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画便是画

鸥鹭(风光画意摄影+歌者)

<p>其实,画意摄影就是按照你心中的设想去进行寻找景物去进行摄影前期创作,再按照摄影师的审画标准去进行适当的后期加工,使其作品既不是画而又具有画的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是超出了摄影的一种艺术。</p> <p>中国画意摄影的鼻祖郎静山先生开启了画意摄影的先河,他的暗房技术比他的摄影技巧更复杂,更具有想像力。其实,他的后期与前期是相辅相成的,先有了后期的缜密构思才会有前期鲜明的拍摄目的性,这也是我自小玩摄影得出来的结论。</p> <p>画意摄影以其唯美的绘画风格表达人文美与自然美,一直是摄影艺术里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自摄影术发明至今,可以说,画意摄影一直贯穿其中,并且在摄影发展史上起了几个里程碑的作用。</p> <p>香港的陈复礼先生早期热衷于集锦摄影和沙龙摄影,尤其是以风光摄影见长。上个世纪60年代,他就明确提出了“建立起画意与写实结合的新风格”,这也是他六十年来摄影艺术生涯的基本创作理念。</p> <p>陈复礼立足于民族、立足于现实,他把理性和感性、理论和创作有机地结合,构成了自己摄影艺术实践的鲜明特色。他的作品以写实为经,以画意为纬,力求将纪实与画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力求使作品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p> <p>我在七十年代初就崇拜陈复礼先生,喜欢他的作品。以前有一个刊物叫《大众摄影》,是我唯一的订阅。所以我对陈复礼的名字非常熟悉。</p> <p>陈复礼深有感触地说:“我搞影画合璧,除了创新,还有一个意思,就是通过摄影与绘画联姻,来提高摄影艺术的地位,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为画意摄影开辟一个新天地。当然,这只是一个尝试。后来,我还是从摄影的特性出发,在摄影的构思与拍摄上下功夫,把主要精力放在从大自然、从社会生活中摄取真景实情,并尝试把中国画意与西洋画意结合起来。”</p> <p>他也是我的启蒙老师。以前是模仿,看到他的获奖照片,总想找到一模一样的场景。实践多了,自然入脑了,也懂得运用和发挥了。</p> <p>我最敬重的还是我心目中的老师,中国画意摄影的第一人,郎静山。他的暗房技术教会了我很多摄影的理论知识。郞大师的画意摄影是水墨画,虽然离不开后期的制作,但用光方面却是最难的。他用的是散射光,因为用正光,侧光,逆光只是明信片的色调,做不了水墨。</p> <p>因而我的拍摄多数选择多雾和阴雨的天气,在使用胶片的年代,无疑是加大了难度的玩法,且被人认为是模糊不清,看不上眼。</p> <p>然而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玩法,镜头不选择“锋利”的,宁可用“软”的,因为这样才会有更丰富的层次感。直到如今,我还是使用那半画幅的入门级狗头相机。</p> <p>我认为玩画意已经足够了,我同意这样的说法,玩摄影是玩技术而不是玩器材……</p> <p>有人赞扬我的构图了得。其实我并没有很刻意地去实践什么黄金分割法,什么0.618,或者什么九宫格,对角线等等的学术语言,我只有自己的语录:你认为它像一幅画你就把它拍下来,也就是“心中有画便是画”。</p> <p>我也喜欢用侧逆光,喜欢浓彩,因为它们有油画的元素。随着科技的发展,拓展了我画意摄影(包括后期制作)的空间。我会选择不同的用光去尝试水墨,油画,印象画和素描画甚至更多……</p> <p>摄影界或许也在争论,摄影应该是原汁原味,不得有半点的虚伪。我不想争论,因为有我心目中的郎老师,但我却反问,原汁原味的摄影作品同拍照有什么区别呢?</p> <p>艺术总要从现实中提练和升华,拍场电影还要制作和编辑。那么芭蕾舞剧也可以跳《红色娘子军》,没有人会认为娘子军操练是跳舞吧。</p> <p>我认为,后期的玩法是一种真艺术,更能陶冶情操,更能深化摄影的功底,挖掘摄影的内涵,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当然,我不赞成抠图和拼接。</p> <p>当然,有些照片不一定要后期制作,比如晨雾中的景物,近景远景和景深运用得当,它本身就是水墨。不过这种场景不是经常能够遇见,因此就产生了模仿……</p> <p>如果要拍一幅高调的画意作品,还必须选择背景是天空的逆光照,那么你就要调整你的曝光补偿,或对着逆光的主体测光,加上适当的后期还是挺有意思的。</p> <p>这就是一幅晨雾下拍摄的水墨画,婺源的月亮湾清晨拍摄都会有这样的效果,但必须在七点前或者更早。</p> <p>凡是有雾的地方不管是人工喷雾与否都是创作水墨画的好机会,但主体必须要清晰。</p> <p>空中多层次的云彩也适合做油画,特别要抓住光影的变化,它真的像画。</p> <p>晨光是最优美的,只要你有耐性多观察,就会出乎意料之外……</p> <p>晨曦中的山村也是创作画意的好题材,这是旅行团吃早饭时我爬上北江大堤护栏拍到的。</p> <p>晚上的灯饰也是做油画的好题材,只要是构图得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