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开学季,也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网络直播课。网络授课对于每一位以教室为阵地的老师来说,都是生疏而充满未知的,这场危机给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危机也是契机。哈佛大学资深教授戴维•珀金斯提出了“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教育理念,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借此契机在未知的领域摸索、实践,和学生一起成长,时刻做好挑战未来的准备,何尝不是一份收获! 为了确保开课顺利,我提前一天进行了试课演练。新手上路,果然问题多多:学生进入课堂受网速限制,全部集齐需要好几分钟;课堂效率低,师生、生生互动很难形成;就连课堂管理也因这虚拟的网络而形同虚设。批改作业就更具挑战了,早已习惯了手握一支红笔,俯首耕耘在一摞纸质作业本中间,如今隔着屏幕,总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发现问题就是成功的一半,俗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随后开始的网络教学中我不断尝试改进,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因为语文课只有30分钟,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我要求学生提前五分钟签到,调整好语音、视频设备,准备好课堂用品。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会提前一天下发预习单,学生书面完成后拍照上传到学习小组群,在小组群里多边互动,经过讨论交流后,完善自己的观点并修改预习单,上传到作业软件。我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总结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以往的经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教学步骤,尽可能和学生的步调一致。因为直播有时会卡停,我就提前把课文朗读录制成音频发给学生,让他们随时可以听老师的范读,以规范自己的朗读。学生长期面对电脑或手机,对视力危害很大,时而调动一下听觉器官,缓解视觉压力、培养倾听习惯,也是个不错的尝试。 随着直播经验的不断增加,对于课堂管理这个难题,也渐渐有了新发现。用手机直播上课,一个屏幕只显示四个学生,用电脑就方便多啦,能同时看到几十个人的画面,可以随时根据学生的状态进行互动和个别提醒。如果不是网络授课的契机,我竟然都不知道作业软件有如此齐全的功能:作业的布置和提交有视频、音频、图片和文件等多种形式,可以在线留痕批改、打等级、写评语,能随时统计出优秀作业和未提交作业的名单,还能把不合格的作业退回……真是实用又方便! <p> 在校期间,我和孩子们一直有晨诵的习惯,每天早晨走进教室的第一位同学就是这一天的领诵者,随后进来的每一个人都会自觉加入。孩子们麻利地放好书包、拿出课本和文具,整整齐齐地坐好,高声诵读,穿越诗歌,享受晨光。整个过程并不杂乱,反而有一种仪式感,因为我曾告诉他们,这些经典诗词都是国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诵读时一定要端身正坐,心存敬畏。沐浴着晨曦,师生一起诵读、一起感受、一起陶醉,在这种氛围中,没有人是可以“置身诗外”的。经过一个漫长的假期,许多孩子晨诵的习惯渐渐搁浅,虽然网络课堂准时开课了,可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于是我提议:每天早晨7:55分签到,大家一起隔屏晨读。号召得到了全班同学的积极响应,第二天,好多同学都早早地涌进直播室,在李老师激情飞扬的领颂声中,开始了“诗歌与黎明共舞”的美妙时光。</p> 彼时,我站在窗前,手持书卷,眺望远处参差相间的建筑群,瞧那初升的朝阳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子,先爬上一排低矮的棚屋,又跳上一幢高耸的大楼,一不留神儿,它已经攀着窗台钻进我的房中来了!柔软的阳光,透过玻璃,在书卷上盘桓,虽然网络时而卡顿,却丝毫不影响这首交响曲的完美演绎。在我听来,这首曲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令人感动和震撼,就连那些因网络而延迟的声音都有着“余音绕梁”的韵味。 早晨花费二十分钟的时间读古诗词,休息10分钟再读二十分钟英语。又一个10分钟的小憩后,刚好8:55分,就准备上课了。虽然加了课,但孩子们丝毫不显得疲倦,上课时的精神头儿反倒更足了。考虑到有些家长已经复工,家里没有人辅导孩子写作业,于是我主动提出:每天网课结束后,同学们可以进入“瞩目会议室”自习,若有需要和帮助,我随时在线。 很快,我便收到家长们的反馈:假期里孩子赖床的现象很多,晨读刚好解决了这个难题,规范了孩子的作息习惯;下午的自习让孩子写作业变的更积极了,不再用家长督促,而且能合理利用时间。 看到我的工作被家长认可,深感欣慰,心中又燃起了更多的热情。 学校教育的职责就是拯救家庭教育的弊端,在家长无计可施的时候,教师的援手,是最好的服务。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罢赵广贤老师的美文《疫情下,你们隔屏读书的样子真美》深受感触,也于前日开启了“隔屏陪读”模式。虽然一度觉得读书是一种孤独的享受,但又想起孟子他老人家的话“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索性“与娃同乐”吧!于是我们约定下午3:50-4:20是读书时间,想跟老师一起读书的同学可以到直播室来。 到底是六年级的大孩子了,读书习惯早已养成,不需任何提醒,很快便有条不紊地进入了状态。看着屏幕上一张张熟悉的脸庞,或捧书端坐,或伏案默读,画面唯美而熟悉,让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四月份那个“校园静读日”,也是这样一个静谧的午后,阳光温润,精心持卷,与书相伴。阅读,真是一种无声而强大的力量!我关闭了话筒,翻开夹有书签的那一页……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也许是“独乐乐不若与众”的缘故吧,当我宣布阅读课结束时,许多孩子依然不肯离开,有的竟然拿出作业本,开始自习了。 突然,听筒里传出节奏明快的音乐声,所有人都惊异地抬起头……“孩子们,体育锻炼的时间到啦!离开椅子,动起来!”听到这半是命令半是鼓舞的话音传来,孩子们都笑了,原来是顽皮的李老师想带着大家一起做运动啦!“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咱们来做运动……”几秒钟之后,我领着六年四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节网络直播体育课!动静交替的一个下午就这样欢乐地结束了,等待我的,又将是一个忙碌的夜晚:在线批改作业、备课、录音频、设计学习单,还要把一天的工作进行整理和反思……累,并快乐着! 网络授课是把双刃剑,不能片面地只言“利”或只言“弊”,一切吐槽和抱怨都属无益。既然它已经猝不及防地闯进我们的生活,唯有见招拆招,才能悟出新招。没有人能够屏蔽生活中源源不断的难题与困惑,那么“正视它”,也就成了我们最强劲的一张底牌。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相信待到春暖花开、冰融雪消,教室里重新响起琅琅书声;操场上再次洒满欢声笑语;勤快的值日生又开始忙碌着打扫清洁区;红领巾飘过胸前,一排排稚嫩的小手举过头顶,仰望国旗升起,同敬少先队礼……我们重逢在久违的校园时,不仅会有友好的问候、灿烂的笑容,还有满满的收获和别样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