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挥云斋外看挥云</p><p> 一 一观周俊杰书展散记</p><p> 周俊杰先生笔名鲁岩,斋号挥云斋,我在九十年代就认识了他。那年河南省书协举办一期书法培训班,由张海、王澄、周俊杰、李逸野、李刚田、查仲林诸位老师轮流授课。当看到周先生授课现场悬挂的书法作品时,只觉得苍茫气象扑面而来。那次培训班上出售有周先生所著的书法理论集,现场买了一本请周先生签字,算来离现在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 </p><p> 那天有学生转发“挥云一一周俊杰书法作品展”在郑州举办的消息,问去看不去,我立即回复一定要去看。周先生在书法界是个大腕级人物,喜欢书法的人不去看他作品的还去看谁的?</p><p> 2017年7月16日,也就是开幕式的第二天,一行十人乘两辆小车向郑州的河南省美术馆驶去。</p><p> 展厅里陈列着一幅幅气势恢宏的书法作品,我持相机拍了一遍后,又细细地看了一遍,愈看愈有味儿,愈看愈觉得获益匪浅。</p><p> 周先生的作品有五个特点。 </p><p> 一是规格多样。有高两米八、长十余米的鸿篇巨制,有小不盈尺、手可把玩的便签,还有尺牍和扇面等等。</p><p> 二是学书感悟。作品下有周先生的学书感悟,字字切身体会,行行真知灼见。只觉得他吸入的是传统精华,吐出的是肺腑之言。</p><p> 三是学书印记。偌大的透明三角塔里,满满的盛着周先生写废的揉得皱巴巴的纸团,塔尖上还堆放着一捆捆周先生用秃了的毛笔。我在感叹,这哪里是毛笔啊,分明是农民磨秃了的锄头、战士练钝了的刀头!</p><p> 休言先生功底深,</p><p> 废纸秃笔总相亲;</p><p> 书法本是有情物,</p><p> 回报作者也十分。</p><p> 四是作品集子。那一摞摞精装的、简装的书学理论著作和书法作品集,是周先生辛勤耕耘的成果,也是学书步履的印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周先生的勤奋、执着、毅力,更看到了周先生对书法艺术身体力行的追求。</p><p> 五是物化延伸。我真不敢相信,那一件件满是书法作品的丝绸挂帘、长幔、丝巾、桌单、靠枕,乃至酒瓶,琳琅满目地陈列在展厅里。它是艺术和生活的物化,也是精神产品在实物上的延伸。众书友看后连呼过瘾,随即以此为背景拍照留念。</p><p> 这时 周先生陪中书协和省委宣传部的两位领导走了进来,因和他们相识,便一一握手问好,并向他们介绍了济源的一帮书友。</p><p> 省委宣传部的领导曾主政过济源,她笑着对周先生说,你济源也有粉丝啊,这么多人来省城看你的展览,说明你的书法好啊!随后,我们一行十人和周先生合了影,算是沾了周先生的才气……</p><p> 展厅里的作品林林总总,我觉得若时间允许应该看三遍才行。一是粗看,感受书法整体的磅礴气势;二是细看,看周先生每幅作品的章法布局、落款印章的经营位置。三是精看,看每个字的结体、线条、运笔的使转乃至用墨的浓淡干湿、涨润枯燥。</p><p> 长凳小歇,和书友交流感想。一道兄读出了周先生的二王品位,我却读出了周先生的金石气象,于是便有了思想的碰撞。</p><p> 我觉得周先生的字是从金石中走出来的,他以褒斜道摩崖刻石为基,写隶书写草书,写出了性情,写出了大气、霸气,也不乏酒后的豪放气。他的作品是开张的、外拓的,真力弥漫的,甚至是乱石铺街的和不拘一格的。</p><p> 二王一路的作品是娟秀的、柔美的、尺牍把玩的。周先生的作品是雄浑的、壮美的、震撼人心的。读二王作品可读出温润、读出小桥流水惠风和畅;而读周字可读出壮阔、读出云水翻腾的宏大气象。</p><p>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以为书法的今不如昔可以休矣。后王胜前王是社会的进步,周先生用如椽之笔去“挥云”,也应该是后人胜前人的真实写照。</p><p> 不管别 人怎么看,反正我认为盛世书法兴,今贤胜前贤。如果代不如前,我们岂不又回到人猿不揖别了吗?</p><p> 挥云斋外看“挥云”,草记之。</p><p><br></p><p> 2017年7月20日初稿于鸿远草堂</p><p>2020年3月6日三稿于元吉楼</p><p> </p><p> </p><p> <b style="font-size: 18px;"><i></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