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让学习真正的发生

我们课堂中的学生需要怎样学习?是否学的越多越好?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学习?今天学习了张齐华老师的《倾听: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讲座回放,真是获益匪浅。 张老师首先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在学习中要怎样去学,要有怎样的心态,学习,心态很重要。 &nbsp; 1、什么是倾听?<br> 2、学生的倾听力怎么样?<br> 3、如何提升学生的倾听力?<div><br></div> 张老师从各个角度对倾听进行了阐述。<div>什么是倾听?先把自己放下,而不是急于的去打断、否定,真正意义上的倾听是空悲心态。</div><div>要尊重、理解对方。</div><div><br></div> 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倾听?<div>1、注意倾听能力;</div><div>2、理解倾听能力;</div><div>3、回应倾听能力。</div><div>真正意义的倾听不单单是用耳朵听,是我们各个器官协同工作的结果。</div> 我们的孩子真的会听课么?<div>我们真的会倾听么?</div><div>张老师通过问卷调查给出了一个直观的展示。</div> 我们应该怎样提升学生的倾听力?<div>知道,做到。</div><div>张老师给出四个策略:</div><div>让学生“愿意”倾听;</div><div>让学生知道“听谁”;</div><div>让学生明白“听什么”;</div><div>让学生掌握“怎么听”。</div> 让学生“愿意”倾听。<br> 用“规则”来约束,张老师用一张画有一只手的图片,把倾听五个方面的“规则”形象地展示出来。<div>眼看&nbsp; &nbsp;嘴静&nbsp; &nbsp;<br> 用“表达”撬动倾听</div><div>“我是怎么想的?——他是怎么想的?”</div><div>“我原来是怎么想的?——我现在是怎么想的?”</div><div>“我自己是怎么想的?——我们团队是怎么想的?”</div><div>在反馈“倾听”上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外部显性评价和内部隐性评价都要综合运用起来。</div> 让学生知道“听谁”。 让学生明白“听什么”。学生要从结论、思路、差异去倾听。 让学生掌握“怎么听”。<div>倾听注意</div><div>倾听理解</div><div>倾听回应<br></div> 要想让学习真正的发生,就要真正的掌握倾听的技巧、方法、能力、素养,否则想让学习真正的发生,只能是一个空想,所谓的诗和远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