危受命,挺身而出挑重担。</b>1月16日,市卫健委视频会议结束后,县医院院支两委当即组织召开工作部署大会,主管医疗的副院长徐建刚任救治专家组组长。1月17日,徐建刚把家搬进了办公室,制定方案,疫情筛查、患者治疗、组织会诊、医院感染管理等等。每一项工作他都亲自上阵指挥,与一线工作者同进退、深入调度、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协作到位,吃盒饭、睡沙发成了家常便饭。 </p><p> “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必须冲在最前线!”“大家齐心协力,争取全面战胜疫情,打赢这场史无前例的恶战、硬战!”为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他激励全体党员冲锋在前,全院中迅速掀起一股“舍小家、顾大家”“我参战、我光荣”的工作热潮,许多人纷纷踊跃投身到了“战疫”一线,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白衣天使”的社会担当。</p><p> <b>身先士卒,殚精竭虑在前线。</b>从医35年,徐建刚从一名普通的外科医师逐渐走上医院的领导岗位,靠的就是孜孜不倦的勤学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感。作为临床一线的一名医师,他曾经有为了抢救病人,不分昼夜、连续作战数天的经历,对突发应急事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热门诊,所有的标识牌必须今天内做好!”“院内的警示标语,一定要安装到位!”发热门诊改建过程中,徐建刚亲自到现场督阵指挥。</p><p> <b>心系职工,大家平安是心愿。</b>“凡是涉及医务人员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这是徐建刚的口头禅,也是他担任副院长多年来用行动证实的诺言。“徐院长,我的办公电脑坏了,没办法填数据、上报疫情怎么办?”“知道了,我马上联系信息科给你们解决!”徐院长,患者不愿配合隔离怎么办?”“稍等会,别担心,我来给他做做思想工作。”</p><p> 事无巨细,为保障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安全,自疫情发生后,一直奔波于战斗一线,只要职工有诉求,他都会认真做好指挥、组织、协调工作,倾听临床一线和群众的呼声,全力解决职工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嘱咐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注意自我保护,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适当锻炼,力争达到医务人员零感染。</p> <p>  副院长徐建刚,在进行防控疫情培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