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口堡——穿越500年去看你

永生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前 言</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p><p> 500多年前(公元1513年),瓦窑口堡开始建立。今天,这个地处边关的小山村,正和千千万万个乡村一起,意气风发昂首阔步迈进小康社会。它身上体现出来的众志成城的凝聚力、坚忍不屈的生命力、敢为人先的创新力,正是我们植根中国大地的强大历史文化基因。</p><p> 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自己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自信与力量,把家国情怀的火种一代代传下去,共筑心的万里长城,共创新的幸福家园!</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砖一瓦一堡城,一街一巷一生情!</span></p><p><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br></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第一部分——与大同镇的关系</b></p><p><br></p><p> 明朝在北部边疆设置九座边防重镇——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山西、延绥(榆林)、宁夏、固原、甘肃。</p><p> 从空中俯瞰,北部的阴山,西部的黄河、吕梁山,南部的中条山和东部的太行山,正好把山西围成一个天然“巨堡”。晋地又好似一只臂膀,从北方草原直插中原的腹心地带,是北方游牧部族通往京师和中原最近的一条通道,其中又以杀虎口、宁鲁口、威鲁口、阳和口、白羊口为最便捷,可以从北方长驱直入,迅速插入中原腹地,如不能得手,又可以迅速退回北方草原。历史上曾是南北势力进退的落脚点,故而成为草原部族南突北回首选之跳板。于是,明代在山西设置了大同镇和山西镇,位于明朝北部防线的正中央,拱卫着京师右腋。大同遂成为九边重镇之首。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美誉。</p><p> 大同镇统领七十二城堡。其中城20座,堡52座。东接宣府镇西陲的西阳河镇台口(今河北省怀安县境内),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口子村东山),绵延六百四十七里,最多时统兵十三万五千七百七十八名,战马五万一千六百五十四匹,达全国兵力的十二分之一,列“九边”之前茅,成为“拱卫神京”的西北屏障。</p> <p><br></p><p><br></p><p>&nbsp;&nbsp;&nbsp;大同镇的72座城堡按照地理位置,从东往西共分为四道,即阳和道、分巡冀北道、大同左卫道、分守冀北道。四道下设9路,路下分辖城和堡。</p><p><br></p><p>&nbsp;&nbsp;&nbsp;阳和道:下辖两路,分别是新平路和东路,地理位置在今天的阳高县和天镇县。</p><p>&nbsp;&nbsp;&nbsp;&nbs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阳和道的 “阳和”既是“洋河”的谐音,也取自该道阳和卫前两字。南洋河流经阳和城和天成城,即今天的阳高县和天镇县。在河北怀安县注入洋河,最后进官厅水库。</span></p><p> 新平路下辖4堡:平远堡、新平堡、保平堡、桦门堡。</p><p> 东路下辖7堡2城:分别是永嘉堡、<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瓦窑口堡</span>、镇宁堡、镇口堡、镇门堡、守口堡、靖鲁堡、天成城和阳和城。</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阳和卫,宣德元年(1426年)徙高山卫于此与阳和卫同治。清顺治三年(1646年)阳和卫与高山卫合并,取2卫首字定名阳高卫。雍正三年(1725年)升阳高卫为县。</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天成卫。正统十四年(1449)镇虏卫迁至天成卫,二卫同治,属山西行都指挥使司。 清顺治三年(1646)并天成卫、镇虏卫,取2卫首字定名天镇卫。雍正三年(1725)改制天镇县,属雁平道大同府。</span></p> <p>商代,一丈约为今天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大丈夫”之称。明代一丈约3米。</p> <p>  上图大同左卫与右卫区分是以山西行都司大同府为中心,左边是大同左卫(左云县),右边是大同右卫(右玉县)。</p> <p>瓦窑口村历史展板(一)</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第二部分——与天镇县的关系</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b></p><p> 天镇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战国时为赵国延陵邑,西汉建延陵县,唐设天成军,辽代改为天成县,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改属大同府。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置天成卫兼置镇虏卫,属山西行都指挥使司。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合成天镇卫,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称天镇县一直至今。明代中后期为大同镇东路直辖城堡。地域属天成卫,军属东路参将。</p><p> 瓦窑口村历史上曾称为瓦窑口堡。瓦窑口堡,在明朝时归大同镇所管辖,属72城堡之一。亦属于天成卫八堡一城的八堡之一。</p><p> 瓦窑口堡:据《三云筹俎考》载,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设,分守长城七里九分(约3500多米),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砖包,堡周1里6分(周长约500多米),高3丈5尺(高约4.6米)。东至永嘉堡30里,北至新平堡30里,西至镇宁堡20里,南至天成30里。内驻守备、坐堡、把总各1员,旗军452名,马21匹。分边长7里9分,边墩18座,火路墩8座。</p><p> 明嘉靖时,俺答汗寇宣府,由缮房堡入,由此堡出。</p><p> 膳房堡:今河北万全县东北,明属万全右卫城管辖。据资料记载:膳房堡原名叫上房营,是为过往军队提供食宿的营区。明景泰二年八月(公元1451年),英宗皇帝“北狩”归来,刚进野狐岭,就特别想吃一顿家乡饭。因为他在草原吃了一年多的牛羊肉,实在腻烦。于是,堡内安排了一顿“御膳”。从此,上房营改名为膳房营。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膳房营修筑了城堡,改名为膳房堡。</p> <p>瓦窑口村历史展板(二)</p> <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font-size: 20px;">第三部分——人口变迁</b></p><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font-size: 20px;"></b></p><p> 瓦窑口村位于县城东北部,逯家湾镇西北部,距县城15公里,地处边山峪口,全年气候干旱少雨,土壤为沙性土壤。&nbsp;</p><p> 明初瓦窑口村,驻有戍墩士卒。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建立瓦窑口堡。到嘉靖37年(公元1558年)瓦窑口堡扩建。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有500人。万历年间(公元1575—1620年)有468人。清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有官兵100人。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有村民51户300余口人。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驻兵11人。1929年有村民1360人。1949年有150户650人。1997年有332户1043人。1967年有北京知青15人插队落户。</p><p> 2019年10月全村在册农业人口371户811人,在村常住116户284人,村庄建设占地约200亩,宅基地约150亩,辖区土地面积26456.9亩,全村耕地面积1890.4亩,林地面积18807.7亩,退耕还林地1623.5亩,人均耕地面积2.3亩。种植业主要以玉米、小杂粮为主,养殖业以牛、羊为主。</p> <p>瓦窑口村历史展板(三)</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第四部分——村貌复原</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b></p><p> 明初瓦窑口村已有歇马梁前、后墩、瓦窑口墩,驻军且耕且守。自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筑堡。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瓦窑口堡包砖修建。堡周长1里6分,高3丈5尺;设二门,西门永胜门,南门,外驻瓮城。后拆南城墙,向南延续一道土墙,南门改朝西开。西门瓮城内有关帝庙、龙王庙、乐楼。瓮城门为跨街乐楼,门里可临时搭台唱戏,瓮城内则变剧场。西城门上有两座庙,座东朝西为龙王庙,座西朝东狐神庙,有5尊铁铸佛像。城墙西南角有瞭望楼。堡内形成一条东西主街,和两条北街,一条南街的格局。堡内十字路口有城隍庙,配有鼓楼和乐楼,北墙下有一个庙,东北角有火药库,十字路口北街西侧有守备衙门,堡西南角有奶奶庙。堡外,距南城墙百余米有演武厅。东城墙外有暗马堡,筑土墙,开北门。还有二朗庙、五道庙、奶奶庙、龙王庙。民国初年城隍庙毁于火灾。其余都毁于五六十年代。</p> <p>瓦窑口村保留下来的一段南堡墙</p> <p>瓦窑口村历史展板(四)</p> <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font-size: 20px;">第五部分——背景知识</b></p><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font-size: 20px;"></b></p><p>1.大同下辖府、州、县城、卫城有多少?</p><p>府城一:大同城。</p><p>州城四:朔州城、浑源洲城、应州城、蔚州城。</p><p>县城六:怀仁城、马邑县城、山阴县城、灵丘县城、广灵县城、广昌县城。</p><p>卫城六:天成卫城(镇虏卫)、阳和卫城(阳高卫)、左卫城(云川卫)、右卫城(玉林卫)、威远卫城、平虏卫城。</p><p><br></p><p>2.什么是“卫所”?</p><p>明朝在军事上实行卫所制——一种屯兵制度(一卫5600人,一所1120人),按照三分守城,七分屯种,今左云、右玉、阳高、天镇四县即由明王朝设立的左卫、右卫、阳和卫、天镇卫演化而来。</p><p><br></p><p>3.什么是“堡”(bǔ)?</p><p>堡(bǔ)是边防地区屯兵与生产相结合的村寨,周围夯土构筑围墙,用于军事防卫。如瓦窑口村历史上曾被称为“瓦窑口堡”。</p><p><br></p><p>4.什么是“口”?</p><p>这里许多地名都带有“口”字,标示其为长城的关隘或重要通道,现在这些关口大多为村镇。如天镇县从西到东,依次有水磨口、榆林口、白羊口、李二口,张仲口、瓦窑口、这些口既是出入长城的通道,也是防御要地。</p><p><br></p><p>5.什么是“墩”?</p><p>为了方便防守,沿长城一线及交通要冲修建了大量的墩、台。“墩”指军事瞭望台,一般一、二里建一个墩,驻兵五人,探望敌情,如有警报,白天敲铳(chòng),夜晚燃火。此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就以墩为地名,如左云县六墩沟、安烟墩、里烟墩、白烟墩、太平墩等;新荣区元墩、三墩、六墩子等;阳高县二墩、三墩、五墩、十墩等;天镇县三墩店、四方墩、五里墩、二十墩等。</p><p><br></p><p>6.什么是“台”?</p><p>“台”指烽火台,功能是燃放烟火报警,因烧烟时常用狼粪,故又称狼烟台。居住在台附近的村庄也因此得名,如左云县二台子、三台子、八台子等;新荣区二台、高向台;云州区五里台;阳高县十里台、八里台、大墩台等;天镇县金家烟、白家烟、王家烟等。</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瓦窑口村南烽火台(因该台位于瓦窑口堡与天成卫之间,具备向卫城的报警功能,应为它分守的8⃣️个火路墩之一。从名称上看,边墩应分布在边墙沿线,所以数量较多,具有观察墙外敌情的瞭望功能)</span></p> <p>7.什么是“营”?</p><p>古代驻军之地叫“营”“营房”或“营盘”。许多地方以营命名。如新荣区元营子、张指挥营;云冈区小营村;云州区落阵营、营房沟;阳高县顾家营、西柳营、前营、后营等;天镇县大营盘、隋七营。</p><p>8.什么是“皂”?</p><p>古代军队中养马的地方。大同的许多地名叫“皂”,如云州区孟家皂、利仁皂、倍加皂;天镇县安家皂、马家皂等。即养马之处演变而来。</p><p>9.什么是“铺”?</p><p>在传递军事情报及公文时,古代有驿站。今大同市郊有小站、十里铺、十里店;大同县有二十里铺、三十里铺、四十里铺;天镇县有卅里铺乡等,这些都是过去的驿站名。</p> <p>瓦窑口村历史展板(五)</p> <p><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oeQOmvgaQGbsUjpLr46xYg"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