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如何给孩子们穿上心灵的防护服 ———凉雾小学心理健康线上专题教育

A🎈nini🎈

<p>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使得我们正在度过一个非常特殊的春节、一个非常特殊的寒假、一个非常特殊的心理时期。全国各地大中小学幼儿园延迟开学的消息已经陆续发布。很多孩子因为突如其来的变化出现了不同的情绪反应。这个假期,我们不止要和病毒做斗争,也需要照顾好我们和孩子的情绪。</p><p><b> 一、如何向孩子解释这个特殊时期</b></p><p> 早在延迟开学信息发布之前,很多家庭就陆续取消了外出游玩、回家团聚的计划,改为原地生活。成年人比较容易理解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也比较容易接受不确定性的发生。对于小学年龄阶段和幼儿阶段的孩子,帮助他们理解现实疫情,能减少他们的很多困惑和由此带来的情绪波动。</p><p> 1、解释之前先理解感受</p><p> 越是期待着假期出去玩的孩子,在这时候越容易感到沮丧。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可能执拗地说,我不管,我就是想出去玩,我就是要去坐飞机,我就是想坐火车。因为这种执拗的愿望被阻止,孩子可能会哭闹大发脾气、甚至试着开门跑出去。</p><p> 这种情况下,孩子处于情绪爆发之中,家长是很难冷静地跟孩子讲解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所以家长需要先保障孩子处于安全的空间里,帮助孩子平静下来,并且帮助孩子去表达出他们心里的感觉:</p><p> “你很想出去玩,却不能出去玩,心里很着急”;</p><p>“我们的飞机或火车被取消了,你感到生气”;</p><p>“你哭成这样,是感到很难过吧?”;</p><p>等等。</p><p> 年龄小的孩子只知道心里不开心,哭闹是他们直接表达的方式,但就像大禹治水善疏而不堵,家长可以用语言协助他们表达内心感受,慢慢引导他们学会用语言去表达,并且不去评判孩子的感受,帮孩子放松和冷静下来。</p><p> 2、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讲解</p><p> 家长们通过新闻报道和手机、网络各个渠道,可以了解到疫情方方面面的信息,但孩子们即使看到了新闻报道,有时候也很难弄明白大人们为什么忽然这么紧张。我们可以用孩子们能理解的事物,去跟孩子做讲解。</p><p> 很多孩子喜欢看奥特曼动画片,我们可以把冠状病毒比喻为“看不见的小怪兽”,把医护人员、防护人员、还有我们为了自我保护而做的各项消毒和戴口罩措施,比喻为“各种各样的奥特曼”。看得见的怪兽会毁坏我们的城市、会伤害我们的生命,看不见的小怪兽会通过喷嚏、口水、唾沫等人际接触方式伤害我们的健康,我们戴上口罩、勤洗手、消毒、减少接触、协助医护人员和防护人员,都是在减少“看不见的小怪兽”来入侵我们的身体。</p><p> 不同的孩子喜欢不同的动画片,我们根据自己孩子的喜好,把病毒和防护措施比喻成动画片里类似的角色,根据剧情,把角色和现实功能联系起来。让不同年龄的孩子都能以不同年龄的认知能力充分地理解安全和自我保护。</p><p> 3、给孩子合适的科普</p><p> 对于小学年龄以上的孩子,我们也需要先去听听他们的感受,虽然这些大孩子们感受到紧张气氛后,比较配合家长的行动和家庭计划,但心里也不免产生不同程度的沮丧或担心。和孩子们聊一聊这些沮丧、担心的感受,也是向孩子科普这次疫情防护过程中的重要一环。</p><p> 网络上推出了有关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原创科普绘本,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阅读,这是比讲解病毒知识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的方式之一:</p><p><br></p> <p><b>  二、用有聊和无聊相伴</b></p><p> 因为不能外出游玩、不能和亲友相聚、不能和朋友玩,孩子们减少了很多娱乐活动,生活显得很无聊。有的孩子还可能因为理解到病毒的危险性,而感到担心害怕。这时候也非常需要家长及时地帮助孩子来释放这些担心害怕。</p><p> 并不是为了缓解孩子的无聊,就要求家长们无时无刻都要陪着孩子,因为不同年龄的孩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独处和自我娱乐能力。家长完全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反而限制了孩子自我意识和自我空间感的发展。</p><p> 1、家长可以和孩子做一些约定和时间计划,并把这些时间计划写在纸上贴出来。我们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把这个计划做成图文并茂的方式,贴在房间显眼的位置。</p><p> 在这个一天的时间计划中,可以包括孩子单独学习、家长单独做事的时间,包括家长和孩子共同活动的时间,还可以包括家长和孩子共同商量之后安排的其他活动,比如做家务、运动等等。</p><p> 2、亲子绘画适用于不同年龄的孩子:这时候家长和孩子一起画画的目的不是教孩子绘画,也并不是考验家长的美术功底,而是把无聊变为有聊的一种亲子活动方式,甚至还能起到情绪疏导的作用。</p><p> 几乎所有的孩子在能抓得住勺子的时候,就有能力抓着画笔涂鸦了,涂鸦和画画是几乎每个孩子自发的艺术活动,也是每个孩子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它不仅能锻炼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艺术能力,也是很好的心理沟通和情绪疏导方式。</p><p> a.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画家庭画:在同一张画纸上,家长和孩子分工合作画出一幅家庭画;家长和孩子还可以分别使用不同的画纸,分别画出不同的家庭画;然后坐在一起聊一聊,各自的画让我们各自想到了什么画面,想到了我们一起做过的什么事情,那些事情让我们有什么心情。另外,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画动物、画学校、画城市等各自不同的主题,无论画什么主题,家长和孩子都根据这些主题聊一聊,会心地笑一笑。</p><p> b.画病毒。家长可以在给孩子讲解了病毒知识之后,和孩子一起画出想象中病毒的样子,并一起商量,再画些什么形象可以消灭病毒、保护生命。还可以在画出病毒样子之后,用游戏的方式去对抗病毒和自我防护,比如用涂改液象征消毒液,把病毒用消毒液清洗掉等等。</p><p> c.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画出想象中“担心”或“害怕”的样子,然后一起讨论,我们对病毒的担心和害怕是怎么影响到了我们的想法,根据这些想法,我们做了哪些事情缓解了我们的担心和害怕。通过这样的画画游戏和亲子讨论,孩子也在家长陪伴下发展认知能力、情绪疏导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p><p> d.亲子游戏也是最好的抗击无聊的亲子活动。和孩子一起做手工、搭乐高、玩过家家,在游戏中互动、讲接龙故事,都是很好的方式。</p> <p>  三、父母的情绪对孩子很重要</p><p> 有一部经典的电影《美丽人生》,讲述了在二战期间德国的集中营里,一个爸爸为了让5岁的儿子在极度危险中保持乐观愉悦的情绪,编织了一个巨大的故事、和孩子开展了一场和死亡恐惧做斗争的亲子游戏,在那个暗无天日的集中营里,所有人都看不见希望和出口,只有这个孩子充满了赢得坦克的信念和发自内心的笑容。</p> <p>  就像《美丽人生》中这个勇敢乐观的父亲,承担得起责任、忍得住害怕、关键时刻不慌乱、不管身处怎样的困境,也帮孩子撑起了一片天,没让极度恐惧淹没了这个5岁的孩子。虽然这部电影带一些戏剧化色彩,但由此我们要谈到,在这个特殊时期,为了更好地支持孩子,我们作为父母,所需要具备的心理能力。</p><p> 1、我们需要良好的情绪管理和情绪调节能力。我们非常希望在这个好不容易到来的春节假期放松休息、和亲友相聚,但放松和相聚的希望不能实现,我们也会产生失落沮丧,甚至焦虑担心。作为一个人,这时候的失落、沮丧、焦虑和担心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先接纳自己的这些负面感受,不给自己额外增加精神压力,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通讯工具向信任的亲友进行倾诉,或者向专业人士求助。</p><p> 2、我们也需要具有对孩子的情绪包容、识别和疏导能力。在这个特殊时期,孩子们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也都是可以理解的,父母作为孩子心理容器的功能,在这个时期更加重要,我们不仅需要能和孩子的快乐可爱相处,更需要有能力陪伴和安抚处于负面情绪中的孩子,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在相对固定的环境里创造出一些既好玩又有情绪疏导功能的亲子活动,来陪伴孩子。另外,当孩子的焦虑、害怕等负面感受超过一定限度,比如影响了孩子的日常生活、出现噩梦尿床等躯体化的反应,家长也要识别出这些信号,予以重视、并寻求合适专业的求助。</p><p> 在这个特殊时期,让我们一起加油,</p><p> 愿所有的家庭和孩子平安,健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凉雾小学二年级学生叶松林为抗击疫情加油</span></p>

孩子

家长

我们

情绪

病毒

可以

能力

一起

不同

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