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自九省通衢的武汉向全国蔓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院广大医护工作者在疫情面前,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主动请缨,奋勇向前,表现出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在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肺炎病房,隔离区、体温检测点,这些具有高风险的防控一线,到处都有他(她)们忙碌作战的身影。在这个队伍中有一对上阵父子兵:一个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一个是初出茅庐的新兵。他们就是重症医学科主任刘福伍和心内科医生刘征父子。</p><p> </p> <p> 父亲刘福伍是抗疫战线的一员老将。早在十几年前“非典”期间,他就一直工作在疫情一线。由于表现突出,他的事迹曾在《共产党员》杂志刊登。十七年后的今天,他和郭文新主任又被医院任命为全院新冠肺炎诊断专家组组长,担起了防控工作的重任。</p> <p>刘福伍所在的重症医学科工作任务也十分繁重,这次驰援武汉和唐山传染病医院医护人员大都是抽借的他们科室人员,在人员紧,责任大的情况下,他不仅要完成日常医疗工作,还要做好全院所有发热病人的会诊排查工作。</p> <p>确定是否属于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责任非常重大,不能出现任何纰漏。一是不能漏掉一个疑似病人,如果有一个疑似病人漏诊,会造成全区乃至全市新冠疫情的扩散,后果不堪设想。二是如果把不是疑似病人按疑似病人处理,不仅会给病人及家庭带来巨大心理负担,也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压力和损失。所以在疑似病人的诊断上既不能漏诊一例,也不能错误的多诊断一例。这种压力可想而知。刘福伍就是顶着这样一种压力,凭着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敬业和担当,不分昼夜工作在防控第一线,为广大群众的健康安全默默付出,辛勤奉献。</p> <p>儿子刘征本可以工作在相对安全一点的临床岗位。疫情爆发后,他多次找到医务科焦文兰主任,要求到防控最前线锻炼自己。</p> <p>刘征在这次请战书上写到:17年前“非典”疫情来袭,祖国举全国之力,保护了我们,并且给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学习环境。今天我长大了,我参加工作了。我一定要用我的所学服务人民,回报社会。他还写到: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我知道我的技术还有待提高、阅历还需要历练,请领导给我这次学习和历练的机会,让我首先在思想上、觉悟上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p> <p>自我院肺炎病区组建以来,刘征就一直工作在那里。为了家人和其他人员的安全,刘征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没有离开过医院了。在肺炎病区他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受到患者和同事们的一致称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