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感谢雷老师的分享!王林波老师的讲座很接地气!听完后,我有很大的感触:</p><p> 1、只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思考。</p><p>语文课最重要的是自己对这篇文章的专业解读,要学会纯净地读,咬文嚼字地读,反复多次地读。想想自己平时备课的时候,恰恰就是缺少了对文本的深入诵读,而是急于翻阅教参、教案或者名师教学设计,缺少了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而这些都是“教参上没有的”。我以后备课时,也要先深入读文本,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去做减法,确定这篇课文教什么,怎么教。</p><p><br></p><p><br></p> <p>2、语文教学,要重在语用。</p><p> 王老师举例所讲的“居然”“吩咐”的教学,也给了我很大启发,一个简单的词语的教学,竟然可以如此“层层推进”。有了这样的教学,学生对词语的学习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学词语上,他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个词语,那我们还会愁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没有妙语连珠吗?</p><p><br></p><p>3、语文老师心中要有文体意识。</p><p>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自己心中要有文体意识,不能所有文章一个教法。</p> <p>4、心有课标,学段目标要明确。</p><p> 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自己以前一直从事初中教学,调入小学之后,就感到了明显的不同。比如上学期教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自己就按照自己的老套套去教,后来才发现,课标及教材对四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初步接触文言文,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借助注释讲故事,而不是要求逐字逐句翻译或全文翻译”,这和自己的教法是有偏差的,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拔高”了。可见,心中有课标是多么的重要。</p><p><br></p><p> 总之,收获很大。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p>