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文| 照片里的故事

宝玲

<p><br></p><p> 这张照片拍摄于去年春天,上海人民广场附近的一家日式拉面馆。照片里是我和丁老师,丁老师是我进入高中的第一位语文老师。</p><p><br></p><p> 要是我没有记错的话,那时进入高中后语文第一课是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课文具体写了什么,我早已一片模糊。但我记得在上那一课前,丁老师给我们补充了杜甫的诗歌《望岳》;还给我们讲了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具体内容也早已模糊,但却从那时起记住“封禅”这个词语。</p><p><br></p><p> 不知什么缘故,好像还讲到了《西游记》。从心底里来说,我对这个老师是好奇的。大概是因为他和我之前遇到的语文老师都不一样,其他老师只是传授考试知识,他身上有些特别,有点文绉绉的,就连普通话也是刻意的抑扬顿挫。</p><p><br></p><p> 那个时候,我还不懂自己,也不懂怎么表达这种好奇,就采用了那个时候常见的方式——在同学面前,模仿丁老师抑扬顿挫、略带唱腔的普通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没成想,这种调皮得把戏居然被他无意间听到,吓得我心惊肉跳,但他居然没有生气、也没有提起。</p><p><br></p><p> 大概是高一结束后,他就调到另一个更好的高中去了。自此,我们之间再无交集,亦无联络。</p><p><br></p><p> 青春时光,总是转瞬即逝。转眼间,我已上了大学。大二那年,有一天,在大学校园,我居然看见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第一时间我脱口而出“丁老师……”没想到,那人即时回头,也认出了我,他确实是我曾经的语文老师丁老师。原来,丁老师刚刚考到我所在的文学院古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p><p><br></p><p> 自此,我在大学校园又多了一位师长。尽管丁老师一再说,如今大家是同学了,让我以同学的方式相称,不让我再叫他老师。我还是习惯叫他丁老师,不只是口头上,心里亦然如此。</p><p><br></p><p> 大学四年,我一直没有开窍,终日迷茫混沌。丁老师是王立群老师带的研究生,每次见他都是从去匆匆,手头总有看不完的书,我也不忍打扰。</p><p><br></p><p> 很快,就到了毕业季,我们一起毕业、各奔东西。我来到郑州一所中学,丁老师考到川大继续攻读博士。临别时,他赠了我一本写满密密麻麻笔记的《中国历代文论选》,那个时候我是不以为意的。 &nbsp;</p><p><br></p> <p><br></p><p> 昨夜读梁衡,他谈到一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的《历代文选》对他影响很大,后来他发现毛泽东也在读这本书。这本书在他的采访包里背了很多年,出差在招待所里有空他就背书中的名篇。这对他后来新闻语言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p><p><br></p><p> 大概毕业时丁老师赠书,也是别有深意。只可惜那时的我心浮气躁,是没法像梁衡那样沉静下来读文选、背文选的。</p><p><br></p><p> 再后来,我一直安安分分地当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丁老师从川大博士毕业后,去了华东师大的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了一年还是两年,后来还去过北京的高校,不过最终他还是选择留任华东师大,硕导。据说,他很快就要带博士生了。</p><p><br></p><p> 同学聚会,除了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大家聊得最多的还是昔日的同学、老师,说起丁老师的经历,大家一点也不惊讶。</p><p><br></p><p> 大家说,“丁老师跟一般的老师不一样,他身上很有文化气息、适合搞学术研究,他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我们一点儿不意外。”</p><p><br></p><p> 去年春天,我去上海培训学习。趁着培训期间的闲暇,我约了丁老师。我们把碰头地点约在了人民广场附近,因为那是上海的市中心,到那里碰头交通方便。</p><p><br></p><p> 于是,这次见面,就留下了这张我并不满意的照片。</p><p><br></p><p> 见面时,我和丁老师依旧感觉自然亲切,丁老师对我依旧关怀有加。只是两个不爱上镜的人面对镜头,都有些拘谨,在这个流行美颜、P图的时代,这张照片OUT了!</p><p><br></p><p> 这就是这张照片里的故事。</p><p><br></p><p><br></p><p> </p><p><br></p><p> </p><p><br></p><p> 2020年3月5日星期四</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