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惊蛰反映自然的是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p><p>中文名:惊蛰</p><p>外文名:Awakening of Insects</p><p>别名:启蛰</p><p>代表寓意:天气回暖,生机盎然</p><p>气候特点:春雷乍动、雨水增多</p><p>所属季节:春季</p><p>时间: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p><p>太阳位置:太阳到达黄经345°</p><p>前一节气:雨水</p><p>后一节气:春分</p><p>风俗活动:祭白虎、打小人</p><p>风俗食物:“炒虫”、生梨</p><p>农事活动:开始春耕</p><p>养生: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p><p>三候:桃始华;黄鹂鸣;鹰化为鸠</p><p>属性:二十四节气的二月节令</p> <p>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p> <p> 祭白虎化解是非</p><p>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风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p><p> 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p><p> 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p> <p>惊蛰要吃梨</p><p> 因为惊蛰后天气明显变暖,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这时吃梨,对身体很有滋养作用。</p> <p>“打小人”驱赶霉</p><p> 惊蛰民间习俗“打小人”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p><p> 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p><p> 惊蛰要抒发内心不忿很多人都将“打小人”神化,其实此纯粹是民间习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过拍打代表对头人的纸公仔,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宣泄内心的不满。</p> <p>惊蛰要蒙鼓皮</p><p>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p> <p>🌱 今ൢ日ൢ惊ൢ蜇ൢ</p><p>蛰居同抗疫,蛰伏为重生。</p><p>春雷惊疫走,春绿遍神州!</p><p>愿国泰民安,祝风调雨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