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残荷分享

阿玲

<p> &lt;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gt;五代:李璟</p><p><br></p><p>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p><p><br></p><p>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栏 通:阑) (何限恨 一作:无限恨)</p><p><br></p><p>释义:</p><p><br></p><p>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p><p><br></p><p>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p><p>那么过去古人对残荷的诗赋,大多是一种忧愁和悲哀。但在我们眼中残荷之美,不是衰败,而是新生。这也是咱们这次拍摄残荷的中心思想。</p><p>残荷风舞寒塘瑟,</p><p><br></p><p>芳华入梦风骨存。</p><p><br></p><p>看一场风华绝唱,</p><p><br></p><p>弄湿了谁的眼眶?</p><p>往往有一种美,它需要穿过时光的长廊,在繁华凋尽的岁月心卷反复吟读品味,才悟其深意,残荷之美亦是如此。</p><p>那些残破的荷叶与数株枯黄的荷杆,相依相伴,无声无息,或昂首,或弯曲,或蜷缩,或扩展,虽然“凌乱寒塘谁与顾”?但衰败的荷茎,依旧顽强的在寒塘里坚守着一份生命美丽的本质。</p><p>这就是生命的力量,领悟这残缺之美,甚至超出了所谓的完美无缺。清美的傲骨,残缺的韵意,在初冬的水面无意雕琢却成了一处风景。</p><p>疏影横斜处,袒露的轮廓和线条不经意简单形成,将一种高雅圣洁从一颗灵魂传递到另一颗灵魂,却独自承受着一种清冷萧条,虽然“目阅残蓬怜瘦影”,但却有了刚毅的张力和不卑不亢,老而弥坚的傲骨,将一种感动和纯粹无形中驻留在了我们的内心。</p><p>说实在的,可能拍残荷的人不少,但点评残荷的却不多,太难,难在每个人对残荷内心的解读,刚才我那段话,也是我内心的解读,所以只有自已内心的解读,大家所拍摄的残荷也即代表了每个人的诠释,残荷本身并不美,而是来自内心的碰撞。所以,我们只能一起分享每个人镜头下的残荷,这次点评,就是一种分享。接下来,我们一组一组的去分享每个人镜头下面的残荷</p> <p>张素秋:枯零的姿态在某种角度里,是一种美的诉说,总感觉,残荷的枯败里藏驻着一种不折的神韵,一种淡定不惊的气场。</p> <p>  .王根深:时光静远,心境深邃,用残荷的意境去解读人生的一站一站,那份简一的单纯更增加了一份凄清真实的味道。</p><p><br></p><p><br></p> <p> 许颖:昔日的荷花仙子卸却繁华和千娇百媚,在经过的沧桑里化作了一本深邃的书卷,等待有缘的人来读来悟。</p> <p>4、崔南飞:真淳始现,荷残了,叶枯了,可那份顽强却依然傲立于冰面之上,显得如此凄美,让人心动。</p><p><br></p> <p>5、张铁强:是否也会如镜下的残荷昂扬与从容,生命的最后守望,是否也会有一种别样的美。</p><p><br></p> <p>  6、吕波:生命的线条原本就是简单的,韶光流转,携走的只是生命装点的虚无,灵魂的韵境却永不凋谢。</p><p><br></p> <p>7、董玉芳:残荷绝不会在乎人们是否赞美,毕竟时过境迁,风光不再,一切从另一种姿态开始,残荷无言,意韵犹存。</p><p><br></p><p><br></p> <p>8、吕荔:品位残荷的禅意,它只将感悟和碰撞给那有缘的心灵。残荷,改变我们对于一种美的审视,不再仅仅局限于视觉的冲撞,更在意一份内在涵义。</p> <p>9、邵雅平:喜欢残荷,像岁月中褪色的记忆,淡淡地,默默的却又那么顽强生动的印在那里,经历了春夏秋,荷的意韵愈发厚重,同时也带给人众多的思考,这就是残荷之本意和真谛吧</p><p><br></p> <p>  10、张阿玲:凄美和残缺总带给人无限的感慨和诗情,残荷,并不是生命的终结,因为残缺也是一种美,一种自我个性的表现,有了个性的美,生命才显得充实和饱满,正是承载着生命的重负,孕育着下一个新的开始。</p> <p>11、陈秀芬:久立荷池旁,眼中看到的已不再是荷,心中烙下的是美景,脑海中翻腾的是绝美的炫动。残荷,让人深思;残荷,让人品味。</p> <p>  看过了咱们每位同学交流的残荷图,虽然我给每组诠释了我的理解,但看罢后,我似乎感悟到:人生也如荷一样,虽然桀骜,但洁身自好,不会随波逐流,失去灵魂。有故事的人的人生更加绚丽斑斓,暧色冷色交替,深色浅色层层叠比。如“残荷”一般,虽无当初时的绚烂锋芒与纯粹,但清醒自知,自在淡然。因为我感到要读懂“荷花”已是难事了,毋说再去读懂“残荷”了。有一首绝句:“金缕翠翘妖旖旎,藕丝秋色韵参差”,这里的“藕丝”不能理解为藕断丝连的丝,根本是两回事,这里的丝是另一种古代的细软的丝织品,与“莲”全然无关,莲的“大家族”,或莲花别名很多,被称为芙藻、芙蓉、水芝、藕花、水芸、水旦、水华、泽芝、玉环,荷花只是她的别名之一而已。莲花的种类也特别多,有并头莲、四面莲、一品莲、千叶莲、重台莲等等。</p><p>要解读“残荷”作品,首先要在残字上悉心探索一番。正如孔子所说:“可与言而未与之言”就谓“失人”了,这就是每幅残荷作品里饱含的那一份最深刻、最精微的用心,</p><p>在众多作品里,其内容托喻究竟在哪里呢?如何把“残”字发挥到了及至的地步,连一丁点的“残红”叶荡然全无!白居易诗云:“残红零落无人尝,雨打风吹花不全”,那么这次我们冬季拍摄残荷,敲响了“残更”——最后的更鼓声,把一杆杆叶柄顶着残缺不全的荷叶留在了画面上,一幅幅“残喘”的余生景象,这难道要把“残客”——剩下来的客人全部赶跑吗?</p><p>否!在这充满无限空间的真实存在的生命轮回的回响中,给我们的视觉空间形象轻灵飞升,在现实荷中,心理互相撞击中,相互切换、观看、觉察、内省!使沉思得以限定荷实现。如此多的细节是这么的协调,使人不由自主地沉浮于其中,体味到一种无上的愉悦。</p><p>如果把叶柄或者花梗折断,折成一段段的,丝仍然会连着,甚至可以拉得很长不会断,细丝成螺旋状,叫螺旋纹导管,能输送水和养料,是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残荷”作品中的每枝叶柄挺拔、坚强地顶着残缺不全的荷叶,只要它们没有倒下,螺旋纹导管仍然天天输送生命养料,一大家族的“弟兄们”仍然相依相偎,绝不轻言放弃!尽管风光不在,尽管没有了“美人玉面,隔岁如逢”,“左右流水,真香满空”的“仙女”做伴,然而,它们依然挺拔,依然信守,古诗云“来时不慕富贵,去时不弃贫贱”,它们在生命的轮回之中,按照它们的自身规律来来去去,没有丝毫的势利于贫贱,此种品格与人间陋习“酒杯在手易肺肝,酒杯去手隔颜面”相比,它们拥有的才是分外永恒,……</p> <p>分外珍贵的“岁岁年年情不变”的真情啊!残荷这种“风骨”作了淋漓尽致的呵护和张扬,画面中,阳光依旧灿烂,五彩缤纷,依然给“真心弟兄”披上浓装,分外妖娆,分外温暖。这是一种光的闪烁和变动,这才是最美妙的,最令人赏玩不尽的。不论是人,是物,还是诗歌,油画,如果你一眼就看透了这就没什么意思和趣味了,“神光离合”是说这种美妙随时随刻都在变化着,无论你从哪一方面看她,无论你在何时何地看她,都能看出这种珍贵的生命意义和境界来。</p><p><br></p><p>残分明就是一种暂时,一种小憩,一种希冀,一种等待,一种轮回,······。我似乎在解读中悟到了一种真切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以为着感情的升腾。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和哲理。“生命或许会更有厚度,心灵会更有彩虹”!</p><p>谢谢大家分享的每一幅残荷作品,也希望刚才我说的: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和哲理。</p><p>那么这次分享和交流就到这,大家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