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在父亲的教育影响下,一直有一个想上大学的梦。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生不逢时,当时所处的“文革”那个特殊年代里,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在幼年时家庭贫困,加上兄弟姐妹们多,我的童年时期是在散养的状态下长大的,那时候根本没有幼儿园可去,就更谈不上早期智力开发问题。到了该上小学的时候,刚好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我的童年到青少年时光是伴随着这场史无前例的革命时期成长,几乎没有学到多少文化知识。</p><p><br></p><p><br></p> <p>“文革”时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不好,学校老师基本不敢多管,家长不问,更不存在排名次问题。应试教育教学改革了,教材也改革了,比如物理课变成了农业基础知识课,讲拖拉机、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方面内容;英语课文第一册的内容是“工农兵是我们的好老师”等革命性口号词语。问题是不但教学质量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时谁抓考试强调学习,谁就可能会被扣上“智育第一”名号受到批判。另外,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学工学农,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致使教学质量下降。 更不可思议的是中学毕业后就没有学可上,因为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高等院校已经停止考试招生,那时候农村的孩子回乡劳动,城镇的学生要上山下乡,明明没有多少知识,在这时被冠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那时是梦断中学,到了广阔天地里这个农村大学,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p> <p>尽管如此,我也没有放弃过想上大学的梦。但是在知青的岁月里,已经废除了考试招生制度,必须是从工农兵中推荐。</p><p>所谓的推荐,在当时如果具备一定条件或者关系才可以。一是上级领导树立的先进典型,并且知名度比较高的人;二是先进集体里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三是上边有人,关系比较硬的人。这几种人能够被推荐上大学的可能性最大,如果你不占一条,那就不可能去当工农兵大学生,真可谓僧多粥少,机会难得。因为这样,我在上山下乡的知青时期,也就虚度了光阴,想上大学只是一个破碎的梦。</p> <p>每年的征兵,是走出农村的可选择的机会。经过努力,我走进了解放军这座社会大学。</p><p>但是,入伍后发现部队那时也是上级提名进部队军校,想考上大学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尽管自己也做出了不少努力,并且有幸获得了参加考试的机会,由于主观上文化基础差等因素,以及准备不充分等客观原因,结果是名落孙山,造成了第一次考试没有成功,到现在还感到这是一个非常失落的梦。</p> <p>从部队回来后,按照国家政策,在参加分配考试后,我被安排在市内的一个市属部门工作。</p><p>当时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这期间经过了中学毕业后那青涩的迷茫;上山下乡的焦虑和等待;以及在部队这个革命大熔炉里当兵历练。是在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坎坷路程后,终于有了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p> <p>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我们是在特定时期、特殊环境下的一批人。时代赋予了我们必须去上山下乡,这也是那时的历史使命。当有这个经历后,才有资格要么去部队当兵;要么被招工进城;要么继续在农村耕耘等待;这是当时下乡知青的必由之路。</p><p> 那年的五一劳动节假期后,我接到了翘首以盼的上班通知,激动得一夜都没有睡着觉。因为这个通知非常重要,开启了自己人生新的征途。</p><p>从上班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竭尽全力地做好本职工作。我暗自思衬,一定要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决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期望。每天主动提前半个小时上班,骑自行车到邮局,把单位的报纸、邮件在投递班那里取出来,然后到单位打扫卫生,去茶楼房打开水,把这些零碎的事情一气呵成。从而使单位的同志们能够一上班,就可以轻松地在第一时间看上当天的报纸。虽然提茶倒水是身边小事,也不是我份内的工作,但是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我认为这也是爱岗敬业精神的具体表现。</p> <p>八十年代是一个全民阅读的时代,是一个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迸发的年代。由于十年动荡刚刚落幕,很多当时被禁止的书籍被解禁了。人们的阅读欲望如同井喷一样巍然壮观,当时人们见面的大多数问候是你最近读了什么书?或是你最近研究什么呢?小说月报、读者、人民文学等著名的期刊十分抢手,甚至街头小报也非常畅销。</p><p> 那时高考刚刚恢复几年 ,尊重知识,尊崇文化的春风吹拂全国大地,人们从被文化的压抑中解脱,从常年单一重复的样板戏、革命题材图书那一种饥渴阅读状态之中走出。</p><p>这时人们积极向上的热情爆发了出来,在社会上形成了文学热 、哲学热、诗歌热等等忘我的热爱读书学习氛围。</p><p>我在父亲的引导下,也积极投入到了这学习的热潮中去。除了抽空阅读一些中外作品外,还自费订阅了几份文学杂志以及与工作有关的报刊资料,培养阅读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力和水平。</p><p>同时,我给自己列出来了一个自学英语计划,坚持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的时候,跟着广播电台播放的英语节目学习英语。在一年时间内,达到了能够一般简单的英语会话,具有初级的读说听写能力,实现了那时的这个小目标。从而充实了自己,也聊以弥补了曾经失去的时间。</p> <p>知识就是力量,是那时当红的口号。随着改革开放政策措施出台,在干部队伍中提出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要求老中青三结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文凭热的浪潮。过去被批判的知识分子“臭老九”,开始变成了人人尊敬的香饽饽。</p><p>到大学去, 到夜校去 ,到能拿文凭的地方去,社会上出现了废寝忘食读书的一个群体。</p> <p>当时在机关里如果谁有文凭,就意味着很快就要提拔,连中专毕业生都被视为有文凭学历,并且是提拔重用对象。</p><p> 常言说,机会都是留给那些有备而来的人们。那时用人的导向十分强调有文凭否,占选拔标准比重越来越大。为了适应选人用人机制,这一年上级组织部门,分配给了我们单位两名参加在职上大学的考试指标,要求是三十岁以下,并且是重点培养的三梯队干部,当时符合条件的就有四十多人。怎么办?单位领导出台了一个参加考试的办法,首先是自愿报名,其次是给大家一星期时间复习准备,三是单位领导组织参加考试人员,在本单位进行考学初选考试,然后取分数居前两名成绩的人,参加大学的统一考试。最后是还要上报市委组织部政审批准,看有问题否,符合不符合后备干部标准。</p><p> 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一举获得了单位考试第一名,接着又在大学的统一考试中,又成功考取了大学中文专业入场券,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