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气之《惊蛰》——天度镇中心幼儿园幼儿园文化共享

扶风县第六幼儿园

<p>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从这一天开始,无论是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还是我们人类,都将唤起冬日的身躯,开启春日之旅。在这特殊的疫情时期,今年的这一天期盼更显得尤为重要。</p> <p>“惊蛰”这天孩子们可以在家做些什么?试一试老师推荐的这些活动吧,和爸爸妈妈一起度过这个充满勃勃生机的节气。</p> <p><b>民间习俗讲给孩子听</b></p><p>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每一个节气都有它远古流传下来的民间习俗和传说。</p><p>可以适当给孩子们讲讲这些民间传说,增长一些知识即可。</p><p><br></p><p><b>蒙鼓皮</b></p><p>传说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p> <p><b>摊煎饼</b></p><p>春雷震震,也惊醒了动物界的蛇。到了惊蛰这天,大蛇带着小蛇们来到山东,山东的煎饼特别香吸引了蛇,大蛇把头伸出去时,摊煎饼的黑烟冒了出来,大蛇闻了以后,非常难受立刻倒地而死,其他小蛇吓得赶紧四散而逃。当地村民发现蛇怕煎饼,所以纷纷在惊蛰这天家家户户都摊煎饼。</p> <p><b>和孩子一起制作、分享美食</b></p><p><b>惊蛰吃梨</b></p><p>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梨,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润肺的功效。特别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我们一起用梨来做一道应季美食吧,相信小朋友一定能乐在其中。</p> <p><b>惊蛰吃龙须面</b></p><p>在部分地区,惊蛰日吃龙须面,烙的饼子上要有龙鳞的图案,包的饺子上要有龙牙,因为龙在人间的寓意期盼吉祥平安。吃长长的龙须面人们祈愿这一年风调雨顺。</p> <p><b>吃韭馅饼香油饼</b></p><p>在惊蛰这天有吃韭馅饼香油饼的习俗,韭菜汁在肠内有消毒作用能驱除体内虫子,煎香油饼可使灶台虫子绝迹。</p> <p><b>陪孩子做这些活动很合时宜</b></p><p><b>整理花木</b></p><p>小朋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留意到,你们家窗台外花盆里的植物已经悄悄的冒出了新芽,惊蛰前后,是它们成长的最佳时期,请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帮它们松松土,浇浇水,修剪一下过冬残留的枯枝,相信在你们细心照料下,这个春天,植物会长得更茁壮的。</p> <p><b>画画春天</b></p><p>虽然不能去远处踏青,有空的时候,可以戴上小口罩,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附近的地方走一走,看看抽芽吐蕊的柳枝,含苞待放的春花,呼吸初春时节温暖湿润的空气,回家后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惊蛰“美景。</p> <p><b>讲讲绘本</b></p><p>惊蛰这个节气一到,就说明冬眠的动物就要“醒”过来了。林林种种的小昆虫也复苏、繁殖生长,渐渐的进入我们的视野,让这个世界变得热闹起来。</p><p><br></p><p><br></p> <p><b>读一读诗词</b></p><p><br></p><p>《闻雷》</p><p>【唐】白居易</p><p><br></p><p>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p><p>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p><p>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p><p>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p><p><br></p><p>《春雨早雷》</p><p>【唐】张说</p><p><br></p><p>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p><p>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p><p>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p><p>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p><p>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p><p>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p> <p><b>最后的话 </b></p><p><br></p><p>这个冬天并不平静,但阴霾终会散去,陪孩子一起见证:惊蛰将至,春始发生。</p><p><br></p><p>也温馨提醒大家,春捂做好,不要着凉。</p> <p>图文:网络</p><p>编辑:雷丛勇</p><p>审核:刘小宁</p>

惊蛰

煎饼

节气

龙须面

这天

孩子

二十四节气

习俗

一起

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