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学习《了凡四训》“六想”的思考</p> <p> 学习了凡先生教子的“六想” 结合此次疫情对社会及每个人的影响,这让我想起了聂云台先生的《保富法》,如何能长保财富?人生在世如何立身于不败?如何在繁杂的社会中获得人生的幸福成功呢?</p><p><br></p><p> 首先了凡先生自己从被命运算定到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从无子嗣到有子嗣,从无福到有福,尽自己一生的努力,改造命运,积功累德,过上了显达富贵的生活。但在晚年教诲自己的儿子,告诫他“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p><p> 什么意思呢?你的命不知道是如何的啊?细细的想一想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如此,不知道会怎样啊!在这充满着“变数”的人生中,一切皆有可能,没有绝对的“定数”。所以我认为了凡先生传给了他儿子的“六想”是在变数中立命保身的秘诀,也是自己一生“命自我作,福自己求”的总结。</p><p> 这其实是古圣贤君子以及过来人都深知的道理,”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求缺斋”;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先生的“水库式经营”。</p><p> 反者道之动,似乎答案并非我们所想的那么澎湃激情,但确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当今我们年轻人需要的是思苦而不是思甜、求缺而不是求圆,不自满才能长满,不自傲才能长傲。</p><p>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