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直到它和每个人息息相关。”</p><p><br></p><p>去年爆款电影《流浪地球》的这段台词,在这个令人绝望的冬天被反复提及,人人都意识到了疫情就在身边。生活有常态和定式,而世事总有变数,受疫情影响最大的那些人,往往是平时就疲于为生活奔波的那部分,特别是个体商户,这个时候,真是“时难年荒世业空”了。</p><p><br></p><p>在电影行业痛失春节档直接进入寒冬后,较早被报道的一批商户,有河南的养鸡人,在堪称全国最严的“封路”政策之下,种蛋运不出去,饲料运不进来,养鸡人只能把数万只刚孵出来的小鸡倒进土坑,含泪埋掉;还有广州花市的档主,满心欢喜准备了几个月,准备迎来新年第一个行市,却不得不在除夕夜忙着砸花;还有那个广为流传的视频,卖糖葫芦的老人在受到驱离后默然离去,也不会再有孩子来到他身边……前段时间,已有多篇文章关切表达了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实际上,个体商户的前景更加堪忧。他们的绝对数量可不少,第四次经济普查全国个体经营户超过6000万个,网商银行和支付宝的数据表示,以个体户为主体的各类小店超过1亿。就拿餐饮业来说,全国1000万家注册企业中,有95%都是个体工商户,以往春节期间是他们的盈利高峰,现在基本都暂停或延缓营业,即便坚持开张也门可罗雀。</p><p><br></p><p>为了控制疫情保证公共安全,国家希望人群密集行业晚一点开工,员工也想晚一点上班,而面临巨大损失的中小商家心急如焚,恨不得冒险去做,因为已经是命悬一线。预计的收入落了空,没有营业就没有收入,而租金、人工、库存与应付四座成本大山还在那里,现在完全就靠账面上的现金流硬撑。尽管部分城市进行了金融支持、号召减免租金和税款,中小商户依然捉襟见肘。因为现在银行贷款要么需要固定资产抵押,要么需要评估盈利性,一般人根本贷不到;私人物业也不会真的减免,社保等该交的钱也只是缓交而已。去年经济下行的趋势就很明显了,哪怕没有疫情的冲击,商户过年关都不容易,这个时候若再出什么意外,真的是泣血锥心了。</p><p><br></p><p>小超市作为小商户的典型代表,透过他可以看到的是这一类人两难的处境。其实很希望中小商户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除了“关心”他们是不是开业了之外,还能关心一下他们歇业之后的生活。作为普通人,很难为他们做什么,这超越出了普通人的能力范畴。他们需要什么?就是钱,开源节流,坚持下去。而买卖能不能开张?指定谁家开?,这都是职能部门的决定。至于成本能补贴多少,好像都不敢抱什么奢望。行业普遍反应对收支进行核算,只能再撑一到两个月,如果疫情真要持续到夏天,绝大多数商家都会破产。</p><p>而他们唯一能做的,只有自己救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